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每個人的時間都越來越少。對於喜歡讀書的人來說,不管是讀電子書還是紙質書,時間都是越來越奢侈的東西。
因此對於喜歡閱讀的人來說,讀書首先要讀精華書。所謂精華書,就是讓你讀了以後有一種豁然開朗、俯視一切的感覺。
以下根據本人閱讀經驗,推薦4種此類書:
1.風靡世界的中國經典典籍,推薦《孫子兵法》、《老子》。
既然能風靡世界,就一定有他的道理。這些中國傳統經典是先人智慧的精華提煉,而且篇幅都不長,熟讀之後肯定對你的人生大有幫助。
這類書推薦中華書局的「中華經典藏書系列」,字體大小合適,印刷富有美感,拿在手裡即使不看也有一種爽爽的感覺。不用買精裝本,黃色封面的平裝本就很好。
個人特別推薦《孫子兵法》。古人把它用於戰爭,日本人用於商戰,其實這本書也可以用來指導個人人生。比如全書倡導的在戰場上機動靈活的思想,用在人生問題上,我的體會是「不要死磕」。
對於我們現在明顯解決不了的問題或者競爭不過的人,死磕往往受傷害的是自己,該撤就要果斷撤,避免全軍覆沒,保存實力以圖東山再起。
人生中遇到的很多問題,都可以運用《孫子兵法》的思想去解決。
《老子》也是一本很推薦的書。《老子》全文只有5162字,篇幅很短,按照現在自媒體發文每篇2000到3000字的規律,也就兩篇公眾號文章的容量,通篇沒有廢話,全是滿滿的乾貨。啥乾貨?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智慧。再具體點講就是「洞察禍福之機,深明成敗之道。」
《老子》全書表現這些智慧的方式很特別,就是通篇說「反話」,我們一般人認為某件事物是「這樣」的,老子就說其實這件事是相反的「那樣」的。因此全書每一句話都深含哲理,熟讀深思之後再看世界和人生,你會有一種通透感。
註:個人觀點,不喜歡讀孔孟的書。
2.優秀、易讀的通史類書。
歷史就是人性,人性是不變的,所以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歷史上發生過的事往往會以不同的形式在現代重演。熟悉歷史,就會明白現在,預知未來,就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讀歷史,除非你對某個朝代有某種怪異的狂熱,否則一般人不用深入去讀某個朝代的書,也就是斷代史。
強烈推薦讀通史,這是讀歷史的最好姿勢,因為讀通史才有比較,容易了解整個歷史的走向,摸清其中的規律。
此類書有柏楊的《柏楊版資治通鑑》、《劍橋中國史》系列。個人特別推薦柏楊的《柏楊版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以前是專供皇帝看的大內讀物,裡面蘊含的歷史、政治甚至人生經驗教訓之博大不用多說。
可惜《資治通鑑》是文言文,現代人讀會很困難,柏楊用白話文將全文忠實翻譯出來,沒有扭曲,並在一些原文後加上了自己風格獨特的評論,他的語言特別風趣,見解別樹一幟,讀起來特別爽。
我讀完《資治通鑑》有一種厭倦的感覺,因為每個朝代發生的那些大事從本質上講都差不多,都是故事的重演,只不過換個演員而已,連舞臺都差不多。也許這就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3.介紹最新的、與每個人都相關的前沿技術的書。
比如有關大數據的書。大數據對於現在和將來的人類社會是一個影響非常深遠的技術,剛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我不是很懂大數據是什麼,後來看了英國人寫的《大數據時代》這本書,對這個概念的重大意義有了真正了解。這本書也非常好讀,通俗,不裝逼。
4.關於量子力學的通俗讀物。雖然量子力學已經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但還是一個充滿謎團的領域。量子力學可能藏著世界和宇宙的終極秘密。
推薦《上帝擲骰子嗎》這本書,深入淺出介紹量子力學發展歷史,讀完會對量子力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最後再說一句,不要去讀那些說了半天也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書。
裝神弄鬼的書只會浪費你的時間,謀殺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