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100年裡,我們重新設計了我們的交際方式、交際內容以及我們怎樣做才能分擔所有的一切,如今我們已經達到了完全不需要兒童的地步,正如我們已經達到了不需要長輩的地步。 — [美] 尼爾波茲曼 《童年的消逝》
在這本與《娛樂至死》齊名的媒介批判著作中,尼爾波茲曼認為,「成人化」的兒童與「兒童化」的成人同時興起,專屬童年的話語體系消失後,童年也便隨之消逝了。而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是「電視侵蝕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
媒體是否負有傳遞童年話語體系的責任?答案是肯定的,尤其當媒體內容直接以孩子為展示客體時。事實上,看到怎樣的「童年」或許才是此類節目高下立判的關鍵。
日前,騰訊視頻《放開我北鼻》第三季催淚收官,節目播出期間登上微博熱搜70次,霸榜時長超470小時 ,網友留言:「有開始就有結束,有遇見就有分別。希望在下一季,仍然能看到你們熟悉的身影,仍然能看到你們熟悉和藹的語氣,熟悉的面貌……」這檔小而美的綜藝在播出期間圈粉無數。
從第一季將無憂無慮的童年世界打造成全新概念 的「孩次元」,到第二季提出「陪伴如此溫暖」的口號,再到如今第三季的「去愛吧,像小時候一樣」,《放開我北鼻》三季節目始終圍繞著陪伴與成長的話題,展示童年單純快樂的日常,不僅取得了高口碑,也贏得了觀眾的心。
綜N代節目模式進階,哥哥與萌娃互相影響、共同成長
走進孩童的純真世界,《放開我北鼻》第三季不僅清晰地詮釋了「去愛吧,像小時候一樣」的節目主張,也在小北鼻的成長中夾雜著大北鼻的感悟,不僅體現了騰訊視頻自制能力的進步,也完成了作為綜N代的節目模式進階。
哥哥帶娃在平凡溫情的細節中,凸顯陪伴和成長的真章。初來乍到的黃景瑜有些慢熱,無論北鼻們如何打鬧,都像個金鐘罩般一動不動,或者默默地躲在廚房做飯。但隨著節目中和萌娃的相處,黃景瑜不僅獲得了眾多北鼻的信任與依賴,還成為最調皮豪豪的「專屬哥哥」。在第三期中,挑戰自我嘗試帶娃的黃景瑜抱著豪豪踏上找媽媽之旅,對萌娃的百般溫柔盡覽無疑;在第十一期中,黃景瑜哥哥力MAX,為發燒的豪豪蓋被子,悉心安慰生病的北鼻;少林寺晚餐後,眾多萌娃追在黃景瑜身後嬉戲打鬧,手腳並用地攀附在鯨魚哥哥的身上,歡聲笑語不斷。黃景瑜在逐漸的摸索中獲得了萌娃的信任,在這段由陪伴而生的依賴感中,哥哥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長體驗。
回想起節目之初的萌娃豪豪,不聽哥哥教導肆意玩水,每當遇到不順心,一句「我不要你了」直呼心中不滿,但隨著相處時間的推移,豪豪開始學會關心別人,他會在Reina碰傷時奶聲奶氣地詢問「疼嗎」;會在哥哥說男子漢不能哭的時候馬上平復情緒;在看到費叔叔累得氣喘籲籲的時候,豪豪會主動幫忙扯風箏;甚至收官離別之時,原本活躍的豪豪瞬間成了最失落的萌娃,種種暖萌的細節讓哥哥和觀眾們再次感受到這個孩子的顯著成長。
陳學冬利用一次丟垃圾的小事,讓豪豪明白了什麼是付出才有回報;而通過一場愛心義賣,辰辰對於信守承諾的重要性也銘記於心。「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己動手?」「如何教會孩子信守承諾?」在哥哥教育萌娃獨立、分享以及與人的相處之道的同時,萌娃已然在幼小的心靈埋下成長的種子,雙方的有愛互動激發了隱藏在節目背後更深層次的命題——哥哥與萌娃相互影響、共同成長,為節目營造出了平淡真實的表現張力,向觀眾傳遞出了滿滿的治癒與感動。
萌娃綜藝肩負社會責任,提供大眾討論話語空間
在延續了前兩季溫柔、治癒風格基礎上,第三季在教育觀和社會責任的建設上,進行了更為深刻的探討。
節目第三期,黃景瑜在陽臺上掩面哭泣。和王嘉爾討論到回家的問題,「有條件的時候機票太貴,而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卻沒時間回家」。《孝心無價》中有寫:「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有時候「從容盡孝」對藝人來說同樣是一份奢求,在陪伴萌娃的過程中,黃景瑜突然想起了陪伴自己長大的姥爺,躲在陽臺難掩情緒崩潰痛哭,向大家展示了一個藝人無奈而真實一面:無法恰當平衡工作與家庭的關係。不論是想家卻無法回家的心理,還是對無憂無慮的童年追憶,這位90後的大男孩黃景瑜道出了當下許多在外打拼的年輕人的現狀:工作的初衷是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卻因為忙碌而無法照顧家人。這是當下快節奏的社會中無法避免的問題,不免引起眾多觀眾的反思。
不管什麼類型的綜藝節目想要真正打動觀眾,就需要更深層次的情感共鳴和價值觀的傳遞。節目中,哥哥們帶著北鼻一起參與愛心義賣,面對辰辰對心愛玩具的猶豫不決,陳學冬耐心開導萌娃要信守承諾,充分的考慮時間及開放的選擇權,讓年幼的萌娃開始對責任感和承諾的分量有了敬畏,哥哥們在帶娃方面可以說是毫無經驗,但是他們在面對此類層出不窮的難題時,引導孩子學會分享、信守承諾、幫助他人,充滿了榜樣的力量,也為屏幕前的觀眾提供了一次正確的教育範本,節目暗藏的多元化教育觀念也呼之欲出。
《放開我北鼻3》在娛樂之餘,充分展示了哥哥和萌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守護,更將傳遞中華傳統文化視為己任。在第十一期節目中,哥哥與萌娃們進入河南少林寺苦練少林功夫,哥哥們實現對自我的挑戰,學習鷹拳、醉拳、春秋大刀,萌娃們則學習五步拳、在少林藥局學習基本中醫藥材,嚴苛的訓練環境並沒有影響到哥哥和萌娃,他們迎難而上刻苦練功,更將堅韌不拔的少林精神跨洋傳播到荷蘭,將中國傳統文化輸出國門。
從對工作與家庭關係的平衡的思考,到對公益慈善事業、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的擔當上,《放開我北鼻3》在多處環節設置與價值觀鋪墊上,都顯示出綜藝節目對社會責任的自覺。而從深層意義看,節目的價值內核也與當下的生育政策緊密貼合,這場關於二胎與青年責任的社會實驗,也在不斷攪動觀眾的「生娃心」。
人民日報於近日發出評論《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為國生娃」的說法開始出現。日前,中國郵政發布的2019年郵票——兩隻大豬身前臥了3隻小豬,引發對中國即將於2019年全面放開生育政策的眾多猜測。「70後生不出,80後不敢生,90後不想生」的困境要怎樣解決?雖然這遠非是一檔綜藝節目可以回答的問題,但通過對哥哥和北鼻的暖萌日常,《放開我北鼻3》卻提供了一個可供社會實驗與大眾討論的話語空間:「帶娃有難度」的背後,並非「入坑需謹慎」,而是「養娃有樂趣」。
因脾氣暴躁而得名「暴龍」的言承旭,卻在節目中溫柔地為豪豪擦藥膏,幫他找衣服,看到豪豪可以自己穿衣服更是由衷讚美,「豪豪真厲害啊」。擔任了幾期飛行嘉賓後,他也領悟到,「要多一些耐心,多一點聆聽,事情就能變得簡單,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學會理解、體貼和交流。」《放開我北鼻3》的萌娃擁有讓「暴龍」變「白兔」的力量,那些困擾年輕人的生娃焦慮還怕不能迎刃而解嗎?
小而美探討成長命題,向孩子學習愛找回童真自我
哥哥們是萌娃們成長路上的保護傘,而孩子們的童真世界為大家傳達出最純粹的愛。北鼻們的初次見面中,「小魔王」豪豪就調皮地擦掉了Jackson為大家畫的城堡,Jackson很直接地表達出希望豪豪道歉的想法。當可愛的豪豪馬上說了「對不起」,Jackson完全釋懷地秒回「沒關係」。萌娃不羞於表達自己的心意,勇敢道歉、溫暖釋懷的表現,讓哥哥陳學冬都十分詫異。Jackson在節目中有一個金句「如果你忘了我喜歡你 我就提醒你 我喜歡你」,這樣濃烈又真摯的情感,就連王嘉爾也擋不住羞澀。不少網友感嘆,「這大概是我聽過最美的情話了」。對此,光明網撰文指出,「孩子們體現出愛的表達願望,值得很多成年人反思。」
節目裡小哥哥與萌娃們共同成長,彼此治癒,暖心、陽光、向上的相處方式,更能帶領觀眾重啟內心的溫柔角落。豪豪在高鐵上偷親黃景瑜的舉動直戳人心;少林寺練武,哥哥和萌娃們分組訓練時,豪豪一步三回頭捨不得與哥哥分開,訓練結束後又不顧雪糕的融化,也要等著和哥哥們一起分享。一個三歲孩子尚且能如此真摯的表達自己的愛意,在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和付出的當下,更是為廣大觀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愛的教育」課。
在社會規則和工作壓力的雙重約束下,年輕一代正處於社會化蛻變的進程中,而《放開我北鼻3》的出現,恰恰補足了文化產品激發情感、滋養心靈的功能。天真爛漫的孩子、體貼入微的哥哥,北鼻家族在磕磕絆絆的相處中共同成長,觀眾也在節目溫情脈脈的陪伴與成長中得到治癒。正如第三季slogan「去愛吧,像小時候一樣」,看似小而美的《放開我北鼻3》簡約不簡單,它提供了這樣一種景觀,成為當代年輕人尋找消逝童年的最佳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