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野外生存的野兔為什麼怕下雪?是因為怕冷嗎?你怎麼看?

2021-01-07 餘一鬥

兔子怕雪天,並不是因為怕冷,而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因為兔子在野外生存對抗嚴寒有一定的辦法,而且自身皮毛也能夠獲得足夠的保暖效果。真正讓兔子怕大雪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雪天找不到吃的

相信這一點其實很多人都容易理解,在農村野外,如果積雪厚度超過10釐米的話,幾乎所有的地方都能夠被覆蓋。在這種情況下,野兔的食物來源就會受到威脅,他們沒有辦法將厚厚的雪層扒開去尋找食物。沒有食物可吃就意味著無法提供足夠的能量,也無法積蓄足夠的熱量,讓他們安全的過冬。在大雪天氣找不到吃的是兔子怕下雪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大雪天跑不快

大家都知道兔子奔跑起來其實速度還是挺快的,一般人是追不上的。但是在下雪的天氣,尤其是積雪厚度達到了10釐米以上,兔子就不一定能跑過人類了。因為兔子的腿相對比較短,著力點不好掌握。而且雪層比較鬆軟,踩進去之後會往下陷,嚴重阻礙兔子奔跑的速度。記得小時候,冬天在家裡跟自家的獵狗一起去追過兔子,它根本就跑不快。

第三,容易被天敵發現

下雪天農村野外到處一片白茫茫,任何其他顏色都很乍眼,尤其是在空中或者高處俯瞰。很多野兔都是灰色、黑色、褐色等顏色的皮毛,在白茫茫的雪上非常容易辨認。在我們老家山裡面有山鷹,非常擅長抓兔子。其他的天敵甚至包括人類,在冬天都可以根據兔子的腳印或者皮毛的顏色來發現兔子的蹤跡,從而進行捉捕。

因為在冬天下雪,兔子無處可藏,無食物來源,無法快速移動躲避,所以導致兔子在下雪天最容易受到攻擊,也最容易受到飢餓威脅和其他天敵的威脅。這就是為什麼兔子怕冬天下雪的原因,而並不是通常大家理解的怕冷的原因。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和建議,歡迎您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的觀點,如果你喜歡我的答案,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在農村裡,為什麼說兔子怕大雪天氣呢?兔子難道怕冷嗎?你知道嗎?
    在農村裡,為什麼說兔子怕大雪天氣呢?兔子難道怕冷嗎?你知道嗎? 既然敢在冬天出來野外活動,那麼就應該是不怕冷的兔子,兔子不怕冷,過去農民如果抓住了冬天野外兔子,一定會好好給它剝皮,弄一張完整的兔子皮毛做膝蓋護膝或者帽子,特暖和的一個物件,有一身好皮毛的兔子不會害怕寒冷 。
  • 農村野兔少見了,家兔放生野外,能變野兔?農村老人:想多了
    曾幾何時,農村野兔是很常見的,隨便田間一轉,乃至村莊裡面,都會見有它們飛快的身影,一身黃土色,短短的尾巴、長長的耳朵,尤其秋冬農閒時節,常有好兔之人四處尋之。但隨著時代更迭,農村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因作物秸稈等藏身地的缺失,又加之有人好食,農村野兔變得很少見了。
  • 在農村,為什麼說兔子怕大雪天?兔子怕冷嗎?
    這個問題小編還是比較了解的,因為我的老家就在東北,大雪天對於兔子來說確實沒什麼好處,但怕冷只是一小部分原因。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小時候下大雪逮兔子的「習俗」。那個時候野兔還不是保護動物,逮兔子還是合法的。東北的冬天,天寒地凍,作物沒法生長,田裡也沒什麼農活,所以每到了冬天以後大家都開始「歇冬」。
  • 現在農村野兔還多嗎?為什麼?
    現在農村野兔還多嗎?為什麼?我是筆者扶貧達人團成員、關於這個問題今天和大家談談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希望能給大家起到參考性建議:1、現在農村的野兔開始比前幾年逐漸多了起來:主要原因是隨著國家對環境的保護政策加強、綠水青山戰略讓前幾年掠奪性的開發生態得到根本性的修復。
  • 家養的兔子放生野外,能否成為野兔?為什麼?
    把家兔放生野外變成野兔,這個說法乍一看沒毛病,畢竟野X是家X的祖先是共有的認知,比如家豬的祖先是野豬、家牛的祖先是野牛等等。但是,事實上,你無論放生多少家兔,它們最終都不會變成野兔。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家兔放生為什麼變不成野兔?
  • 農村野外的晚上,如何捕捉野兔和野雞?
    生活在農村的我,從小可以野外看到很多野物,尤其是兔子和野雞,野兔和野雞因為在農村很多,很多農民便捉來吃肉,但是野外的動物都擅長奔跑,想捉住它們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那麼如何在晚上捉到野兔和野雞呢?
  • 農村老家的野兔很多,為啥不能捉?野兔也屬於保護動物嗎?
    今天看到一個視頻,說一位老人捕了上千隻的野兔拉到集市上去賣,這是他一天的收穫,我想說,在我們那裡,隨便一個人去也做到。因為我們農村老家的野兔很多,但是很少有人去捉,不知道為什麼。野兔,是一種生長在野外的兔屬動物,它們非常活躍,靈敏性很強,而且奔跑的速度非常快,可以達到每小時50千米,成年的野兔,如果你不藉助任何工具,你是根本捉不到它的。有人會用獵狗去捉,在農村,除了狗,還有什麼動物能捉住它?一般秋天的時候,野兔就會出現,因為秋天把玉米,棉花等可以遮擋的農作物都砍掉了,他們沒有地方可以逃了,所以全都現身了。
  • 寒冷的冬季野外田野凍死的野兔,老農說這種兔子不能撿,為啥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冬季嚴寒的季節,在農村的野外,田地裸露的溝坎處,在冬天真的會有時候發現凍死的野兔子,對於這種被凍死的野兔子怎麼處理比較好呢?
  • 冬季來臨,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說的有道理嗎?
    導讀:冬季來臨,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說的有道理嗎?隨著節氣的更迭,天氣出現了明顯的改變,氣溫的下降,讓人不由自主的會多穿上一些衣物。農村俗語也有很多關於冬天的,其中就有一句:春不撿雞,冬不撿兔,這是為什麼呢?這句俗語也是一句典型的老話,也是多年經驗積累演變而來,其中也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對於這些莫名其妙的死去的野雞或者是野兔,是不能夠隨隨便便的撿回去吃的。尤其是在春季和冬季的時候,這兩個季節分別針對的是春季的雞和冬季的兔,這是什麼緣由呢?
  • 為什麼現在很少見到野兔了?哪裡的野兔比較多?
    野兔對水的需求量較大,一般在農田周圍有水源的地區是它們最為青睞的覓食地。如果周圍的環境能夠滿足這3個條件,那麼這裡的野兔數量就會較多,反之則很少有野兔。我們知道,我國幅員遼闊,不同的農村自然風光各部相同,因此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們,對周圍的野兔感受也不同。
  • 有人把喜鵲、野豬、野兔和野雞說成是農村「新四害」,對嗎?
    但是現在有人把喜鵲、野豬、野兔和野雞,這4種動物說成是農村「新四害」,還說這四種動物影響了農業生產,這樣亂給動物「扣帽子」的說法到底對不對呢?我們不妨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來探討一下。 1、喜鵲 喜鵲是農村常見的一種鳥類,由於它長有黑白相間的羽毛,因此也被農民稱為是花喜鵲。原則上來講,最初喜鵲並不讓農民反感,因為在農村常有一種說法,喜鵲早晨在誰家院子裡叫,是一種吉祥的徵兆。
  • 現在冬天裡還有人捕野兔嗎?捕野兔犯不犯法?看看老農是怎麼說的
    現在冬天裡還有人捕野兔嗎?捕野兔犯不犯法?看看老農是怎麼說的已經過了大雪的節氣了,這幾天北方降溫比較厲害,很多地方都下起了雪,雖然我們豫北地區也有下雪但是不大,生活在農村的人可能都知道,只要天氣一下大雪就是捕捉野兔的好機會,因為平時兔子跑的非常快,根本就很難捉得到,而大雪覆蓋的話,兔子在雪地裡劉變得笨拙了許多,有時候後徒手都是可以逮到兔子的。
  • 農村老人常說,春天的野雞和冬天的野兔不能撿,這是為何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不少會有人有這樣的經歷,就是經常會和大人一起,呆著一隻長腿的大狗去田野裡面追一些野雞野兔什麼的,看到這些場景的時候一般都是十分的驚心動魄的,野雞野兔瘋狂逃生,後面的大狗瘋狂的追,一旦得手,家裡就會增添豐盛的一道硬菜,但是農村老人也經常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那就是:春天的野雞和冬天的野兔不能撿
  • 馴養的兔子可以在野外生存嗎?
    有時候好心的寵物兔子主人會宣布他們「放開了一隻兔子,使其可以在野外生活。」這個人可能認為他們通過讓寵物放鬆生活來做正確的事情,就像本來是為了這種邏輯的問題是,家養的兔子實際上從來沒有打算在野外生活。可悲的是,這種兔子很可能不會長壽。
  • 農村養殖野雞和野兔能賺錢嗎?需要多大的成本?
    現在養殖野雞野兔能賺錢嗎?要多大成本?現在,經濟發展了,人民大眾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追求美味佳餚的心理與日俱增,對野雞野兔這些野味山珍,非常獵奇,十分喜愛,青睞有加。因此,在農村養殖野雞、野兔是非常賺錢的。
  • 寒冬來了,為什麼農村老人說:冬季不能撿「兔子」!
    但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冬日嚴寒,難受不只是我們人類,而像那野外之物諸如野兔等也是難以煎熬的。有關兔子,村裡老人流傳有這麼一句話叫做:「冬季的兔子不能撿」。要說,撿個野兔不是很好嗎,可以美餐一下。一提起野兔,農村人不陌生,應該都會記得曾經農村野兔橫行時的場景。
  • 杜賓犬是短毛犬,冬天怕不怕冷,需不需要穿衣服!
    不知道大家對於杜賓這個品種的狗狗熟悉嗎,對於一個養寵物的人,我想大家最關係的莫過於它們的吃喝拉撒,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狗狗怕冷嗎,杜賓犬也不是例外,有很多的人問杜賓犬到底怕不怕冷,那麼接下來,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杜賓犬是短毛犬,冬天怕不怕冷,需不需要穿衣服!
  • 柴犬冬天怕冷嗎?冬天該怎麼護理?
    隨著冬天的臨近,許多養柴犬的鏟屎官會有這樣的疑惑,柴犬在冬天的時候會怕冷嗎?很多人認為柴犬有雙層被毛,會禦寒保暖的,不是很怕冷。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柴犬在冬天也是會怕冷的,那麼在冬天該怎樣護理柴犬呢?
  • 農村俗語:猛狼怕一拖,土狗怕一摸,什麼意思?有一定的道理嗎?
    相信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對俗語一詞肯定不陌生,小時候經常聽到村裡的老人,說一些農村的俗語老話,雖然簡短但意義卻非常深刻,其實它的真正名稱叫諺語,是一種在民間廣為流傳的語言文化,特點是通俗易懂廣泛交流,農村老人在說諺語的時候,經常會說「俗話說」,久而久之這些諺語就被說成了俗語。
  • 在農村野雞和野兔吃農民的莊稼,該不該打?
    我的地盤我做主,我一年到頭種地能收入幾個錢,我在自己地裡種植的農作物,憑啥非得眼睜睜地讓野雞和野兔去啃食毀壞那?它們需要保護,難道我的吃喝問題,生存問題就得不到重視嗎?很多事情還是應該要以人為本吧。在農村野雞和野兔吃農民的莊稼,該不該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