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徐州市公安局搗毀一個為網絡詐騙、賭博等犯罪提供即時通信工具「養號」、交易的特大黑產平臺,抓獲犯罪嫌疑人84名,串並各類網絡詐騙案件1300餘起,涉案金額超5000萬元。
女網友推薦賺錢平臺
去年年底,徐州市民韓先生在QQ上收到一個女網友主動添加好友的申請。這名女網友自稱姓徐,是福建廈門人。
半個月後的一天,徐女士發來一個二維碼,說可以在上面賺錢。韓先生掃描登錄平臺後,轉帳充值1000元,很快賺了49元,並且順利提現。第二天,韓先生充值了2萬元,賺了1499元。在徐女士的引導下,韓先生當天又充值6萬元,沒多久平臺帳戶裡顯示賺了1.5萬元。不過,這一次韓先生在提現時遇到了麻煩。「後臺提示我說是提現失敗,我就聯繫她,她說這次需要充值10萬元才能提現。」這時,韓先生意識到自己受騙了,再聯繫徐女士發現已被拉黑,隨即報警。
徐州警方接到報警後,對自稱徐女士的QQ號進行調查,發現這個號碼來自一個叫「小果平臺」的客戶端,而徐女士的身份也是虛假的。隨著調查的深入,民警發現有多起網絡犯罪案件中的QQ號都來自「小果平臺」客戶端。
「這個平臺就是一個養號平臺,主要提供給號商對他們掌握的QQ號進行批量管理。」徐州市公安局網安支隊五大隊副大隊長王善翌介紹,平臺上綁定大量的QQ,都是沒有經過實名認證,這就為犯罪嫌疑人使用QQ來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了便利。
綁定非實名QQ號2000萬個
徐州警方深入偵查後發現,「小果平臺」綁定的QQ號有2000萬個。在1300餘起網絡詐騙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使用的QQ號都來自這個平臺。那麼,「小果平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QQ號?這些QQ號碼都是怎麼獲取的呢?
原來,號商手裡有大量的QQ號碼,為了對這些QQ號碼控制和使用,需要綁定大量的手機卡,而「小果平臺」上的卡商擁有大量的手機卡,號商通過「小果平臺」客戶端接入,把QQ號碼批量綁定到卡商的手機卡上,遠程對手機卡進行批量的操作。
據民警介紹,「小果平臺」像一個QQ號的電商中介平臺,平臺客戶端具備對QQ號進行批量解綁、換綁、找回密碼、解凍等120項功能。同時,「小果平臺」上的QQ號可以隨意買賣,而且根據QQ號的等級不同,價格從幾元到上萬元不等。在「小果平臺」上註冊的卡商、QQ號商會員共有14萬餘名,綁定手機號600餘萬個、QQ號2000萬個。
經調查,平臺上的QQ號涉及冒充好友、老闆,辦理信用卡、退稅、理財、刷單等類型詐騙案件涉及金額超過5000萬元。隨後,警方通過「小果平臺」的伺服器地址,成功鎖定20餘名主要嫌疑人。
「通過網站維護日誌,我們發現嫌疑人在湖北活動。」豐縣公安局網安大隊民警焦國慶說,他們很快明確了主要犯罪嫌疑人為劉某和李某。
半年非法獲利近3000萬元
今年6月中旬,徐州警方抽調100餘名民警趕赴湖北、河南、山東等地,對「小果平臺」運營團隊、部分QQ號商、手機卡商以及發卡平臺相關嫌疑人進行集中收網抓捕。徐州警方相繼抓獲了犯罪嫌疑人劉某和李某,搗毀相關卡商、號商窩點,扣押電腦50餘臺、手機100餘部,卡池、貓池設備5000餘臺和手機卡100餘萬張。
劉某交代,「小果平臺」是他在2016年創辦的,剛開始主要做遊戲代練,由於沒有賺到錢,就開始做起養號業務。「小果平臺」通過收取號商的充值費和各種手續費,僅2019年上半年就非法獲利近3000萬元。隨著平臺功能增多和用戶量的逐漸擴大,2019年10月,劉某找到了李某共同運營管理「小果平臺」。劉某負責整個平臺的技術支撐,李某負責平臺運營,二人按比例進行分成。
目前,徐州警方正會同各地公安網安部門對「小果平臺」涉及的卡商、號商等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已經到案84人,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中國警察網記者趙家新、通訊員左毅、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