來源:中國民兵微信公眾號 作者: 陳祖峰 陳 美
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憑藉豐富的資源和發達的經濟實力,成為很多人的首選地。
可豐富的資源也意味著人口的集中,大學生湧向北上廣、創業者也湧向北上廣,那還能給退役軍人留下什麼樣的機會呢?
畢竟,一線城市的社會環境與校園、軍營有著極大的差異,退役軍人又怎樣面對不一樣的現實與殘酷呢?
帶著疑問,小編跟著退役軍人們來到了2019年廣州市首場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洽談會
這是2019年廣州首場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洽談會現場。活動當日,60家優秀企業提供了逾2000個優質崗位,吸引了600名退役軍人前來應聘,應聘人數和崗位數量比例達1:3 。
「廣藥集團、廣州城投、廣州地鐵、廣汽集團、越秀地產……一家家曾經遙不可及的國有企業、大型民營企業,竟然專門為我們擺攤設點,主動了解我們的情況,不用排長隊遞簡歷、不用託關係找門路,這種感覺就像在做夢。」
海軍某基地退伍兵陳亦航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部隊與職場無縫對接
為辦好活動,廣州市退役事務局與警備區、國資委等單位密切協作,對近三年廣州籍退役軍人的入伍前、退役後的所學專業、服役期間崗位類別和受訓情況進行了統計梳理,對就業創業方向前景進行了預測分析。政府部門針對性地安排企業提供需求崗位,既有軟體工程、通信技術、醫療護理、機械製造等技術崗位,也有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等管理崗位,涉及到行政、生產、後勤等各領域,最大程度地讓崗位與退役軍人經歷學歷相匹配,讓退役軍人走出戰場即能步入職場。
招聘會前,市退役事務局組織開辦一期就業創業培訓班,對退役軍人進行求職技術指導、市場環境分析,還邀請部分企業宣介企業文化。「參會的60家企業,僅世界500強企業就有9家、佔比15%,國有企業25家、佔比達42%,數量規模歷年少有,充分反映出國家重視、關愛退役軍人的力度越來越大,尊崇軍人的社會共識已經形成。」市退役事務局彭景團處長表示,有些推介參展的企業領導本身就有從軍經歷,熟悉退役軍人的需求,在招錄的退役軍人上崗後,也會注重發揮優勢特長,關注他們的職業發展。
「正當戰友退伍歸來迷茫的時候,廣州市舉辦高規格、大規模的就業創業洽談會,為我們和企業搭建就業創業供需平臺,給戰友們提供了寶貴的就業創業機遇。」
作為全市退役軍人代表的大四學生駱嫻發言鼓勵戰友,堅定信心、把握機遇,以戰士的衝鋒姿態迎接人生新歲月,勇於邁出就業創業第一步。
她曾服役於新疆軍區某通信團,去年返校復讀並參加了研究生考試,她跟筆者談到,與一家通信公司人事部門領導很談的來,那個領導對她的工作經歷和能力很感興趣,但她打算再看看有沒有更加心儀的崗位。
「真羨慕這些年輕人,趕上了好時候,就業創業機會這麼多,待遇前景都還不錯,主辦方真的誠意滿滿。」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學工部吳濤發老師帶隊參加了洽談會,他是一名退伍老兵,曾經為找工作四處碰壁。
筆者注意到,廣藥集團攤位上圍滿了諮詢的人,黨委書記李楚源親自上陣,耐心回答工資待遇、職業發展等問題,為公司選才把關。「今天來面試的退役軍人,既有學校的專業知識,又有部隊磨練的經歷,能文能武,綜合素質全面,是難得的人才。」李楚源介紹,近年來,該企業在發動已聘大學生帶薪參軍入伍的同時,加大招錄優秀退役軍人比例,帶來了良好社會效應,也讓企業延攬了更多的優秀人才。
現役與退役共同參與
筆者了解到,活動現場除了退伍軍人,還有約400名駐穗部隊官兵。活動開始前,主辦方為了活躍現場氛圍,希望現役官兵過來「捧場」,最初還擔心官兵們不願意來,但有意思的是,「指標」分給部分駐軍後,很多單位主動申請參加,有的提出增派名額,主辦方對活動方案適時進行了調整。
「國家對退役軍人越來越重視,專門成立了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規定,但我們大多是從媒體宣傳的角度了解,對具體政策、申辦流程不清楚,今天過來就是想了解下國防和軍隊改革期間退役軍人創業有什麼利好政策,看看市場環境如何。」
廣東省軍區四級軍士長凌峰告訴筆者,他即將面臨計劃安置與自主就業的人生抉擇。
推介與路演同步展開
活動現場,主辦方專門設置了服務臺,發放工作指引手冊,為退役軍人提供就業政策和法律諮詢。在路演環節,部分選擇創業的退役軍人圍繞產品與服務、市場前景、運營模式、發展規劃等進行展示,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的興趣,臺上臺下頻頻互動,亮點前景探討熱烈。
「我的創業之路充滿了艱辛和風險,特別是在創業初期屢遭挫折甚至失敗,但敢於挑戰、不畏困難的軍人作風,讓我渡過了一道道難關。」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的劉昊,在從軍24年後毅然選擇創業,如今已成為廣東漢為集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的他感觸頗深。
筆者獲悉,本次就業創業洽談會旨在為退役軍人和優秀企業搭建雙向選擇的服務平臺,引導鼓勵退役軍人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好實現自身價值,助推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據統計,約80%參加活動的退役軍人與參會企業達成初步意向。
廣州警備區動員處秘海濤處長向筆者介紹,政府機構改革調整後,該部積極發揮軍地橋梁和紐帶作用,密切與地方新組建行政機關和劃入職責行政機關溝通協調,加緊構建軍地工作協作機制,軍地共同做好退役軍人的接收安置、就業規劃、崗前培訓、職業發展、創業扶持等工作,確保各項服務保障不斷線、不降檔。
作者:陳祖峰 陳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