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學名美洲水鼬,與黃鼠狼、水獺和雪貂同屬一科,平時以田鼠、青蛙或魚類為食。水貂皮細膩柔軟有光澤,由於用作服飾的皮毛價值很高,歷來有「裘中黃金」之稱。
近日,丹麥首相宣稱鑑於該國已出現多起貂將變異的新冠病毒傳給人的案例,政府決定撲殺國內所有養殖貂,並對其養殖場較多的7座城市實施更嚴格的防疫限制措施引起了廣泛關注。
雖然在當地時間11月10日由於受到反對派抨擊缺乏法律依據全國殺貂的命令被迫暫停。
但是水貂為什麼會成為自然界中新冠病毒主要攻擊和寄宿的目標?同樣引起了我們廣泛興趣。
水貂有著人類最像的呼吸系統
這是因為水貂和人類的呼吸系統有相同的功能,即氧氣和二氧化碳之間的氣體交換。
兩者的肺在質地上非常相似,表面光滑,顏色是深紅色,且大小都覆蓋了大部分上胸部區域。
兩者的肺結構相對相同,呈一對,右邊由三個肺葉組成,左邊由兩個肺葉組成。
它們的呼吸系統與人類最像,同樣它們可以感染大部分人類的呼吸系統疾病。
在新冠疫情中,哈爾濱獸醫研究所p4實驗室(中國有兩個p4實驗室,一個在武漢病毒所。哈爾濱這個是2018年通過驗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動物傳染的研究)就用雪貂和其他家畜動物做病毒感染傳播能力的研究。
並得出雪貂和貓與人類間的病毒傳播模式相類似的結論。
只是水貂再加上了養殖場裡的高密度養殖,又上升了一個傳播量級。使其成為最容易爆發聚集性感染的高危地帶。
從貂傳人到人傳貂
荷蘭病毒學家對今年4至6月間養殖場新冠病毒的研究,顯示了病毒在人與水貂之間反覆橫跳的現象。
這也是動物向人傳染的第一次正式報導。
專家們從2020年4月23日到6月26日,共記錄了16家養殖場的數據,分別把它們編號NB1至NB16,統計了超過72萬隻水貂和97位僱員的數據。
而在97人中66人(67%)有 新冠感染的證據。
通過對病毒在人和水貂之間的傳播途徑的深入研究證實了人傳貂事實。
而在NB3水貂養殖場中,在出現動物疫情後,所有7名僱員均顯示新冠病毒陰性。
直到後來2-3周的隨機檢測中,有5名僱員檢查出了病毒感染陽性。
病毒專家們通過其他檢測手段的輔助研究,確定了僱員是由貂傳染的。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NB7養殖場。
這證實了病毒在人和貂之間反覆橫跳的感染循環。
地處北歐的丹麥是世界上最大的貂皮生產國之一,現有約1100個貂養殖場,飼養約1700萬隻水貂。
今年6月份,一名工人將新冠病毒傳給貂,導致貂群發生聚集性感染,該農場有1.1萬隻水貂被撲殺。
幾個月後,再次爆發了全球最嚴重的水貂疫情,超過200多個養殖場疫情爆發。
而首例「貂傳人」病例可追溯至今年8月。
丹麥血清研究所的專家考爾·莫爾巴克說,病毒進入不同的生物系統,會導致不同類型的病毒突變。
在已發現了5種不同的貂類變異新冠病毒,即cluster 1- cluster 5。初步研究表明,「cluster 1」變異還好,最讓人擔心的是「cluster 5」,它對抗體敏感性降低,也就是說可能影響疫苗效果。
而「cluster 2」到「cluster 4」變異病毒會不會也和「cluster 5」一樣可能對疫苗造成影響,還需要數周的時間去研究。
在已確認在5例水貂樣本和12例人類樣本中雖發現病毒對抗體敏感性下降。所幸感染者沒有出現嚴重症狀。
世衛組織歐洲辦事處主任漢斯在11月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暫不清楚「cluster 5」變異病毒威脅的嚴重性,但認為謹慎好過於事後後悔。
如今世界大部分國家把控制疫情的希望放在了疫苗上,如果疫苗由於病毒變異而失敗。
那麼,明年可能經歷比今年還要痛苦的時光。更多的人將感染,病重甚至死亡。經濟活動和經濟結果也將變得更糟。
隨著歐美疫情的不斷惡化,大規模撲殺水貂還會持續。丹麥雖然叫停了「全國殺貂令」。但是丹麥能控制住病毒在人與貂反覆橫跳嗎?
當然, 現在對水貂變異病毒的討論都只是推測,還沒有 「實質性證據」。
只是人類戰勝疫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人類還沒有真正把新冠病毒納入到科學的管控體系當中。
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萬一變異出像禽流感中的那種高致命性對全世界將是一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