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聯康〔2001〕8號
2001年3月3日,是第二次全國愛耳日,主題為「減少耳聾發生實施早期幹預」。為了把此項活動落到實處,現將第二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方案發給你們。請你們參照北京的活動形式,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做好本省的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
第二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方案
我國有聽力語言殘疾人2057萬,為殘疾人總數的首位。其中7歲以下聾兒80萬,由於藥物、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聲汙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新產生3萬餘名。聽力障礙嚴重影響著這一人群的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
為了降低耳聾發生率,控制新生聾兒數量的增長,預防工作尤為重要。1999年,衛生部頒布了《常用耳毒性藥物臨床使用規範》,加大了對耳毒性藥物臨床使用中的規範化管理力度。針對我國耳聾發生率高、數量多、危害大,預防工作薄弱的現實,衛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老齡協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10部委局共同確定:每年的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已於2000年3月3日以「預防耳毒性藥物致聾」為主題,動員社會積極、廣泛參與首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使群眾了解致聾原因、危害及預防方法,樹立了全民愛耳意識,避免和減少了耳聾的發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有關專家分析論證提出了:防止藥物致聾和實施早期幹預是預防耳聾的主要手段,僅此每年可以減少1萬餘名新生聾兒。實施早期幹預工作,不僅能有效減少耳聾發生,還能提高聾兒康復質量。為此,確定第二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方案。
一、主題
減少耳聾發生 實施早期幹預
二、活動形式和措施
(一)首都北京
1、宣傳諮詢「一條街」活動
2001年3月3日上午,於北京城區的繁華街道舉辦一條街宣傳諮詢活動。屆時組織由中央和北京市的醫療、康復、特教、預防研究等機構參加,同時在郊區縣開展同步宣傳活動。
主辦單位:北京市殘聯、衛生局
參與單位:北京地區殘聯、衛生局,北京地區各醫院及部隊醫院、特殊教育學校、新聞單位,愛耳日文件會籤的部委機關和有關直屬單位。
2、「減少耳聾發生實施早期幹預」專題節目
2001年3月3日晚上,將邀請衛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老齡協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北京市政府等有關部門的領導參加,在北京電視臺舉辦的以「耳聾預防、早期幹預、聽覺康復知識宣傳」為主題的專題節目。
主辦單位:北京電視臺、中國殘聯、北京市殘聯。
3、宣傳畫
組織設計、印製宣傳畫,下發各省在主要街道和醫院張貼。
4、設立全國愛耳日標誌
為了喚起全民愛耳護耳意識,重視耳聾預防工作,設立全國愛耳日永久性標誌,於第二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中全面啟用。
(二)地方
各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省轄市縣可參照北京的形式,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開展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
三、要求
各省要做好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的總結工作,及時將本地活動情況、感人事例、宣傳報導材料、圖片等收集整理,上報全國殘聯人康復工作辦公室聾兒康復協調組。
四、愛耳日宣傳口號
--3月3日一全國愛耳日
--開展愛耳日活動,提高愛耳護耳意識
--重視聽力,愛護耳朵
--聾兒康復從早期抓起
--實施早期幹預,提高康復質量
--實施早期監控,減少耳聾發生
--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早發現、早幹預
--加強耳病防治,慎用耳毒性藥物
--重視孕早期和圍產期保健,減少聾兒發生
--樹立全民愛耳意識,減少耳聾發生
--康復一個聾兒,溫暖一個家庭
--全社會都來關心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