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上班族青睞「太空艙」落戶中關村 「共享睡眠」艙半小時6元

2020-12-04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實習記者 楊雪)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的概念已經深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共享產品,近日一家「共享睡眠」的公司引發關注。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周邊的很多上班族中午的時候會來這裡休息一會兒,有時候晚上有人加班到兩三點,離家比較遠的話,也會選擇在這裡過夜。」

體驗 空間較小 一次性睡具自取自用

7月10日晚上7時許,記者來到了位於中關村大街創業公社的B2層A28號的「享睡空間」。

記者看到,這裡有一間玻璃房子,佔地約10㎡,裡面放著三組外形像「太空艙」的上下鋪,一共6個艙位。由於是晚上,只有一個艙位有人,其餘都是空置的。

在玻璃房的牆上貼有幾張告示。其中一張上面寫道:「11點-14點,每3分鐘1元,其餘時間每5分鐘1元,30分鐘起,每天最高58元封頂。」

記者注意到貼在玻璃房入口處的一張用戶服務聲明,該服務聲明中表示12歲以下兒童需在成人監護下使用,孕婦、65歲以上老人以及身體感到不適或異常,特別是正在接受治療者不宜使用此產品。

此外還有「禁止在公共休息區及艙內吸菸、飲食、飲酒,每艙內僅限一人使用」等條款。

除休息艙位外,玻璃房內還有一個置物架,放有多套太空毯、一次性床單、一次性枕巾和溼紙巾等一次性睡具,還有耳塞和帶有USB接口的小電風扇等物品。

據了解,使用睡艙的顧客可自行取用,離開時需要把這些東西分類放在指定的塑料筐內。記者看到,一次性的枕巾、床單等放在一個筐裡,太空毯單獨放在另一個筐裡。

半小時6元  中午是使用需求高峰

記者發現,玻璃房內每個艙位都是密閉的,艙身貼有二維碼,掃描二維碼使用手機號進行註冊之後,點擊打開艙門就可以進入到裡面。艙內有WIFI、USB電扇、閱讀燈、太空燈、鏡前燈、充電插座、開門鍵等設施。

進入艙內後,裡面的床約為2米長,1米寬,大小與學校宿舍床位類似,艙門關閉後有輕微的壓抑感。在使用狀態下,艙門只能在裡面解鎖,外面沒辦法打開。打開太空燈呈現藍色光源,非常有「太空感」,但是艙體的隔音效果並不好。

由於是初次使用,記者獲得10元的贈送,在結束使用後,雖然不滿30分鐘,但是仍然按照30分鐘的計費標準收取了6元錢。

「享睡空間」的工作人員小韓告訴記者,體驗店提供24小時服務,中午是體驗店的需求高峰期。「周邊的很多上班族中午的時候會來這裡休息一會兒,有時候晚上有人加班到兩三點,離家比較遠的話,也會選擇在這裡過夜。」

服務 每周換一次床鋪枕頭  透氣隔音難兩全

13日中午12時許,記者又一次進行了現場探訪,6張鋪位已經全部被租用,工作人員不時向前來諮詢的消費者解釋如何收費、如何使用等細節。

記者在進行體驗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隔音效果不好,外部說話聲音清晰;密閉空間空氣流通不順暢;枕頭與床鋪上有髒東西等。

小韓告訴記者,艙內的床鋪和枕頭會每周進行更換。「工作人員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打掃一次,如果有用戶反映睡具髒了,也會有工作人員隨時進行更換。」小韓說,每個顧客關閉艙門後, 艙內會進行紫外線消毒,而且艙內有清風扇、小風扇,可以保證空氣循環流通。

記者在進行體驗時,打開其中一個艙門,發現裡面的燈沒有關。小韓告訴記者,艙內沒有統一控制系統,所以在使用結束後艙內燈是否關閉全靠用戶自覺。「但是這個耗電量很少。」小韓解釋說。

關於艙體隔音的問題,小韓表示,因為是密閉空間,如果追求隔音效果好,那麼密閉性就要增強,可能不利用空氣流通。「但是如果追求透氣性,那麼隔音效果就沒辦法兼顧了,所以我們給用戶提供了耳塞。」小韓說。

記者在進行體驗時,感覺艙體較小,小韓告訴記者,這裡每個艙位長2.1米,高1.2米,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身高。「我們這個只允許一個人住,如果發現有兩個人入住的話會被拉入黑名單。」

記者在採訪工作人員時,一位男士來到此處,與工作人員非常熟稔地打招呼,據悉,這位男士是「享睡空間」的忠實用戶。「6月下旬投放以後,我經常來這裡午休,雖然隔音效果不太好,但是比起在辦公室裡趴在桌子上睡,這裡舒服多了,最起碼有個能躺的地方。」這位男士看到所有艙位都被使用之後,又匆忙地趕回辦公室午休。

相關 價格划算 赴日遊客夜宿「膠囊」

據悉,享睡空間的「太空艙」並不是首創,日本、韓國、法國等國家早幾年已經存在類似旅館。

記者採訪了一位在日本旅遊時住過膠囊旅社的遊客小孫,小孫告訴記者,他在日本旅行時,大部分都是住膠囊旅社,因為價格比較合適。「我是一個人,住酒店太貴不划算,而膠囊旅社的話一般每天不到200元就足夠了。」小孫告訴記者,如果是住酒店,最普通的也要300元。

「旅社有專門的行李間,在入住時可以寄存行李。入住時需要自己鋪床,離開前自覺把枕套和床單放到清洗的地方。」小孫告訴記者,「膠囊」內部比較乾淨衛生,也沒有異味,每個「膠囊」裡都是中央空調,不可以自行調節溫度,而且由於外殼是木質的,所以隔音效果也不太好。

小孫告訴記者,「膠囊」外表看起來很小,門口處大約有一米寬,但是進入到裡面之後比較寬敞,翻身不受影響。「也有兩個人住的雙人膠囊,而且還有單獨的女性房間,只為女生辦理入住。」小孫說。

據了解,在日本,類似的「膠囊公寓」多數藏身在辦公大樓裡,主要針對中午午休、晚上加班,趕不上末班車的上班族,供他們休息補眠。這些膠囊旅社不會因為廉價而忽略衛生,不論房間是否更換旅客,床單、枕巾等就寢用品都是每天一換。遊客一進門,就要換上專用睡衣,且男女層分開。日本的膠囊公寓設備一應俱全,清早起來有免費提供的洗漱用品。

而自從日本的膠囊酒店「名揚海外」後,日本國內的膠囊酒店開始以女性和外國遊客為主要目標群體,在室內裝修和舒適感上大下工夫。「睡膠囊」也成了人們爭相想去嘗試一次的「住宿經歷」。

相關焦點

  • 多地現共享睡眠艙最低6元半小時 共享睡眠艙能火嗎?
    對於那些有上班上到一半,出去睡一覺想法的人,他們的小夢想實現了,共享睡眠艙來了!  7月9日,共享睡眠艙在北京出現了。這款名為「享睡空間」的共享睡眠艙的大傢伙被投放在北京中關村大廈地下二層,佔地約10平方米,裡面陳列了6個自助休息艙,和「共享單車」一模一樣的流程,掃描、計時、付費。
  • 共享睡眠艙來了!半小時6塊
    而共享行業的腦洞提供者也沒閒著,搗騰出了一個「共享睡眠」。近日,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出現了新「網紅」:共享睡眠艙。其造型也是科技感十足,頗有宇宙太空艙的感覺。據了解,「共享睡眠艙」目前主要面向上班族,其配備小電風扇、插座、閱讀燈、鏡子,還提供有Wi-Fi。
  • 掃碼睡「太空艙」,半小時6元起,「共享睡眠」火了!但睡過的人發現……
    最近,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出現了「共享睡眠艙」服務,半小時6元起,長得像太空艙,艙內配有小風扇、無線Wi-Fi和充電插座,掃碼就能睡。工作人員說,「不僅僅是為上班族提供午睡的場所,甚至晚上加班到很晚的人也可以有一個很方便的地方進行休息。」7月13日,兩張「共享床鋪」在上海靜安區的一幢寫字樓正式投入運營。記者從運營方獲悉,他們將這兩張「共享床鋪」裝修成太空艙的樣子,稱為「睡眠共享艙」。
  • 中關村現共享睡眠艙:半小時6元每天58元封頂 加班族的天堂
    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的概念已經深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共享產品,近日一家「共享睡眠」的公司引發關注。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周邊的很多上班族中午的時候會來這裡休息一會,有時候晚上有人加班到兩、三點,離家比較遠的話,也會選擇在這裡過夜。」
  • 北京現「共享睡眠艙」服務:6元/半小時、有空調和WiFi
    7月12日消息 繼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籃球之後,現在共享家族又加入了一位新成員——共享睡眠艙。IT之家日前,在北京中關村出現了「共享睡眠艙」服務,據了解,「共享睡眠艙」分為上下鋪,每個艙位內部長約1.8米,寬約80釐米,剛好可容納一個人入睡。
  • 上班族有福了,北京現共享「睡眠太空艙」,有空調WiFi每天58元!
    如今在生活中,為了給人們提供更多的便捷,共享行業層出不窮。隨著共享單車到共享汽車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工具都採取了共享模式,甚至有些地方還提供共享男友。只要你敢做,萬物皆可以共享,這不最近又出現了新的共享行業,讓我們來瞧瞧吧!沒錯,這就是上班族的福音,共享床鋪。最近在北京一帶,出現了一些共享床鋪。這些房間的外形如同圓柱一般,橢圓的居住環境,給人放鬆舒服的感受。
  • 睡覺也能共享了!有空調WiFi睡半小時才6元
    在這個共享經濟火爆的今天,基本上什麼都可以共享了。近日,在北京、上海等地,有一批共享睡眠艙走入大眾視野。共享睡眠艙這種共享睡眠艙第一眼看上去像科幻片中的場景,像是太空人、太空人睡覺的地方,未來感極強。這種「共享睡眠艙」需要掃碼才能進入,入住可免費領取床品,包括太空毯、一次性床單、一次性枕巾和溼紙巾。「共享睡眠」太空艙面積為3㎡,針對的目標群體為白領,掃碼後打開艙門開始計費。據悉,高峰階段收費10元/半小時,非高峰階段6元/半小時,每天最高58元封頂。睡眠艙內有「太空藍」裝飾燈、插座、USB接口,以及調節風速的旋鈕,可以調節艙內進風量的大小,還是很人性化的。
  • 記者親測上海「共享睡眠艙」 仍有諸多地方需改進
    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洗衣機,現在連床鋪也可以實現「共享」了。近日,一款「共享睡眠艙」出現在北京、上海、成都的一些辦公寫字樓內,引發關注。然而沒多久,網上傳出「北京中關村創業公社的一處『享睡空間』剛開業就被查封」。
  • 新疆首家太空艙酒店落戶烏魯木齊機場(組圖)
    睡眠艙區佔地最多,共有5個組合模塊,每個模塊以天緣、友緣、良緣、佳緣和團緣命名,模塊呈現出"上下兩層、前後兩面、單面六艙"的布局特色,其中,有4個模塊是12間睡眠艙,有1個模塊是4間睡眠艙,總計52間睡眠艙。每一個睡眠艙的內徑皆是長2米、寬1.2米、高1.1米,需要使用智能晶片房卡才能開啟或鎖閉艙門。置身其中,映入眼帘的是嵌入式電視機、梳妝檯、摺疊式迷你桌、保險柜。
  • 膠囊太空艙家庭版現山東 空調電視WiFi一應俱全
    如今共享經濟如火如荼,膠囊式「共享睡眠艙」在各大城市相繼出現,成為白領休息的新選擇。2017年8月14日,在山東濱州,一種類似膠囊旅館睡眠艙的家用「太空艙」開始出現。這種家庭太空艙同膠囊旅館的通體白色基本相同,內部設計和空間也大體一樣,每個可滿足一人入住。
  • 「家用太空膠囊艙」、「家用隔音睡眠艙」多少錢?實用嗎?
    據了解,此前曾被大批關停的「膠囊太空艙」旅館,其設備生產商仍在投產。這種全封閉式的睡眠床,雖然由於不要實名、消防隱患以及衛生管理難等原因,剛風光了短短2個月就遭到封停,但出於城市裡噪音汙染較為嚴重,或是家中有正在念書的孩子,要求相對安靜、獨立的學習空間,亦或是單純地用做家庭空間管理,致使這種「太空床」又重新走到了人們面前。不過,相較於之前的型號, 大部分太空艙床並未作出升級改進,依然沿用了2016年的設計。
  • 太空艙年利潤可超百萬 消防難過關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陳維城 攝  不少太空艙「地下經營」,缺乏身份登記、存消防隱患;600平米可設100個艙位,太空艙經營者一年可回本  7月21日,北京「享睡空間」共享睡眠太空艙在運營一個多月後停業拆除,曾因無人管理、掃碼入住和太空艙型的住宿方式吸引不少眼球的「共享睡眠」就這樣成為了最短命的「共享經濟」業態。
  • 「科技感十足」的太空艙酒店你敢住嗎?
    記者在武漢選了兩家太空艙酒店,進行實地暗訪。 多分布在商圈、火車站附近 記者打開酒店預訂網站,輸入關鍵詞,搜出不少太空艙酒店。日收費標準從25元到60元不等,主要分布在地鐵口、商圈、醫院、火車站附近。 在武昌中南路上的太空艙公寓內,3個臥室裡放置著超過20個太空艙,男女分開入住。
  • 太空艙酒店進駐烏魯木齊機場
    在烏魯木齊機場T3航站樓的太空艙(記者陳巖攝)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李凱 通訊員馮鈺)12月3日,記者從烏魯木齊國際機場了解到,機場最新引進太空艙品牌新型酒店,共52間「睡艙」。太空艙酒店位於T3航站樓到達廳,共設立接待區、休閒區、睡眠艙區、行李區、洗漱區五個區域,可為旅客提供按摩、閱讀、茶歇、交流的閒暇空間。「睡艙」長2米,高1.1米,裡面電視、鏡子、摺疊式迷你臺桌、充電插頭、WIFI等設施一應俱全。睡眠艙分為上下層,每個睡眠艙都是一個獨立的房間,每個房間要使用智能晶片才能開啟。
  • 一間臥室6個「床位」,安全有保障嗎?記者暗訪太空艙酒店
    科技感十足 價格低 一間臥室6個「床位」安全有保障嗎?記者暗訪我市太空艙酒店太空艙酒店內部 記者 謝冰林 見習記者 李紫慧 攝仿佛一夜之間,太空艙酒店在各地開花興起。太空艙酒店多分布在商圈、醫院、火車站附近記者打開酒店預訂網站,輸入關鍵詞,搜出不少太空艙酒店。日收費標準從25元到60元不等,主要分布在地鐵口、商圈、醫院、火車站附近。在武昌中南路上的太空艙公寓內,3個臥室裡放置著超過20個太空艙,男女分開入住。
  • 深圳有"太空艙"共享旅館?原來長這樣 是否真的安全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nbsp&nbsp&nbsp&nbsp刷爆朋友圈的 " 太空艙 " 共享旅館被查!怎麼回事?
  • 給你家主子買套房 小米眾籌上架寵物「太空艙」
    這款智能寵物冷暖窩採用太空艙的外形為靈感而設計。33L超大空間,19cm直徑出入口,適用於8Kg以下的貓咪以及4Kg以下的小型犬。智能窩底部搭載惠斯通電橋,能夠實時精確監測並記錄喵星人的活動、睡眠數據。通過萌王星APP,就能隨時隨地關注它的健康狀況。
  • 西安首家太空艙賓館亮相西安 一天住宿58元
    5月1日,「太空艙」賓館亮相西安 中新社發本報訊 (記者趙麗莉實習生郭葉葉)「膠囊公寓」作為一種新興的住宿模式逐漸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近日,由西安首家膠囊公寓衍生出的「太空艙」賓館爆滿,一「艙」難求。「太空艙」賓館由睡眠區,娛樂區,洗漱區組成,且這些區域獨立成體。走進睡眠區,看到這些黃色的「太空艙」,真有一種身在太空的感覺。
  • 太空艙房屋_太空艙廠家_移宿空間太空艙
    太空艙廠家公司自有佔地2萬平方米的專業化標準化的生產廠房,完全保證產品的供應需求公司主要生產移動太空艙住宿設備太空艙設備主要用於戶外景區和生態基地打造特色引流項目移宿空間太空艙
  • 太空艙酒店進駐烏魯木齊國際機場
    為進一步提升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服務質量,12月1日,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最新引進太空艙品牌新型酒店,這個新型酒店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膠囊酒店!太空艙起源於日本,每個艙就是一個袖珍的臥室,艙內設施齊全,具有獨立的網絡和電視服務系統,旅客可通過艙門保證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