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見南陽卅六|我們的順口溜,我們的南陽城
南陽益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王玉
2020年元月3日,陰,周五
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您的老朋友王玉,玉見南陽,遇見不一樣的老南陽,遇見更好的自己。時間過得真快,我寫字的時候還是習慣寫2019,實際上如果十年如昔的話,我們已經從201走到202的檔口。今年是玉見南陽的第一期,我們也想從某一個新的樣式去能夠做有溫度能引起共鳴的節目。
我們舉辦了社工開放日活動,舉辦了家庭博物館探訪活動。從漢畫和碑刻裡透析南陽的文化遺存,看看一兩千年前的南陽是如何生活,我們把臉譜作為一個藝術形式一個文化符號去宣傳弘揚,做一個更好的家庭博物館,我們已經知道有很多,未來是益博推動文化創新的一個抓手,包括傳統武術、動物保護、植物昆蟲、綠色生活、風俗民俗展示等等,已經有很多人把時間軸畫出來 一個一個去推。
走在路上就能真切的感受到年味濃了,我們剛過了臘八,這些順口溜易於傳唱,比如我們看到朋友圈,甚至是小朋友們都會唱,口口相傳,穿出了生活都樣式。
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帶你滿街走。
把臘月底年前的事都做了安排。這就是順口溜生生不息的緣由。
南陽是歷史文化名城,民俗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蔚為壯觀。我們說「順口溜」是俗稱,作為民間民俗文學的一種形式,它的學名應該叫歌謠或謠諺,因其產生於民間 ,也稱「民謠」。順口溜是民間流行的一種口頭韻文,是普通民眾口頭流傳的「詩句」。這些都是大人編的,有目的地讓兒童或者大人傳唱,達到娛樂或者是某種警示、批判作用等等。民俗文化民間的順口溜,雖無唐詩宋詞之韻,卻有樸實幽默之風。下面的順口溜,雖然簡短,卻道出了人生真諦。每一個人與家鄉與記憶有關的東西,是讓人奮鬥的養料!
雖然人們不覺得順口溜講的是多高雅的內容,但它的確是一種典型的文學體裁,有歌謠、謠諺這樣的學名。本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社會情緒的宣洩,但誰也不能說順口溜不形象、不犀利。不一定準確,但一定深刻。
上午一群人在宋紀生老師家的臉譜博物館裡,他告訴我說兩個順口溜,一個是頭髮絲穿尿罐鼻 一個是彬裡跟周九一樣。一個說的是南陽的南陽的二黃戱,一個說的是一個文質彬彬,意思是演戲工工整整很細發的一個人。
南陽順口溜的生活氣息都是非常濃的。我們現在可以回憶的多多是一到夏天,孩子們到河裡去洗澡:「老表老表,下河洗澡,洗裏白,上不來,洗裡黑,氣裡哭!」 洗完澡上岸,要把身上水珠拍幹:「拍,拍,拍麻稈,你哩不幹俺哩幹。俺哩幹了跑著玩,你哩不幹放癆間。」
每逢下雨,小孩們爭先恐後往回跑,邊跑邊說:「風來了,雨來了,老鱉背個鼓來了……」那時候,衣食條件差,小孩經常肚子疼,於是有:「肚子疼,到王營,王營有個好醫生,又是掐,又是擰,看你鱉娃疼不疼?」還有,「哭哭笑笑,蛤蟆尿尿」「篩籮籮,打轉轉,xx來了吃啥飯?吃油饃,卷雞蛋,殺小雞,吃蒜面。不吃不吃兩碗。」
南陽的童謠,看起來簡單,細想起來都有一定警示意義。
「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叫小姑,抱貓娃,嘀嘀溜溜板下來。」通過樸素、很常見的一些事物,似乎警示人要知道規則守規矩,不要胡作妄為。「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山老鴰,黑黝黝,俺到外婆家住一秋,外婆見了哈哈笑,舅母看見翻眼瞅,舅母舅母你白(別)瞅,碗豆開花俺都(就)走」,「會事兩頭瞞,不會事兩頭傳」,實際上都是我們講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去年老南陽黨鐵久說,80年代,在民間文化普查的過程中,主要對南陽故事、諺語和歌謠的收集整理,三年半的時間,把小南陽市民間文化底子摸清,其實也是在保留老南陽的文化的根。諺語卷國家社科二等獎。那時候條件還差,湊車,有時自己騎個自行車,到街道鄉裡找老民間藝人和故事簍子。採風,調研,交朋友,晚了第二天再去。收集了很多東西成為南陽民謠的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黨老師說,生活經歷就是財富,不識字不等於沒文化。人家說,我記。買了個索尼採訪機,如果這個人中,引導著講。徐青發是個民間鼓兒哼藝人,就交成朋友,唱鼓兒哼,收點糧食,這種人走南闖北見識多,湖北山西內蒙都去過所聽所看多,故事就鮮活有生命力,一聽絕了。整理工作量就大,而且要很慎重,避免一些糟粕或者說是三俗的東西。
民間文化是專業作品文化之母。歷史上反映老百姓生活狀態、生存狀態口口相傳 ,首先是文化,真善美。中華民族歷經磨難,壓制不住,老百姓的嘴,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老百姓就是渴望幸福。2011年、2012年、2013年,我們先後在主流媒體上推出了《宛城老景》、《宛城小巷》、《白河記憶》等幾部音樂劇,反響強烈。《宛城小巷》河南省文化廳群星獎。
就是一個順口溜或者童謠開頭——
娃們娃們都來玩,玩到晌午我管飯。
苞谷糝丟豇豆,蘿蔔絲漲香油。
娃們吃了光長肉,妞們吃了不咳嗽。
南陽的順口溜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每個人都能說出一大堆來。今天我們就說春節前後的順口溜。主要是圍繞著春節說的還有過去生活都記憶。
——能省仨月,不省年節,即使再窮,過年也要吃得肥實些,過年的味道真好。
——三天會,五天年,噗噗查查都過玩。說的是年是多少天,也形容很快。
——這兒苦,這兒甜,這兒殺豬,這兒過年,這兒的小蟲(鳥)掏不完。
——過年的時候都要有新衣服,在困難年代,過年時每個孩子全都穿上新衣服是困難的。「新老大,舊老二,縫縫補補給老三」,是那個時代不成文的穿衣規則。
很多順口溜的做人道理都是從母親那裡學來的。順口溜太多,能被記起來,能被說完整的,是越來越少。老南陽趙星輝老師說南陽口頭語,我日他對呀的來歷。現在漢畫館大廳裡放的那一對神獸原在臥龍崗漢碑亭前,舊社會在玄廟觀擺著。它是獅子不象師子,老虎不像老虎,身上有翅膀,其鄰腿等是個多種動物組合體。南陽人叫四不像。也叫它『對』。罵人時不能罵天不能罵地,不能有具體所指,否則就得罪人。所以聰明的祖先們就想到了罵那個四不像,『對』了。所以流傳下來就有這句,我日他對了。另外女人之間打情罵俏話,你個浪四關,浪八圈。還有一個是浪裡勻。當然還有樓女,樓娃,還有慌啦跟小三一樣,彬裡跟周九一樣。還有北瓜菜上席,你算哪一席哪一碗,漿麵條熱三遍,給個縣長也不幹。戲子喝酒不叨餚。老鼠拉掀把,大頭在後頭等等。
南陽順口溜的本土化很濃。我不知道剛才的王營不知道是不是咱們臥龍崗街道的王營,反正有不少叫王營的 ,算是一個指代吧。
在青友學弟辦的文化影響力公眾號上提到,南陽童謠中還有一些是字謎,併兼具南陽文化特色,頗有意思。並且還會不斷的演化。
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陽,
南陽有個人,只有一寸長。
(打一字)
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陽,
南陽兩棵樹,長在石頭上。
(打一字)
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
擺起八卦陣,專捉飛來將。
(打一動物)
順口溜口口相傳,加深了社會的教育和娛樂功能,傳遞的是人們對風俗良俗的認同和遵守,更是這個社會穩固的基因。社會工作的理念是助人自助,我們希望大家看到南陽獨特的人文自然資源,講好南陽故事,傳遞南陽聲音。
再次謝謝大家,祝大家周末愉快!
南陽益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成立於2017年3月15日,是由南陽市民政局批准註冊的專業社工服務機構,機構秉承「公益博愛」的服務宗旨,運用專業的社會工作知識、技能和方法,主要為兒童、老年人、社會文化等群體提供優質專業化的社工服務。我們的使命是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辦公地址:南陽市解放路孫家樓二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