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噪音是一種可以引起煩躁情緒,降低生活質量,甚至危害身體健康的聲音,一旦聲音超過105分貝,就會永久損害聽覺。挪威表現主義畫家愛德華·蒙克,曾有一舉世聞名的作品——《吶喊》,畫面中的血橙色天空和扭曲的線條,既是他內心壓抑與恐懼的寫照,也是一個關於「超級噪音」的真實記錄。
1883年8月27日,位於印度尼西亞的喀拉喀託火山發生了一場大爆發,這場爆發,不僅引起了強烈地震和超過30米的巨大海嘯,還衝毀了165個沿海村莊,造成36417人死亡。不但如此,根據當時的數據顯示,喀拉喀託火山當天的第四次爆發,居然一次性釋放了2億噸TNT的能量,也就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1.3萬倍,爆發時的聲音堪稱史上之最,就連4800公裡外的模里西斯都能聽到。
4800公裡是個什麼概念?相當於2.5個廣州到北京的直線距離,這個範圍,直接籠罩了地球的十三分之一個區域,而距離喀拉喀託火山的160公裡處,音量就已經高達172分貝,這個數字,已經遠遠不是引起耳聾那麼簡單了。簡單作一下對比,在音量等級數據表中,140分貝的噪音是瞬間導致耳聾的最高標準,而190分貝的噪音,則直接導致死亡。
眾所周知,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而聲音之所以會傳入耳中,則是通過空氣這個介質。當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沿途的氣壓就會發生改變,而聲壓就是用來描述聲音大小的物理量。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分貝是呈對數比例的,所以0分貝不代表沒有聲音,110分貝要比100分貝響10倍,120分貝則比100分貝響100倍。
從理論上說,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能傳播的最大聲壓級極限為194分貝,也就是聲音能以空氣傳播的最大極限,一旦超過這個閾值,聲音就不再通過空氣傳播,而是直接將周圍空氣推開,形成衝擊波。喀拉喀託火山爆發時,在距離爆發地點60公裡處的一艘英國船上,一半以上的船員都發生了耳膜破裂的現象,根據傷害程度推測,位於爆炸中心處的噪音,其實早已超過了194分貝。
在那種情況下,單純地捂住耳朵已經不管用了,超過194分貝的噪音,可以輕而易舉地震碎人類的五臟六腑,造成嚴重的內出血和大血管破裂,甚至軟組織擠壓傷、肢體離散等,如果搶救不及時,傷員就會立即死亡。據照片顯示,在發生爆炸的一剎那,海底的一個重達600噸的珊瑚礁,直接被海嘯甩在了陸地上,可見爆炸的威力。
實際上,即使不是這麼大的噪音,多少也會引起人體的不適,頭暈噁心是被噪音傷害的表徵之一。因此,對那些在夜店蹦迪的人來說,有時候頭暈並不是喝酒的關係,而是噪音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