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在中國高緯度地區首次繁殖成功

2020-12-04 中國小康網

北方森林動物園的新生小河馬 劉曉密 攝

中新網哈爾濱6月23日電 (劉曉密 記者 王琳)哈爾濱北方森林動物園於23日發布消息,該園於2020年5月23日降生了一隻雌性小河馬,這是河馬在中國高緯度地區首次繁殖成功,也是該園自1954年建園66年以來首次成功繁殖河馬。6月23日,小河馬平安健康地迎來滿月。

新生小河馬在水中棲息 劉曉密 攝

北方森林動物園位於高緯高寒省份黑龍江,是中國八大綜合動物園之一。此前,該園從成都引進雌性河馬「嘟嘟」,從廣州引進雄性河馬「清仔」。兩隻河馬今年都只有6歲,今天滿月的小河馬是它們的第一胎寶寶。

小河馬與媽媽在水中嬉戲 劉曉密 攝

北方森林動物園動物飼養高級工程師劉曉密告訴記者:「在高緯高寒地區,成功飼養河馬都需要破解許多技術難題,更不要說成功繁殖了。最簡單的例子,哈爾濱冬季寒冷,河馬要在室內館舍中過冬,那就需要保持水池清潔、水溫適宜。」

劉曉密說:「不同於低緯度地區四季如春,河馬能常年吃到青草。居住在北方的河馬在冬天只能吃乾草,那就需要為它們補充維生素。自發現河馬懷孕開始,我們就一直關注它的營養與健康,制定科學合理、適合孕期的營養餐。」

小河馬與媽媽在散步 劉曉密 攝

5月23日,河馬媽媽「嘟嘟」在水中順利生下了健康的小寶寶。這隻小河馬出生時身高28cm、體長63cm,吃母乳也在水中進行,逐漸開始學習在陸地上行走。在此期間,飼養員一直關注小河馬的身體狀況,保證飲食營養、環境優良。

小河馬與媽媽在河馬館 劉曉密 攝

6月23日,小河馬滿月了。在河馬媽媽的細心地呵護和耐心教育下,小河馬身高已經達到44cm,體長到83cm,成長為一隻聰明健康、活潑可愛的小河馬。預計端午節,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小河馬寶寶就可以與遊客見面了。(完)

相關焦點

  • 高緯度地區首次繁殖成功!動物園河馬寶寶滿月啦, 預計端午節與遊客...
    高緯度地區首次繁殖成功! 2020年5月23日,北方森林動物園河馬館出生了一隻雌性小河馬,這是河馬在高緯度地區首次繁殖成功,也是動物園自1954年建園66年以來首次成功繁殖河馬。
  • 中國首批高緯度飼養大熊貓返川參與繁殖計劃(圖)
    中國首批高緯度飼養大熊貓返川參與繁殖計劃(圖) 2018-08-20 14:14: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哈爾濱北方森林動物園5月23日降生了一隻雌性小河馬
    哈爾濱北方森林動物園於23日發布消息,該園於2020年5月23日降生了一隻雌性小河馬,這是河馬在中國高緯度地區首次繁殖成功,也是該園自1954年建園66年以來首次成功繁殖河馬。6月23日,小河馬平安健康地迎來滿月。
  • 北方森林動物園的河馬寶寶有名字啦
    龍頭新聞訊(記者 李丹)記者14日獲悉,5月23日,北方森林動物園河馬館出生了一隻小河馬,這是國內河馬在高緯度地區首次繁殖成功,也是動物園自1954年建園66年以來首次成功繁殖河馬。北方森林動物園為慶祝小河馬寶寶出生,在2020年7月14日面向社會為小河馬徵集名字,截止2020年8月14日有500多位熱心市民為小河馬起了200多個名字。最終,「康康」確認為小河馬的新名字,其意義祝願我們的國家富強康樂。近日,北方森林動物園邀請了幸運遊客參與小河馬命名儀式,並為幸運讀者一家三口送上獎品,獎品為5年免費暢遊北方森林動物園年卡。
  • 哈爾濱北方森林動物園的河馬寶寶有名字啦
    龍頭新聞訊(記者 李丹)記者14日獲悉,5月23日,北方森林動物園河馬館出生了一隻小河馬,這是國內河馬在高緯度地區首次繁殖成功,也是動物園自1954年建園66年以來首次成功繁殖河馬。
  • 動物園要給「冰城籍」小河馬起名字啦丨徵名時間:即日起至7月25日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今年5月23日,北方森林動物園河馬館出生了一隻小河馬,這是河馬在高緯度地區首次繁殖成功,也是動物園自1954年建園66年以來首次成功繁殖河馬。近日,北方森林動物園要給小河馬取名字,公眾可在哈爾濱北方森林動物園微信公眾號留言,徵名時間從即日起至7月25日。名字經選用,獎勵一家三口5年內免費遊動物園。這只可愛的小河馬寶寶是雄性的,健康可愛,也很乖巧。在河馬媽媽的細心地呵護下和耐心地教育下,一個多月時間裡,小河馬寶寶越來越聰明可愛。
  • 喜得千金 小河馬滿月!
    小河馬在媽媽的陪護下遛彎兒。2020年5月23日,北方森林動物園河馬館出生了一隻雌性小河馬,這是河馬在高緯度地區首次繁殖成功,也是動物園自1954年建園66年以來首次成功繁殖河馬。如今小河馬滿月了,動物園的飼養員們為河馬媽媽準備了特殊的滿月宴。飼養員介紹,河馬寶寶現在太小,除了吃母乳只能吃一點青草,河馬媽媽吃的好,小河馬才能得到更好的營養。其實從發現河馬懷孕開始,動物園的飼養技術人員一直關注河馬媽媽的營養健康。河馬媽媽「嘟嘟」今年只有6歲,這是它第一次生寶寶,飼養員和動物醫生為它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孕期營養餐,整個孕期「嘟嘟」胃口很好。
  • 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猞猁
    首次做母親的猞猁「麗麗」於5月21日成功產下幼仔,這是濟南動物園自建園以來首次成功繁殖猞猁。猞猁是世界瀕危物種之一,主要產於西藏、青海等地區,在濟南很難繁殖。濟南動物園克服重重困難,採取多項舉措為猞猁家族創造了適宜的生活環境,使猞猁在濟南地區成功繁衍後代。目前小猞猁在媽媽和飼養員的精心呵護下健康成長。 (呂傳泉 馬戰 攝)
  • 倭河馬與河馬首次「同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蘇佳霖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林潔)12月9日,7月齡的倭河馬寶寶「平果」及3月齡的河馬寶寶「菲菲」首次同時出現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河馬水寨,這是國內首次倭河馬與河馬同展。倭河馬又稱侏儒河馬,是河馬的同科遠親,體重是河馬1/10。性情相對溫和,因此在野外會遭遇豹子、蟒蛇和鱷魚的獵殺,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ver3.1——瀕危(EN)、《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 長沙生態動物園今年首次繁殖羊駝
    記者 童迪 實習生 餘劭劼 攝    2014年,長沙生態動物園將有更多新成員加入,該園計劃繁殖183隻動物寶寶。4月9日,長沙生態動物園《2014年動物繁殖計劃》新鮮出爐。    食草動物佔「絕對優勢」    繁殖計劃是基於長沙生態動物園內動物的健康狀況、雌雄比例、年齡、往年繁殖等情況統計出來的。
  • 北極熊vs東北虎,究竟誰才是高緯度地區戰鬥力最強的?
    在低緯度的高山上,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而緯度更高的地區,由於氣溫較低,不僅植被覆蓋率遠遠不如其他地區,動物數量也十分稀少。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東北虎的實力不容小覷,作為貓科動物中的佼佼者,它們常常以強壯的體型示人,水鹿、狍子等動物根本不是它們的對手。然而,有說法認為,如果將東北虎與北極熊一較高下,或許後者才是高緯度地區的霸主。
  • 上海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綠狒狒
    中新社上海十月十九日電(記者陳靜)上海動物園最近首次成功繁殖綠狒狒。日前,一隻小狒狒來到人間。令人意外的是,小狒狒的出生,竟引發了一場「家庭大戰」。  據悉,綠狒狒產於非洲,中國內地較少見。它們體型大強壯有力,成年雄狒狒直立有一米多高,能嚇跑猛獸。上海野生動物園有關人士說,為了讓園內僅有一隻的雄性綠狒狒感受到小家庭的溫暖,動物園從福州引進一雄二雌三隻綠狒狒。
  • 河馬動畫:中國動畫走出去的河馬Style
    原標題:中國動畫走出去的河馬Style——上海動漫行業協會副會長、河馬動畫創始人及CEO徐克說。  今年9月,為推進與澳大利亞Vue集團的相關合作計劃,上海河馬動畫一行遠赴澳洲,受到了澳大利亞西澳州政府的熱烈歡迎,同時也得到當地商界、動畫界的歡迎與支持。西澳州班伯裡市代理執行長史蒂芬妮·艾迪森-布朗表示,此次合作意義重大,將幫助班伯裡成為整個澳大利亞西南部地區的創意和文化中心。
  • 鄭州市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世界瀕危中美貘
    【解說】當地時間1月31日,鄭州市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的中美貘寶寶與遊客見面。身材肥嘟嘟的貘寶寶,毛髮為黃褐色並帶有白色的斑點和條紋,走起路甚是可愛迷人。  【同期】(遊客)果果,這個是中美貘,果果你說中美貘,中美貘可可愛了。
  • 蘇州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小琉璃金剛鸚鵡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8月16日電 近日,蘇州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的3隻小琉璃金剛鸚鵡與遊客正式見面。2009年,動物園分別從上海和重慶引進了雌、雄2隻小琉璃金剛鸚鵡。經過精心培育,今年5月12日,它們產下的3隻金剛鸚鵡成功孵化出殼。目前,這3隻金剛鸚鵡生長情況良好,這也是蘇州動物園第一次成功繁殖琉璃金剛鸚鵡。
  • 天津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白鼻長尾猴
    天津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白鼻長尾猴 (1/2) "← →"翻頁
  • 北京動物園首次繁殖成功費爾南德侏蜥雙嵴冠蜥
    本報訊(通訊員葉明霞記者龍露)今天,記者從北京動物園獲悉,1月6日和去年11月8日孵化出殼後的雙嵴冠蜥(原產美洲)和費爾南德侏蜥(原產西非)幼體,經過飼養員幾個月的精心餵養,長勢良好,這標誌著美洲蜥和非洲蜥在北京動物園內首次繁殖成功。此次繁殖在我國內陸地區尚屬首次,人工孵化和人工育幼在國內尚屬首次。
  • 倭河馬寶寶與河馬寶寶國內首次同展
    新快報訊 記者李佳文 夏世焱攝影報導 12月9日,7月齡的倭河馬寶寶「平果」及3月齡的河馬寶寶「菲菲」,首次同時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河馬水寨亮相,這也是國內首次倭河馬與河馬同展。
  • 廣州長隆倭河馬寶寶與河馬寶寶首次賣萌「同框」
    廣州長隆倭河馬寶寶與河馬寶寶首次賣萌「同框」 2019-12-09 19:19:00來源:央廣網
  • 雲南首次記錄到彩䴉自然繁殖 成功孵化3隻幼鳥
    彩䴉,是我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資料顯示,由於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未在國內觀測到彩䴉,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不得不宣布彩䴉在中國絕跡。近日,雲南大理劍川縣劍湖溼地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的巡護人員在溼地內首次發現了彩䴉的身影,令人驚喜的是彩䴉不但在這裡安了家,還成功孵化出了3隻幼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