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鴨!海澱北部這片水域初現大批水鳥!秒爆朋友圈!

2020-08-07 北京海澱

大寫的驚喜!!!

在海澱北部的崔家窯水庫

一大批美麗的「貴客」首次現身

在水面上休憩、玩耍

畫面過於溫馨↓↓↓

哎!鴨!海澱北部這片水域初現大批水鳥!秒爆朋友圈!

哎!鴨!海澱北部這片水域初現大批水鳥!秒爆朋友圈!

攝影:彭濤

噓~

前方有「小精靈」出沒

放慢腳步,不要嚇到他們哦

哎!鴨!海澱北部這片水域初現大批水鳥!秒爆朋友圈!

哎!鴨!海澱北部這片水域初現大批水鳥!秒爆朋友圈!

攝影:彭濤

大白鷺、蒼鷺、黑翅長腳鷸、綠頭鴨……

200多隻水鳥在崔家窯水庫「歇腳」

它們時而發呆

時而在水面上悠悠散步

轉眼又倏地一下飛到空中

肆意擁抱盛夏的溫熱氣流

哎!鴨!海澱北部這片水域初現大批水鳥!秒爆朋友圈!

哎!鴨!海澱北部這片水域初現大批水鳥!秒爆朋友圈!

白鷺抓魚 攝影:彭濤

整片水域都是它們的遊樂場

看,那幾隻「排排坐」的白鷺

仿佛在進行一場好友的聚會

另一隻白鷺向天空飛去

動中有靜 動靜相宜

組成了一幅美妙的夏日畫卷

哎!鴨!海澱北部這片水域初現大批水鳥!秒爆朋友圈!

大白鷺 攝影:彭濤

哎!鴨!海澱北部這片水域初現大批水鳥!秒爆朋友圈!

黑翅長腳鷸 攝影:彭濤

青山也好,綠水也好

有了鳥才真的靈動起來

眾多水鳥現身

與崔家窯水庫水環境的改善密不可分

2018年起

海澱區水務局打出截汙、清淤、補水

一系列水環境治理「組合拳」

使得原先黑臭水體的崔家窯

變成了鳥類的天堂

哎!鴨!海澱北部這片水域初現大批水鳥!秒爆朋友圈!

崔家窯水庫位於南沙河支流

是宏豐渠、團結渠和五一渠三條支渠的匯聚處

水域面積150畝左右

有一座水閘用於調控上下遊行洪

崔家窯水生態的好壞

直接影響著南沙河下遊的水質

哎!鴨!海澱北部這片水域初現大批水鳥!秒爆朋友圈!

區水務局河道所副所長代慶軍告訴小編,2018年以前,崔家窯水庫還是一片「黑臭水體」,「走在路邊都能聞到臭味,人們都不愛來,更別提對環境要求極高的水鳥了。」

哎!鴨!海澱北部這片水域初現大批水鳥!秒爆朋友圈!

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早日實現「水清岸綠」的海澱,多年來,海澱區水務局通過截汙治汙工程,將沿線汙水收集進入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通過生態修復工程,將崔家窯水庫多年沉積的底泥清走,並人工種植了人工浮島,進一步淨化了水庫內水質;通過利用稻香湖再生水廠出水,對上遊團結渠支渠進行補水,日補水量達到15000立方米,最終全部流入崔家窯水庫,既恢復了崔家窯水庫生態基流,又提高了水體的流動性,提升了水體的自淨能力。

哎!鴨!海澱北部這片水域初現大批水鳥!秒爆朋友圈!

△團結渠渠首補水

經過治理

崔家窯水庫的水質、底質

均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治汙排汙能力大幅度提高

保障了排入南沙河的水質達標

並配合北側在建的故宮博物院北院

進一步打造綠色生態環境圈

哎!鴨!海澱北部這片水域初現大批水鳥!秒爆朋友圈!

代慶軍告訴小編,下一步,海澱區水務局將在崔家窯水庫設立多個曝氣機,通過在其上種植荷花、放生更多水生動物等措施,增加崔家窯水庫生態多樣性,為南沙河流域水生態持續改善提供堅實保障。

哎!鴨!海澱北部這片水域初現大批水鳥!秒爆朋友圈!

水,生命之源,民生之本

治水,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興宜之道

今年是打好碧水保衛戰的收官之年

海澱區近年來不斷落實水汙染防治措施

地表水環境質量取得跨越式進步

取得了2020上半年全市排名第三

中心城區排名第一的好成績

點讚!

哎!鴨!海澱北部這片水域初現大批水鳥!秒爆朋友圈!

隨著區域水環境的逐步改善

海澱北部已成為重要的候鳥遷徙中轉站

海澱區將不遺餘力

綜合景觀美學、遊憩、水土保持、

乃至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形成水生態多樣性環境

用行動作答

希望有一天鳥兒能與我們越來越親近

王萌/文圖

部分資料提供/海澱區水務局

相關焦點

  • 故宮北院水域初現生態美 首次發現白鷺等水鳥
    近日,北京市海澱區水務局工作人員首次發現崔家窯水庫有白鷺、蒼鷺等水鳥現身,並在附近棲息覓食。這片面積約150畝的水域緊鄰正在施工的故宮北院,近些年通過截汙、清淤、補水等一系列生態修復工程,這裡已經初步顯現生態成效。
  • 海澱北部新盤「海澱幸福裡」首次開盤在即!
    最近幾年,海澱北部地區接連迎來利好 2016年,16號線地鐵開通,海澱北部進入地鐵時代; 2017年,中關村科學城擴大至海澱全域,海澱北部成為科學城北區;
  • 羅臼港,不愧是水鳥的天堂,見到一群罕見的巴氏鵲鴨
    楊玉和 位於日本北海道的羅臼港,是個水鳥港口內和海港附近水面有多種水鳥:天鵝、斑背潛鴨、針尾鴨、巴氏鵲鴨,還有多種鷗類。也叫巴羅鵲鴨、冰洲鵲鴨、巴羅氏金眼鴨。流連於水域和河流寬闊帶。醜鴨捕魚技術很強。食物主要包括水生昆蟲的幼蟲、軟體動物、甲殼類動物、小型魚類和海洋蠕蟲。它們是群居動物,成對或成群活動。在繁殖季節喜歡隱蔽。
  • 朝陽:綠頭鴨赤麻鴨群棲人工湖(圖)
    這是最近兩年來,綠頭鴨和赤麻鴨再次以大集群的方式,出現在人工湖下遊。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人工湖第三道橡膠壩下遊湖段時,看到這裡的水域比較寬闊,由於湖水較淺的原因,湖中間還裸露著幾片沼澤,上面長滿了枯草,一群群水鳥分成多支隊伍,在各自的「地盤兒」上自由浮動。
  • 大批冬候鳥抵廈 篔簹湖/五緣灣溼地公園登多處可觀賞
    在五緣灣溼地公園鷺鳴樓附近的這片水域裡,平日就有飼養黑天鵝,最近就變得更熱鬧了。記者看到,在水中的站架上站滿了鸕鷀,有的正張開翅膀活動,有的在梳理身上的羽毛。在棧道旁邊,有一隻秋冬季才會來廈門的大白鷺,時而站在護欄上休息,時而和水中的黑天鵝嬉戲。再仔細尋找一下,在蘆葦叢中還藏著幾隻綠頭鴨和一隻蒼鷺。
  • 這片夢幻紫刷爆楊浦人的朋友圈
    這片夢幻紫刷爆楊浦人的朋友圈 2020-05-27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迷鳥」醜鴨首現北京挺自在
    來源: 北京日報     2017年02月16日        版次: 05     作者: 這幾天,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來了一撥又一撥攝影愛好者,吸引他們的是一隻罕見的水禽——醜鴨。據了解,這是醜鴨首次在北京有觀測記錄,很有可能是因為遷徙等原因誤落在北京。
  • 滿足國際人才子女就學,海澱北部第一家國際學校招生
    北區第一家國際學校——海澱北部國際學校就開始招生了!教學樓中間的下沉花園海澱北部國際學校是海澱區為增強對跨國集團公司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吸引力,滿足國際人才和引進人才子女就讀需求,提升海澱北部地區國際教育綜合水平,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國際教育為一體的十二年一貫制寄宿制和走讀相結合的國際學校。
  • 溼地中的「精靈」——水鳥
    溼地是指陸地和水域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其底層土是溼土,地表有積水,是一個過渡型生態系統,所擁有的生物物種非常龐雜。一般來說,有湖泊的地方就有溼地。溼地生態系統所處的獨特環境條件,如水文、氣候、土壤等,這便促使其形成了眾多的生境,為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有多種溼地水生植物和動物。
  • 赤峰受困鵲鴨苦苦掙扎怒吼同伴放棄救援
    2019年10月有人在新城區橡膠壩附近發現兩隻水鳥,它們是兩隻有故事的鵲鴨,究竟有啥樣的故事呢?反正當時我們新聞綜合頻道V赤峰的抖音發出去以後,點讚量超過了7.7萬,下面咱們來回顧一下。記得這條採訪是在周日的午後,到達採訪地點時,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也已經在那裡集結,大家正在想辦法幫助這隻受困的鵲鴨。因為攝像機的像素達不到要求,我也是通過野生動物志願者的設備看到這只可憐的小傢伙,當時第一感覺就是揪心,那麼嬌小的身子奮力掙扎,希望可以和自己的夥伴團聚,遠處它的夥伴也是不想放棄,哀嚎著,來解救它,但是這隻有情有義的鵲鴨卻怕連累自己的同伴,怒吼著將同伴驅趕。
  • 麗水首次發現翹鼻麻鴨,這顏值簡直是鴨中佼佼者!
    現在大家都喜歡穿拼接風格的服裝有這麼一種來麗水過冬的水鳥渾身的羽毛好像也是「拼接款」黑色、紅色、白色、褐色……一起來看看這幾位新朋友吧!近日,麗水攝影家首次在松陰溪水域拍攝到水鳥「新客」——翹鼻麻鴨的身影,共拍攝到三隻。
  • 誰說湖裡都是鴨?龍仔陪你觀水鳥
    冬季未凍的河中聚滿水鳥不論在哪個景觀湖邊,只要水裡有毛茸茸的鳥形動物,總會有成人或孩子大叫:「野鴨!野鴨!」好啦,即使真的都是「鴨」,「鴨」也有好多種。何況還有許多水鳥與鴨的形狀相去甚遠。水鳥天堂湖邊有這麼多的鳥浮在水面上,我們要怎麼辨別它們的種類呢?龍仔首先通過飛行姿勢來分。
  • ...錢塘江 斑嘴鴨 黑臉琵鷺 1983年 鳥類物種 愛鳥 溼地 水鳥 野鴨...
    「我這是家鴨,不是野鴨。」  「那拿出來看看。」  「你看,是不是家鴨?你看,都不會飛。」確實,這人拿出的鴨子確實都不會飛。  「那你拿鴨子下江堤幹嗎?」  「我是放鴨子的,蘆葦蕩裡蟲子多。」  沒辦法,只能看著他走進蘆葦蕩裡。
  • 崇明90後村幹部朋友圈「賣雞、賣鴨」?
    看到新河鎮金橋村村幹部範林 連發幾條售賣5年老鴨的朋友圈 這是好多刷到她朋友圈的人的第一個念頭! 好奇的朋友們都在她的朋友圈裡詢問原因,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村民家的五棚要拆,他們的「五年老鴨」得幫忙解決。朋友圈賣鴨是「五棚」拆除的「售後服務」! 金橋村的五棚整治進入衝刺階段,負責拆除五棚的範林天天騎著她的小電驢在村裡,今天「劉伯伯家」,明天「沈阿姨家」,做工作,調動拆除小隊,忙得熱火朝天。
  • 大批越冬候鳥飛抵鄱陽湖
    近日,大批越冬候鳥飛抵江西鄱陽湖溼地地區。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的鄱陽湖是我國最大淡水湖和重要的鳥類保護區。每年秋冬季節,這裡會成為候鳥遷徙路線上的越冬地和停歇地。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在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區鯉魚洲管理處周邊水域,越冬候鳥棲息於此(11月5日攝)。 近日,大批越冬候鳥飛抵江西鄱陽湖溼地地區。
  • 綠頭鴨在玉淵潭公園誕下一窩幼鳥引遊人拍照 畫面溫馨
    近日,10隻小綠頭鴨降生在玉淵潭櫻花湖邊,為公園增添了些許生機。6月27日清晨,一窩(10隻)小鴨圍攏在櫻花湖岸邊,引來不少遊人拍照。北青報記者看到,由於一位女士太過靠近,離小鴨僅1米遠,引起了綠頭鴨媽媽的警覺,隨即招呼孩子們下水,幼鴨緊隨母親遊向湖面中央,呈現出一幅溫馨的畫面。據了解,櫻花湖水面平靜,湖邊植被繁茂,引來不少水鳥在此棲息、哺育下一代,其中綠頭鴨數量最多。
  • 春江水暖鴨先知 中華綠頭鴨回歸「中國最冷小鎮」
    隨著氣溫不斷升高,野鴨最早感知到了水溫的變化,今年的第一批候鳥約400餘只中華綠頭鴨經過長途跋涉,又回到了呼中,它們將在這裡棲息繁衍。在呼瑪河畔,兩大群中華綠頭鴨在還沒有完全融化的冰河中覓食、戲水、梳理羽毛。綠頭鴨成群結隊,時而在水中漂浮,時而受到驚嚇似的瞬間飛起,繞河流上空盤旋,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綠頭鴨屬遊禽,大型鴨類。外形大小和家鴨相似。
  • 成都越冬水鳥「普查」:觀測到近3萬隻,黑喉潛鳥首現四川
    計劃中的第四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在1月12日開始了,這是四川觀鳥人與越冬水鳥一年一度的「約會」。9個小時、30多個點位的調查中,大家發現,這次觀察到了水鳥65種29987隻,和去年相比多了近萬隻,有四種鳥沒有再觀察記錄到,也有十種水鳥為本次調查新增記錄——其中,在興隆湖觀察到的黑喉潛鳥,為四川省鳥類新紀錄。▲黑喉潛鳥 鄒滔 攝第四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調查30多個點位同時進行1月12日,農曆臘月十八,成都市氣象臺預報,這天氣溫2~13℃。
  • 鳳頭鸊鷉,現身蘇州重元寺水域!
    是不是這一上來,就把你給「造蒙圈了」? 「鳳頭」你肯定認識,但99.99%的你,肯定又不認識「鸊鷉」這倆字兒。 鸊鷉:音[pì tī],是我國三有珍惜野生鳥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紅嘴鷗、綠頭鴨……百隻水鳥長春市南湖公園來安家!
    紅嘴鷗、綠頭鴨……百隻水鳥長春市南湖公園來安家!本組圖片由長春晚報記者王強提供原標題:《紅嘴鷗、綠頭鴨……百隻水鳥南湖來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