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1月15日奧運專電(記者陳鵬)射弩是第八屆全國民族運動會上最好看的競賽項目之一,但其主角經常是造型獨特的弩箭,而不是弩箭背後的射手。
射弩在第三屆全國民族運動會上正式成為競賽項目。
「這是我們雲南推出來的,」雲南射弩隊教練鬱四益深感自豪。他手中的傳統弩散發著傈僳族古老手工的溫潤,它全部由實木鍛造,半月形弩批、筆直的弩床、緊繃的弩弦,無一不顯示出弩的大氣與高貴。生活在雲南怒江大峽谷的傈僳族根本離不開弩,一個男孩誕生之後,得到的第一個禮物通常就是一張小小的弩。即使現在,放牛的70歲傈僳族老爹也要背著弩箭上山。
「我們傈僳族是一個狩獵民族,弩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根本離不了它。」鬱四益這位土生土長的傈僳族漢子介紹,兩千多年來,驍勇的傈僳族就靠一張弩射殺飛禽走獸。禁獵之後,傈僳族還是離不開弩,仍會用它打一些野兔、小鳥。眼下,射弩已經衍變為最受歡迎的民族競技項目,怒江州四個縣的射弩協會經常舉辦射弩比賽。最盛大的比賽通常在每年正月初三澡堂會之後舉辦,有兩三百名選手參加;觀眾人山人海,已漸漸成為傈僳族的新民俗。
其實,射弩比賽無處不在:傈僳族漢子有時把自帶的玉米餅掛在樹上就能當靶子,射中者就把玉米餅帶走;更驚險的射弩比賽是「射雞蛋」,小夥子身背箭包,手持弩弓,自己的心上人頭頂扣一隻碗,碗底放入一枚雞蛋(或者頭頂木碗,碗中盛米、置雞蛋),小夥子站在數米外向雞蛋施射。這往往是射術高超的傈僳族年輕人才敢嘗試的比賽,但不少小夥子寧可遠離目標,也不願冒射傷心上人的巨大風險。
除了傈僳族,雲南的怒族、獨龍族、拉祜族、彝族、苗族都有悠久的射弩歷史,貴州、湖南、海南、廣西等省、區的少數民族不少也把射弩作為最隆重的體育競技之一。
本屆民族運動會第一次將射弩分為傳統與標準兩類比賽。「這是好事,標準弩融入了現代科技的因素,工藝簡單,更容易被那些沒有射弩歷史的地方學習和接受,而來自雲南的傳統射弩仍然在向前發展,」鬱四益說。(完)2007/11/15 22:23
此稿為新華社體育專線稿件,嚴禁轉載。
(責任編輯:風雪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