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青平
西瓜自古以來就是紅瓤黑子。如今有的西瓜,紅瓤黑子間夾雜著白白嫩嫩的子;有的西瓜全是白白嫩嫩的子。消費者對此疑惑,莫非瓜子那麼白嫩是沒長熟,紅瓤是激素催熟的?
釋疑解惑,需從植物的花朵說起。
西瓜以及其他大多數瓜類、水果類的花朵,分為雄花和雌花,雄花裡的雄蕊產生花粉,雌花裡的雌蕊接受花粉,然後繁育種子。雄花的花粉傳給雌花,靠蜂、蝶、蛾、蠅等昆蟲為媒。昆蟲被花朵的鮮豔所吸引,被花朵的芳香所誘惑,以花朵的汁液為美食,飛到雄花上採食便沾上了花粉,飛到雌花上採食便留下了花粉,因而成為傳粉之媒。雌花花蕊的基部膨出,膨出部分叫子房,子房裡有一個或多個胚珠,胚珠裡有卵子。花粉落到雌花花蕊上,萌生出細細的花粉管,花粉管縱穿花蕊,扎進子房,刺入胚珠,這時,精子從花粉管裡滑落出來與卵子結合,形成胚胎,發育成種子。在種子發育的同時,子房也在發育。在植物學上,它叫子房;在生產中,它叫瓜果。
植物的受粉,如同人的受精。精子進入輸卵管,與卵子結合,受精卵進入子宮,發育成胚胎。人的子宮就如同植物的子房。子宮即子代之宮;子房即子代之房。
人的受精過程,會產生激素,激素刺激子宮發育。受孕前,子宮只有50克;生孩子時,子宮發育到1000克;不過,生罷孩子,子宮又逐漸萎縮回去了。同理,植物的受粉過程,也會產生激素。先是萌生花粉管,在花粉管的刺激下產生激素;接著,精子、卵子結合,又產生激素。兩次產生的激素,連續刺激子房發育。如果只有第一次產生的激素,也可以刺激子房逐漸膨大,直至成熟。成熟的子房,就是被我們食用的瓜或果。
若把西瓜擬人化,我們吃的西瓜就相當於人的子宮;泛而言之,我們吃的許多種類的瓜和水果,都相當於人的子宮。如此褻瀆人類,是為了讓大家理解:我們吃的是母體,而不是子代。
子房發育需要激素,只要花粉萌生花粉管,就可以產生激素,刺激子房發育,最終長成紅瓤。如果接下來精子、卵子沒結合,沒形成黑子,只是白子,子房照樣可以發育成紅瓤。西瓜的紅瓤白子為哪般?只因此般。
我們吃的西瓜,按黑子、白子的多少,大致有以下情況:
全是黑子。許多顆花粉,萌生花粉管,刺入每一個胚珠,每一個胚珠裡的卵都受了精,結了子。
黑子為主,偶有白子。許多顆花粉,萌生花粉管,絕大部分花粉管都會刺入胚珠,精子與卵子結合,形成黑子。難免有的花粉管沒有刺入胚珠,或者刺入胚珠卻沒有受精,形成白子。
黑子多,白子少。若遇低溫、陰雨、乾旱,就影響受粉,大部分受粉,少部分不受粉,於是就黑子多,白子少。大棚種瓜,沒有昆蟲傳粉,只好人工授粉,人工授粉也不能保證雌蕊100%接受花粉,那麼也會黑子多,白子少。
黑子少,白子多。由於各種原因,受粉率很差,影響坐瓜率,影響產量,這就需要給子房塗激素,確保坐瓜,確保產量。但是確保坐瓜,並不等於確保結子,所以黑子少,白子多。
全是白子。如果都是白嫩的子,吃西瓜便可以不吐子,讓人很爽。這完全可以做到。子房發育只跟激素有關,如果對雄花人工去雄,給雌花套袋,從而阻止受粉,然後外塗激素,這樣結的瓜就全是白嫩的子,亦稱無子西瓜。不過這很麻煩,僅僅圖個無子,而產量質量沒提高,不值得。不如培育個無子西瓜的品種,每年播下種子,收穫無子西瓜,多麼省事。
培育無子西瓜的理論是:西瓜的遺傳物質是二倍體,分裂產生的精子、卵子是一倍體,精子、卵子結合,又是二倍體,如此世代繁殖。科學家從秋水仙這種植物中發現一種生物鹼,名之為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可以使西瓜的遺傳物質加倍,從二倍體變成四倍體。四倍體西瓜分裂產生的精子、卵子是二倍體,和二倍體西瓜雜交,可以得到三倍體西瓜。三倍體西瓜分裂產生精子、卵子的時候,既形不成一倍體,也形不成二倍體,而是介於一倍與二倍之間,參差不齊,異常紊亂,因為紊亂,所以形不成精子、卵子,也就形不成可育的花粉。所以,種植三倍體西瓜,需要用二倍體西瓜的花粉,人工給三倍體西瓜的雌花授粉。二倍體西瓜的花粉落到三倍體西瓜的雌花花蕊上,萌生出花粉管,花粉管刺入胚珠,這時,精子從花粉管裡滑落出來,可是胚珠裡沒有卵子,形不成種子。雖然不能形成種子,但是花粉萌生花粉管也產生了激素,激素刺激子房發育成熟。那麼,長成的瓜就都是白嫩的子。
三倍體西瓜不能結子,故而稱為無子西瓜。因為是三倍體,所以細胞比較大,那麼西瓜的個頭就大,產量就高。細胞大,合成營養的能力就強,那麼就甜。這便是三倍體無子西瓜的推廣價值。
用二倍體西瓜的花粉給三倍體西瓜授粉,太麻煩,改為外塗激素,亦可促子房發育膨大。
西瓜塗抹的激素,都是仿天然激素人工合成的,叫植物生長調節劑,其活性甚至超過天然激素,能增產,能增甜,但是,肥力要充足,而且氮磷鉀要平衡,如果氮充足,而磷鉀不足,西瓜就淡而無味。抹激素是技術活兒,要掌握好濃度、時間,掌握不好,適得其反。江蘇鎮江丹陽幾百畝西瓜爆炸,就是抹激素技術沒掌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