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是我們生活中常做的事情,會讓人感覺到比較尷尬,但是排便不僅是排出體內多餘的垃圾,也反映著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對於個人的排便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要感覺不好意思,其實每個人的排便情況都不一樣,可以根據不同的排便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們身體健康的程度,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正常的排便是什麼樣的?
排便時間:一般來說,食物在腸胃中消化需要9小時左右,正常的排便次數每天在一兩次,排便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如果出現排便次數多或排便次數比較少,很可能是腸胃出現了健康問題。
大便狀態:正常情況排出的便為圓柱形或者香蕉型顏色為金黃色,排便過程中比較輕鬆,不會有很大的阻力,如果出現大便形狀異常或者排便困難,也可能是腸胃健康出現了問題。
大便前硬後軟意味著什麼?
我們排出的大便和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關係,除了上面說到的那些情況,很多人都會出現前硬後軟的症狀,可能是以下兩種原因導致的,希望引起重視。
1、排便不及時
排便的時候出現排便困難,大便乾燥很可能是排便不及時導致的。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對於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好處,糞便長期堆積在體內,會讓大便的水分逐漸被腸道吸收,出現幹硬排便困難的情況,再加上每天都產生新的糞便,所以會出現前硬後軟的情況。
2、體內水液代謝不足
生活中非常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不愛喝水或者火氣比較大,非常容易出現體內水分代謝不足的症狀,隨著年齡增長腸胃的蠕動越來越慢,再加上不怎麼進行運動鍛鍊,如果不經常喝水,會導致大便中的水分被腸道吸收,非常容易出現大便前硬後軟的情況。
3、脾胃虛寒
這類人群對於食物的運作能力比較差,不能夠完全消化食物會大量堆積在腸胃中,非常容易出現腸胃紊亂,排便出現異常,另外脾胃受到傷害以後,體內的水分無法正常代謝,會出現便秘問題,會讓排便出現前硬後軟的情況。
出現排便前硬後軟該怎麼辦?
1、少吃寒涼、刺激食物
生活中少吃辛辣或者乾淨的食物,另外油脂含量高,糖分含量高的食物也要少吃,要注意營養均衡,不能只吃肉,不吃蔬菜水果會加重便秘問題,或者會出現盤面困難的情況,應該多吃一些有利於腸胃蠕動的食物。
2、一日三餐要定時
不按時吃飯不僅對胃部傷害很大,也會嚴重損害腸道健康,如果你想要腸胃不出現健康問題,應該按時按點進行吃飯,不能少一頓飽一頓,也不能暴飲暴食,保持營養的規律才能夠有利於腸胃健康。
3、多喝水
生活中多喝水可以加快體內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很多人總是喜歡喝功能飲料代替白開水,建議大家在生活中儘量保持200毫升飲水量的攝入,可以保證蒸汽水系的水分加快腸胃蠕動,對腸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在早上起床以後喝一杯溫開水有利於排便。
除了飲食方面,其次還要堅持運動
很多人因為工作原因之外,長期坐在電腦前處理工作事務,不僅會變得肥胖,皮膚鬆弛,腸胃功能也會越來越弱,因為長期缺乏運動鍛鍊,會讓腸道的肌肉鬆弛或者蠕動能力越來越差。同時吃進的食物會很難得到消化,會出現排便困難異常的情況,尤其是前硬後軟的朋友,可以在生活中做一些簡單的小運動。
最後還要記住,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要想腸胃健康,需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不能長時間一直抑制排便,對於糞便壓力的刺激會失去原本的敏感度,會導致排便出現困難。每天按時按點的排便,對於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好處,對於腸胃健康也有很大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