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山東省地級市,位於黃海之濱、山東半島東南側翼,東隔黃海與日本、韓國相望,西靠臨沂,北連青島、濰坊,南接江蘇省連雲港,全市陸域面積5310平方千米、海域面積6000平方千米,下轄東港區、嵐山區、莒縣、五蓮縣2區2縣以及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山海天旅遊度假區,有55個鄉鎮、街道,1944個村居,2016年末戶籍總人口299.72萬人。日照是一個濱海城市,是山東半島城市群、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日照已成功舉辦全國青年帆船錦標賽、山東省帆船帆板錦標賽、全國群眾登山健身大會、中日韓國際帆船賽等重大體育賽事活動。日照被譽為「水上運動之都」與「東方太陽城」,並獲得聯合國人居獎。
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最高點為五蓮縣境內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佔總面積的17.5%,丘陵佔57.2%,平原佔25.3%。日照地處海濱,境內地貌類型多樣,有平原、山丘、水域、溼地、海洋等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最高點為五蓮縣境內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佔總面積的17.5%,丘陵佔57.2%,平原佔25.3%。境內河流縱橫,分別歸屬沭河、濰河,除濰河流入渤海外,其餘流入黃海。較大河流18條,總長461.4公裡,流域面積5222.7平方公裡。
日照境內有大小山頭4358座。西部為泰沂山脈系,大多呈東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脈多呈南北和西南、東北走向;中南部有7條互不銜接的山脈,走向各異;東部屬膠東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的有39座。
到日照如果不去海邊走走,等於沒去過日照。首先介紹的是日照的燈塔風景區,在當地,人們總喜歡在晚飯後出去散散步、健健身、聊聊天,一般人們都會選擇去燈塔。因為這邊不僅有綿軟的沙灘,清澈的海水,還有它優美的環境。以燈塔為核心,面向大海的綠草坡地。燈塔猶如從自然環境中破土而出的「定海神針」,呈現出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的和諧統一;海洋、礁石、沙灘、草坪、雕塑相互映輝。一顆顆鵝卵石與木板鋪就的海邊走道,茂盛的花草樹木,那座堅守在海邊的燈塔,在夜晚中為遠處的航船指引方向。在這裡,你可以感受海的氣息,可以領略海浪的波濤洶湧。伴著晚風,來這兒看看海、聊聊天,釋放釋放一身的壓力,何樂而不為呢。
萬平口風景區。在元朝的時候,萬平口就是南來北往的商船停泊之地,這裡有江北最大的天然瀉湖(現在的世帆賽基地),是天然的避風港。這裡每年都會有萬艘船隻從南方運來大米到北方來,有萬艘船隻平安抵達口岸之意,這也就是萬平口名稱的來歷。萬平口處的沙灘可以說是最細最軟的,沙灘海岸線也是最綿長的,也是最受遊客歡迎的,酷暑來臨時,洗個海澡,褪去一身的炎熱,來個清涼一夏,豈不樂哉。
日照國家森林公園,也值得一去哦。公園位於日照市北沿海路北首,東瀕黃海,北臨青島,西接兩(城)石(臼)公路,南連沿海公路。公園分為森林旅遊區、海濱娛樂區、療養度假區和太公文化區。公園中有水下鯊魚館、動物園、姜太公紀念館、海水浴場、森林浴場等景點;還有多人騎自行車、歐式馬車、遊覽觀光車、水上騎士、沙灘車、摩託艇、海上快艇、空中飛人等遊樂項目。每年國慶期間還會舉辦林海風情節,佤族人會給遊客帶來夏威夷草裙舞、狩獵舞、印第安舞等具有民族風情的節目。是不是心動了呢?
日照竹洞天,也是一處比較好玩的地方,這裡生長著毛竹、淡竹、斑竹、箬竹、紫竹、鋼竹、金鑲玉竹等100多個竹子品種,同時有專門的竹子品種展示區域,有竹文化園、民族文化園、休憩園、水上娛樂園、原生毛竹林及農家樂生態園等6個功能區,在這裡可以「一邊品茶賞竹、一邊休閒娛樂」,風景區有著濃鬱的江南風情和民族文化特色,建有侗族鼓樓、茶苑及民族文化村寨等30多處景觀,少數民族演出團常年為遊客表演民族歌舞,特別設有遊客參與性強的竹竿舞、娶親、上刀山下火海、鬥雞、套鴨等娛樂項目。竹林間百鳥爭鳴,河面上白鷺嬉戲,遊客可乘竹排、烏篷船盡享北方江南風光。這裡既是一個天然氧吧,又是一個生態植物園,翠竹、茅屋、黃昏、夕陽、與人相映,那種景色真的很美。。。江北最大的竹海,值得來此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