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17:18 |浙江圖書館
美國作家溫格說過,即使最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50次掐死對方的衝動。
小編雖然沒結過婚,但是對這種說法卻很熟悉。
比如經典電影《消失的愛人》中,在鏡頭前恩愛有加的夫妻,轉頭卻想掐死對方。
這兩天,小編又看了國外今年最火的懸疑小說《沉默的病人》,發現這種衝突到達了極點。
放下書之後,小編不禁想問:
難道所有的婚姻都會有這一天嗎?
▲如果今年只看一本懸疑小說,一定是《沉默的病人》
01
多少看似完美的夫妻
都在等待殺死對方的契機
一對生活在倫敦年輕又富有的夫妻,妻子是畫家,丈夫是攝影師,住的房子能直接俯瞰倫敦公園。
丈夫對妻子體貼入微,生日會送花,經常去郊野公園吃早餐,兩人柔情蜜意。
妻子以丈夫為模特畫畫,捕捉每一秒的神態。
就是這樣一對完美的夫妻,突然有一天,妻子往丈夫臉上連開五槍。
丈夫死得透透的,妻子被關進了精神病院。
最弔詭的地方在於,任憑警察如何詢問,妻子艾麗西亞從此不再說一句話,成了公眾口中「沉默的病人」。
妻子的沉默吸引了很多醫生、警察來解謎,男主也是其中之一。
整本書講的就是男主探索妻子沉默的秘密,卻挖出一個自己也無法承受的夢魘。
伏線千裡、反轉不斷的情節,燒腦刺激、意料之外的結局,讓《沉默的病人》成了國外今年最火的懸疑小說。
妻子為什麼沉默?小編先不劇透。
但妻子為什麼殺人,小編覺得可以聊一聊。
02
「女人為何殺人?」
「她們在殺人之前已經被人殺死了。」
《沉默的病人》在美國一出版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
此後佔據暢銷榜長達392天,還獲得了美國亞馬遜年度圖書和年度懸疑小說獎。
▲一年之內暢銷45國的出版奇蹟
故事背後的真相固然令人心驚,但更令人心驚的是:為什麼枕邊人會揮刀相向?
2005年,央視推出過一個特別節目叫《沉默在尖叫:女子監區調查》,記者柴靜採訪了十一個殺夫女犯人,想知道她們是怎麼走上絕路的。
其中有一個長期被酗酒丈夫家暴的女人,在忍無可忍之際,用二十七刀刺死了丈夫。
死者眼睛睜得很大,臉上都是「難以相信」的表情。
這位妻子被打了二十年,忍了二十年。
她說不知道最後怎麼會動手殺人,那二十七刀是怎麼砍下去的,
「我可能是瘋了。」
為什麼枕邊人會殺人?電影《芝加哥》裡說:她們在殺人之前已經被人殺死了。
曾經看過一位妻子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丈夫平日總說自己很忙,工作很累,所以沒空陪家人,沒空幹家務,沒空照顧孩子。
疫情期間有時間了,才知道問題不是出在沒時間,而是丈夫根本沒把這個家放在心上。
一如既往地等著她把一日三餐做好;
一如既往地吃完飯就躺在沙發看電視,玩手機;
一如既往地對孩子不聞不問;
一如既往地惜字如金
......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金智英在日復一日的家務中丟失了自我
不僅是女性,男性在婚姻中也同樣可能是一個「沉默的病人」:
在中國,高達97.48%的中年男人覺得自己「很累」,
平衡父母妻小,平衡客戶領導,平衡收入支出……
正如《消失的愛人》所言,
"我愛過你,可後來我們做的一切就只有互相怨恨、互相控制,帶給我們的只有痛苦……這就是婚姻。"
03
不做沉默的病人
「未得到表達的情感是永遠不會消亡的。它們雖然被活埋,今後必將以更加醜陋的方式出現。」
——《沉默的病人》
雖然這本書書名是《沉默的病人》,但其實說的是永遠不要做沉默的病人。
因為沉默只會帶來更無法挽回的後果。
就像前段時間熊貓君看的電影——《婚姻故事》,丈夫Nicole和妻子Charlie看似美滿的婚姻表象之下,早就千瘡百孔。
家庭生活完全吞噬掉個人生活,徹底淹沒掉夫妻雙方。
在家日復一日地洗衣服做飯消耗著自己對生活的熱情。
▲電影《婚姻故事》
其實大部分婚姻不是輸給了大風大浪,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溝通無果,一次又一次的無聲沉默。
蔡康永曾在奇葩說裡,表達過對婚姻中「容忍」的看法:
什麼叫做容忍?就是裝作沒事讓它過去。
那樣做的代價是什麼?裝一次沒事,會過去。但你讓一件事情過去三次,你就再也沒有興趣去追究它了。
等憋在心裡的氣慢慢消了,兩個人之間的裂痕也產生了。
婚姻裡過度推崇容忍,想說的話強忍著不說,長此以往,會讓夫妻關係變淡,甚至會讓我們失去對生命的熱情。
因為你會覺得,兩夫妻一輩子不就這樣了,活著無非如此。
小編覺得,一個好的婚姻是具有成長性的。
只有雙方相互尊重,相互磨合,情感才能在雙方之間流通起來,
妄圖去控制和改造對方,或者選擇強忍著過下去,這樣的關係一定不會長久。
或許結束於一場正常,或許結束於五聲槍響。
這一點也是《沉默的病人》想寫給所有人的。
它不只是一本極其好看的懸疑小說,也是在鼓勵所有正在親密關係中遭受傷害的人,不要做沉默的病人。
贈書
談談如何維持一段親密關係。
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抽取三位讀者(留言點讚前二和一位最走心的讀者),送出以下這本書。
開獎時間:2020年12月17日
16078511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