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牽著寶寶的手學走路,累人還傷寶寶!正確的學走路方式是這樣

2021-01-09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生活中,很多寶媽在孩子珊珊學步的時候都有這樣的經歷:扶著寶寶的胳肢窩,以防止寶寶出現隨時摔倒的危險。

可是這樣的方式看似很大眾,卻存在很大的問題。

因為這種扶寶寶胳肢窩、牽著寶寶手臂,讓寶寶學走路的方式,不僅對寶媽們的腰部帶來傷害,也會讓寶寶在學走路的初期得不到很正確的引導,對於大人而言簡直就是吃力不討好的行為。

有些寶媽會很疑惑,明明就是扶著寶寶在引導他一步一步試著學走路的,怎麼就不是正確的引導啦?

扶著或者牽著寶寶學走路,會限制寶寶身體的自主成長發育能力,同時也會給寶寶帶來困擾。

說到孩子學走路,本來就是孩子在磕磕絆絆中摸索著來的,寶媽們若是強行牽扶寶寶學走路,牽著寶寶的手學走路,一旦寶寶出現側翻摔倒,很容易造成寶寶手臂脫臼,甚至出現骨折的狀況。

而扶著寶寶的胳肢窩學走路,雖說不易造成寶寶手臂脫臼,但是寶寶會因為大人們攙扶姿勢的變化而養成錯誤的走路習慣,比如,寶媽在攙扶過程中略微抬高一下身體彎腰程高度,隨之而來的也會讓寶寶的後腳跟微微提高,很容易讓寶寶養成踮腳走路的壞習慣。

最為正確的寶寶學走路的方式,就是讓寶寶順其自然的學會走路。

何為「順其自然」?那就要根據寶寶的成長發育特點來分析。

我們都知道大多數寶寶,會從10~18月之間開始學習走路,但在此之前寶寶是要經歷並學會翻身、爬行、獨坐、扶站、巡走等各種為學好走路而打基礎的各種技能。

從會坐到會走,爸爸媽媽需要讓寶寶根據成長年齡的大小,循序進行鍛鍊培養。

寶寶在4~7個月學會獨坐,這是在為學習走路鍛鍊腰部肌肉。

在寶寶7~11月左右,可以試著讓寶寶學習腹部爬行,這是在鍛鍊寶寶的胳膊和腿部肌肉。

這期間,寶寶也會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實現短暫的站立動作,這個時候寶寶的平衡能力就會得到鍛鍊,腿部膝蓋的彎曲能力也會得到很大的訓練。

8~9個月的寶寶基本已學會扶站,這個時候,如果讓寶寶扶著牆壁或者桌沿,寶寶能有下意識的腳步移動動作,這個時候給寶寶一些鼓勵或者是目光注意力的吸引,寶寶就會慢慢的巡走。當然出現跌坐的情況也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就需要爸爸媽媽時刻在身旁。

在慢慢學會巡走的過程中,等寶寶有12~15個月大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鼓勵寶寶獨走。

寶寶在學獨走之前,都是會有磕碰絆倒、趔趄踉蹌的發生,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張開手臂,護在孩子周圍以防不測,而對於牽扶引導走路的方式儘量別用。

基本上寶寶在學會獨走之前,獨坐、扶站、巡走是寶寶最為基礎能力提升階段,尤其是巡走。寶寶在巡走的時候,能讓寶寶自主的去邁開自己的腳步,這樣也利於培養寶寶的好奇心。

不管寶寶處於哪一種生長發育階段,「不強制幹預」是必須堅持的原則。

同時,「及時給予鼓勵」也是在寶寶自主學習能力時,爸爸媽媽們要堅持的另一個原則,那些吃力不討好的學步行為,爸爸媽媽就別再用了。

事實上,不僅是牽扶寶寶學走路不正確,讓寶寶用學步車學習走路,對寶寶的成長也是存在傷害的。

寶寶用學步車易出現跌倒。

我們知道,寶寶因為身體發育的原因,他們的頭部重量相對較重,再加上他們自我調節平衡的能力並不強,一旦學步車發生側翻,寶寶就會出現頭部先著地的慘景。

這並非誇大其詞,很多新聞報導和生活實例證明,這些都發生在我們身邊,所以,爸爸媽媽們絕不可掉以輕心,如果堅持讓寶寶使用學步車的話,就要時刻在旁邊看著,以免意外的發生。

雖然,爸媽們會時刻看著在用學步車的寶寶,但是我們依然建議還是不用學步車的好。

寶寶用學步車也容易導致孩子出現O型腿或者X型腿。

寶寶在用學步車學習走路的時候,學步車會託著寶寶的身體,那樣寶寶的雙腿並不能得到很好鍛鍊,而且,因為學步車的兜布是前窄後寬的設計造型,這會無意間把寶寶的兩腿從中間分開,變成o型的樣子。長時間如此的話,不僅不利於寶寶學走路,還會影響寶寶的走路姿勢,嚴重的話就影響寶寶的腿部發育成長。

相關焦點

  • 牽著寶寶學走路,不僅費力對寶寶還不好,想正確學走路這點很重要
    文|小豆芽育兒記寶寶學習走路是很重要的環節,很多寶媽希望寶寶更好學習走路,可謂是煞費苦心,然而錯誤地學習走路,不但寶媽自己很累,還會對寶寶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正確學習走路真的很重要。牽著寶寶學走路並不好寶媽在教寶寶走路的手都會在寶寶前面,雙手牽著、扶著寶寶帶著向前走,這樣方法看似很簡單,也很有用,但只有經歷過的寶媽才知道,這樣彎著腰真的很累。然而除了腰酸背痛的辛苦,很多寶媽並不知道,牽著寶寶學走路,對寶寶來說也不好,可是說是費力不討好的一件事!
  • 別再牽著孩子手學走路,費力不討好
    原創 史春梅 丁香媽媽今天要說的是寶寶走路的那些事兒,先給大家看看一張圖。圖片來源:站酷海洛這個情形,是不是很熟悉?幾乎在每一個廣場公園或者家裡都可以這樣的畫面:當寶寶學走路時,大人把手架在寶寶的胳膊下,託著寶寶往前走。
  • 寶寶學走路,家長多數是在幫倒忙!正確學走路方式,這樣做!
    寶寶學步期,牽著寶寶學走路,純屬幫倒忙 在公園或者小區,經常會看到家長牽著寶寶或者使用學步帶讓寶寶「學走路」,自己還累的腰酸背疼,過後還抱怨看孩子真累。
  • 媽媽們別再牽著寶寶學走路了,對寶寶沒好處,正確方法是這樣
    麗麗的寶寶快滿一歲了,也到學走路的年齡了,這幾天麗麗決定先給寶寶買好學步鞋和學步車,打算自己好好教寶寶走路,麗麗表姐知道麗麗的想法後,不僅不支持麗麗,還跟麗麗說牽著寶寶學走路對寶寶很不好,學步車、學步鞋也不適合這麼小的寶寶用,讓寶寶自己來就行了。
  • 再這樣牽著寶寶學走路,寶寶脫臼了就得怪你了!
    作者:寶寶知道 教育思考者寶寶學走路時,你是怎麼教寶寶走路的呢?攙著手臂?扶著腋下?還是把寶寶放學步車裡讓TA自己學?90%的媽媽都曾牽著寶寶手學走路!但這種方式,完!全!錯!誤!牽手走路的危害是有一定的危害的,這點我們必須要注意了。
  • 拽著寶寶雙手學走路,純粹是「幫倒忙」,遵循孩子生長規律是關鍵
    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候,父母不要盲目地牽著寶寶的手,不要好心做壞事。相信很多父母都希望寶寶快點長大,快點學會走路。這樣父母就不用每天抱著寶寶,當然也不會那麼累。然而,當嬰兒學會走路時,許多父母會握住嬰兒的手,讓嬰兒學會走路。其實這種行為是一種誤解。小張是這樣一位母親。
  • 還在牽著寶寶學走路?這樣不好,4招教你更快更好的學步方式!
    牽著寶寶的手,或者架起寶寶雙手教他們走路,是許多爸爸媽媽都做過的事情。這種固有的觀點是如此深入人心!但實際上,如果用這樣的方式去幫助寶寶,家長彎著腰不舒服不說,寶寶自身能力的發展也受到了限制。為什麼這麼說呢?
  • 寶寶幾個月開始學走路?如何訓練寶寶學走路?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孩子1歲3個月還不能行走也沒有問題,但是1歲6個月還不能單獨行走,就需要接受診查,以及早確定原因。寶寶學步期的發育情況第一階段(十至十一個月):此階段是嬰兒開始學習走路的第一階段。當父母發現放手時嬰兒可以平穩站立時,他們可以開始嘗試走路!第二階段(十二個月):蹲是現階段的重要發展過程。
  • 寶寶不到10個月就學會了走路,可能害了娃,學走路要注意這4點
    但是如果寶寶的發育明顯出現了遲緩,比如一歲的時候還無法獨自站立,一歲半的時候還不能自己走路。那麼父母就應該引起重視,及時帶寶寶進行檢查,以便及時找出原因,及時治療。只能說寶寶走路太早,很有可能害了娃。03學走路要注意哪些?1、避免過早學走路有的父母對寶寶的發育特別心急,總是希望寶寶能夠處處領先。
  • 寶寶多大可以學走路?4大技巧走路更帶勁
    ,也幫助爸爸媽媽更好的掌握寶寶的行動,確保安全,但是事實上,學步帶是妨礙寶寶走路的。爸爸媽媽可以使用學步帶幫助寶寶鍛鍊小腿肌肉,也幫助嬰兒的臀部和骨盆肌肉正常發展。沒有足夠的軀幹肌肉和大腿力量,嬰兒是無法平衡自己的體重的,這也是學步帶的最佳用途,,不過爸爸媽媽可以鼓勵你的孩子多爬,可以幫助盆腔肌肉發展,為更好的學會走路做準備。
  • 什麼時候教寶寶走路最佳,如何教寶寶學會走路呢?寶媽必看(上)
    老一輩有這樣的說法:二三抬頭笑認媽,四五翻身變聲佳,六七會坐學咿呀,八九學爬十叫爸,十三開步十五走,看圖說話在十八。就是說寶寶長到一定歲數就有了一定的行動能力。一般來說寶寶走路的能力,大部分寶寶在1歲左右就開始邁步,等到1歲半之後差不多就能行動自如,當然也有一些寶寶走路要晚一點,要等到2歲之後才學會走路。寶寶學會走路這件事實際上是根據寶寶自己發育來決定的,一般身體健康寶寶早晚能學會走路,因此寶媽寶爸不用過於擔心。也有一些初為人父人母缺房經驗不知道怎麼去培養和鍛鍊孩子,有的過早,也有過晚,這樣都是不對的,那麼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學會走路呢?
  • 寶寶越早學走路就越好嗎,不是的,實際情況正好相反
    當孩子從小嬰兒慢慢長大,到了能爬的年紀,家長就開始盼望著寶寶能夠早點學會站立、走路。因此不少家庭中,家長在寶寶還無法站立的情況下,就用手託著寶寶的腋窩,引導寶寶一步一步地慢慢向前。家長們期盼孩子早點開口說話,早點走路,早點識字,最好是什麼事都做在別的寶寶前頭,長大後才能變得聰明又機靈。鄰居小黃最近就出於這一熱望,而有點用力過猛了。
  • 寶寶一歲了,怎麼教他學走路呢?
    民間有一句話叫做:三翻六坐八爬九扶立周會走,但很少有寶寶能在這麼準確的時間裡學會這些能力,大部分寶寶學走路都是在9~18個月之間,每個寶寶的個人情況不同,有的寶寶在九個月左右就可能要學著走路了,但也有的孩子在將近一歲半左右才開始學會走路,所以孩子學走路和學說話一樣,有的孩子走的早,有的孩子走得晚,因此家長們都不要過於擔憂。
  • 寶寶什麼時候能夠學會走路?這件事不要心急,太早學走路危害大
    過早教寶寶走路不是好事同事小朵家的寶寶剛滿8個月,但是已經學會走路了,小朵因此感到很自豪,經常和別人炫耀,認為寶寶發育得好,也說明自己把寶寶照顧得很好。小朵經常在朋友圈裡曬寶寶走路的視頻,看到好多人稱讚寶寶,小朵感到很高興,她也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
  • 家長別用這種姿勢牽寶寶的手走路,會影響骨骼發育
    金金媽平常習慣牽著孩子的手走路,今天她像往常一樣,牽著寶寶的左手去公園遛彎,走著走著寶寶突然哭了起來,手也不能讓動,一動就哭。金金媽趕緊帶著孩子去附近醫院,才知道原來是寶寶胳膊脫臼了。你是不是也經常這樣牽著寶寶的手走路呢?因為寶寶要比大人低很多,在牽手走路時胳膊要用力向上舉。
  • 早給孩子穿鞋,能早學會走路?教孩子學走路先摒棄誤區再把握時機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實用的育兒知識,讓媽媽照顧寶寶更輕鬆!導語:有的家長看到人家的孩子能夠早走,自己的孩子比人家的孩子大還不會,就著急,可能就會拔苗助長讓孩子早學走路,卻不知道這樣容易走入一些誤區,傷到孩子。
  • 寶寶不會爬、走路慢,是生長發育異常?別瞎猜
    小湯圓的人生剛剛開始,科大大最近還發現,不少新手媽媽找到組織,為了小寶寶能健康成長,也提出不少問題,其中學爬學走被問得很多。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好了,別自找傷害了,娃在學爬行學走路的過程裡該有什麼程序,你們清楚嗎?來跟著科大大,帶寶寶好好「上道」!1 爬、走都和別的娃不一樣?先別著急!
  • 小朋友多少歲學走路 小孩多大開始學走路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骨骼都是比較軟的,所以父母抱孩子的時候都是平著抱,避免傷到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骨骼也慢慢變得堅硬,孩子從最開始只會躺著變成會坐起來,會在地上爬了。那麼小孩在多大的時候學走路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早於這個月份,別讓孩子學走路,容易傷到孩子不說,還影響發育
    寶寶學走路是孩子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裡程碑了,代表著人生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從不會走到處要父母抱到開始學走路自己用腳步丈量這個世界帶給孩子的是新奇與探索,帶給父母的則是考驗。學走路這件事情不想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啥時候學走路、怎麼走路、用什麼方式都需要家長的認真思考,一不小心可能會導致孩子的遺憾。
  • 如何正確跟寶寶「手拉手」?
    幸福家庭的經典畫面通常就是這樣的。不過,如何牽好孩子的手,可是一門「學問」。尤其是學步期左右的孩子,隨著活動能力增加,活動範圍擴大,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與日俱增,總是讓家長很操心,生怕一不小心發生危險。可是年輕的爸爸媽媽帶孩子的經驗不夠豐富,有些時候一個著急不小心,反而就把寶寶的手肘給牽脫位了。這就是創傷骨科常見的一種傷——「橈骨小頭半脫位」。 如何正確跟寶寶「手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