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7月27日訊(通訊員 劉正毅 馮雪英) 提起A肝,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它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它的出現給患者及其身邊的人帶來很大的困擾,因此我們要重視起來。那麼A肝是如何傳染的,生活中如何預防呢?
A肝,是由A肝病毒(HAV)感染引起的、以肝臟壞死性炎症為特徵的傳染性疾病,在全世界及我國流行較廣。患者、亞臨床感染者、隱性感染者都有可能成為傳染源。A肝的主要傳播途徑是典型的糞-口傳播。感染A肝病毒後從潛伏末期至發病3周內,感染者的傳播力最強,A肝病毒從感染者的糞便中排出,可汙染食物(如貝類水產)、餐具、水源。人群對A肝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後可獲得持久的免疫力。
貝類水產品是傳播A型肝炎的主要媒介,比如蠔類、蛤類、扇貝、毛蚶等,因為它們生活在海灘的泥沙裡,海水、泥土容易被汙染。在合適的條件下,A肝病毒在貝類體內能夠存活三個月;在室溫下可以生存一周;在60℃的水中可以存活一個多小時;加熱到100℃時,一分鐘才能完全殺死A肝病毒。
目前並沒有特效藥物治療A肝,因此做好預防工作尤其重要。
一般情況下,毛蚶、蛤蜊等容易粘附A肝病毒的水產品,加熱100℃以上五分鐘後食用更加安全。另外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喝生水,蔬菜水果要洗淨,生食與熟食菜板、刀具的使用和存放要分開,防止交叉感染等,都可以阻斷A肝病毒的傳播。
接種A肝疫苗是最經濟有效的預防措施。目前A肝疫苗是國家免疫規劃疫苗,適齡兒童均可免費接種。常在外就餐人員、衛生保健人員、食品經營人員、大學生等集體生活者、中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均可以到接種門診自費接種。
【來源:膠東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