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列車呼嘯而過,帶走了短暫的幻想,一抬頭,就是那明眸的笑意,如夢中一樣的孤寂與瀟灑。 江南的天,總有種傳說的味道,像現在這樣明媚的日子,也予人一種煙雨的濛濛。 擁擠的人群,擋住了我的視線,但那個少年的憂傷,依然瀰漫在我的身旁,孤單的感覺,如冰天雪地離獨釣寒江雪的從容。 我不喜歡這樣看著一個陌生的人,可是,我的眼裡總是出現他的影子,遠遠地感受到他的孤獨和從容,如擁擠的人群裡滿樓的花開。花開的感覺飄落了夢裡的落花,想起某年某月一段深深的故事。 他的目光,閃爍在人群的空隙處,像一盞孤燈,明滅在黑暗裡。
我的心,懸浮在幻想與現實之間,一個陌生的路人。剎時擦過我的身邊,莫名的悸動讓我想到我們最終還是要錯過,錯過彼此的容顏。 潸然淚下的感覺,突然覺得了自己的懦弱。雖然無法理解一見鍾情的美麗也無法接受一見鍾情存在的可能性,但現實就是讓我忘不了一個萍水相逢的路人…… 不管如何,我們還是會錯過的,縱使是一見傾心,也沒有辦法留下他的身影,也沒有理由讓自己在此處停留。 時間像是很長,我和他之間,雖只有十幾步的距離,其中卻仿佛隔著十幾個春秋,他寂寞的身影充斥在每一個季節。
時間像是很短,縱使我們之間有著十幾個春秋,但是,季節卻飛快地在我們的步履中輪迴著。 我在春天的開始遠眺著他的背影,卻在冬日的盡頭才看到他的回眸 。我們每走一步,已走過了一個春天。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此刻的心中,有種秦淮水逝的無奈。我想停下來,卻找不到停下的理由。 白衣青衫,一個寂寞的身影剛剛還在十幾步之外,現在已經來到了我的眼前,急促的時間停住了我的呼吸。 我們之間,只剩下一個季節的距離。一個側身,便是兩個人的背影。 我不知道我應該在最後的一步之中幹些什麼,只是突然覺得整個世界都已安靜下來了,身邊熙攘的人群也霎時停住了腳步。
一陣風吹過,仿佛帶著江南的多愁善感吹起我的長髮,我的長髮,拂過他的肩膀。 我想,如果真的要在最後的一步中留下什麼的話,那就留下他的笑容吧。 我抬起頭,卻看到他側著的臉,目視著不知名的遠方,那不知名的遠方,或許也有旖旎的花開吧: (二)關於二十四橋的傳說 古橋。 流水。 夕陽芳草。 一葉蘭舟,兩個人。 一個青衣小女孩,輕搖著他鄉的蘭漿,一個穿著白色衣服的少女,閒撫一把古琴。 叮咚的音符,伴隨一舟東流,響徹天涯。 是秋天,一個調零的季節,落葉飄舞,舉目滄桑,幾隻閒飛的鳥兒,不時划過小舟,掠過小舟,掠過水麵,留下圈圈的漣漪,然後飛去。 滄桑的景,也許還有傷心的人,淺淺的音符,總有些不如意的預兆。 或許,她的確有太多的心事,到底是為什麼呢?可是,主僕兩人誰也不說話,只把沉默的問號留給了看客的我。
所以,我也不知道她為什麼傷心,也幫不了她,只感覺到她的小舟蕩在一幅畫裡面,只是個賞畫的人。我只能陪著楚楚可憐的她,陪著她隨舟東流,祈望逝去的水流同時會帶去她的憂傷。 小舟穿行在夕陽的懷抱裡,輕輕的划槳,停留在那座古橋邊。 淺淺的橋邊,依然是那布滿苔蘚的四個字:二十四橋。 一個她曾夜裡回眸的地方。 很早是時候,她就聽說了那關於二十四橋的傳說,可是,在那些年的泛舟中,她僅僅遇到一個人。然而,那個人自橋邊一別之後就再未謀面。 時光穿越半年前的青橋,仿佛要在此刻再次尋覓。 尋覓,尋覓。如果二十四橋的傳說是真的話,那麼,他們便會再次相逢。 牽衣為尋覓,琴音繞蘭舟。系好了小舟,她們踏上了青橋。 青橋依舊,亦免不了季節的凋零,一種煙籠寒水的味道,不斷牽起內心的悸動。 她端坐在橋的一方,一曲古箏,以哀怨的韻律,彈奏出青山將暮,夕陽更斜。 橋的另一方連著驛道的側面,古老的驛道,也不知道承載了多少過客的足跡!可是,又有多少過客會注意到這裡的一灣流水一彎古橋? 這裡的山水夕陽這裡的驛道古橋寂寞在厚厚的紅塵中寂寞在沉沉的時間裡。
古箏傷感的韻律,穿過如水的弦飄過高高的山趟過深深的水,如一種秋天的況味瀰漫在歷史的傷逝。 古道的遠方,一陣塵埃遮天蓋地般升起。 一匹馬,一個人,穿越多年前的塵埃,打破了這裡的沉默。 古箏,停了。 或許,是她知道,他來了。 二十四橋上的一笑相逢,已成為她夢裡唯一的依靠。 停了馬,他拍了拍身上的風塵,一直走向橋的另一邊。 仿佛穿越了楊柳清風的春風得意,他帶來了快樂的笑容,衝散了這裡的寂寞。 她,也笑了。 可是,瞬間之際她又想起了自己的遭遇,無名的憂傷,替代了相見的喜悅。 叮咚…… 不覺意間觸動了琴弦,也觸動了她的心,憂傷的曲調,如行雲流水般,蔓延了整座青橋。 他,停住在橋的中央。 透過悲傷的音律,看二十一弦上跳躍的淚水,仿佛剎那間觸摸到她那顆布滿了驚恐布滿了傷痕的心。 他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能做什麼,也不知道說什麼才好。或許,現在說什麼也沒有用。
他走過去,看著她那哭泣的眼睛,看著那顆柔弱的心,伸出手,擦乾了她臉上的兩行淚痕。 二十四橋上很安靜,風吹過水麵的皺紋…… 一匹馬,踏著纖塵,消失在驛道的遠方。 一葉蘭舟,劃入古老的煙波;一聲箏鳴,遺留有二十四橋的倒影。 走了。 都走了。 沒有任何的承諾,也許也不知道何時的相逢。 走在驛路的遠方,帶走了一身寂寞的纖塵;行在流水的深處,也遠離了紅塵的擾攘。 也許,相逢沒有定期,二十四橋上只能是一生的守候。 (三)那傷感的往事 崇禎十四年,秋。 一個憂傷的季節。 在這個季節,人們似乎忘記了所有,除了奔走與逃避。 大街小巷,山路古陌,解釋田弘遇的爪牙,蘇州城已被洗劫一空,城外城內一片驚慌失措,儘是奔走呼號。田弘遇搶,金銀珠寶搶,女人也搶,蘇州城內外,凡是有點姿色的女子皆被劫掠北上,女人們的憤烈的喊聲抵擋不了官兵的無情!
蘇州城中,滿是男人們落寞與憤怒的眼神,再也看不到倩麗的身影。 她,已經忘記了自己是怎樣逃到城外的了,當她撲到在秦淮河畔的一間無人茅屋裡的時候,眼淚才洶湧而出,殷紅如秦淮裡的脂粉。 或悲或喜,驚恐的淚水也在慶幸逃脫了魔掌。只是,只是今後何去何從呢?沒有歸宿只能重演今天的悲劇……可是,在這種年代,賊子亂世小人當道,花花公子只會玩世不恭,又何以託付終身呢? 過去的仿佛就過去了,只是感覺到命運的可笑,像是一下子回到了千年前的隆中,成龍隱居草廬的諸葛先生。那好吧,姑且當一回「草廬苦讀,臥龍躬耕」的避世人吧,畢竟,生活還是要繼續! 生命的希望讓我不再失落,她在希冀,夢想的黎明會出現在黑夜的盡頭! 整理好了草廬, 在屋外開一片菜地也種幾樣小花,晨出晚歸,朝露暮月,最後在草廬的炊煙裡結束一天的勞累。這樣的生活,頗有點農家的味道了。 本以為生活就這樣平靜地度過了,在這秦淮的水邊,避開外面的紛亂。但是他的出現,又令她平靜的內心擾動起來。 那天,她穿行在菜園的綠意裡,追尋著一行水鳥飛過的痕跡,一回頭卻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一葉扁舟停泊在秦淮的河邊。
天邊的一彎新月,勾住了夕陽的衣襟,這樣的黃昏很自然的美麗,頗像陶淵明採菊東籬悠然南山的閒適。也許,在這裡生活久了,捨不得這裡的安靜。 茅屋外,她羞澀地看著冒襄,淺淺的笑容,互說著兩人半年來發生的事情,都幾分感慨也幾分唏噓! 秦淮河邊,有很多七彩的石子,她彎下腰抓起一把,扔向江中的夕陽,看揚起的水花映照著自己的微笑。 冒襄笑了,他也拾起一顆石子,斜斜地扔向河裡,如一隻滑翔的鳥兒,幾個起伏,飛向河的另一邊。 太陽,慢慢地走下山去了,薄薄的餘暉揭示著夜幕的來臨。冒襄說,他要回去了。 他還說,他明天早上就要動身去京城了,明年的春天,他會再來這裡。 他彎下腰,在她的臉頰上,輕輕地,吻了一下。 她沒有說什麼,默默地點了點頭,我等你。 在茅屋的夜裡,她看著一葉輕舟的的遠去,忽然有種心痛的感覺。外面的世界很亂,自己也不知道能否等到明年的春天,她嘆了口氣。 輕舟已蕩入了夜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