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
一個名叫「丟火車」的樂隊日前發出一個微博,講述了一件讓他們有點鬱悶的事情:「我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打擊,某市慶祝高鐵開通弄了一個音樂節,主辦方找到我們,都聊好了行程也安排完了,馬上要籤合同了。領導說丟火車這個名字不吉利,把我們給Pass了!」
南陽高鐵(鄭萬高鐵)將於12月1日開通,南陽從此將跨入高鐵時代。這讓南陽的官方和百姓都很興奮,於是有南陽的一家國企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決定舉辦一場「高鐵之夜」音樂狂歡節大型慶祝活動,邀請的樂隊有好幾個,除了丟火車樂隊,還有崔健樂隊、布衣樂隊、低苦艾樂隊等,都是在圈內有「大拿」地位的。但是這個消息發布不久就作出了修改,其他樂隊都榜上有名,丟火車則被「退貨」了。
對於丟火車的吐槽,南陽方面未作明確回應。但可以想像,丟火車樂隊因為名字犯了忌諱,當地於是將其清除出去,這可能是一個事實。這樣做有沒有道理?就事論事地看,淘汰丟火車樂隊參與晚會演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放到一個更大的框架裡來討論這事,就會覺得,這本來是一件不應該發生的事。
先說其合理性。一個慶祝高鐵開通的晚會,卻來了一個名叫「丟火車」的樂隊,這事總覺得有點窩心。在人們的意識裡,丟東西是一件讓人不愉快的事,我們不知道這個樂隊為什麼會起這樣一個名字,也許是為了博眼球吧,但是因為它與現實的民俗不在一根軌道上,你可以自娛自樂,但當你參加一場社會演出時,就應該考慮到大眾的情感。孔夫子有句名言:「必也正名乎!」雖然他說的不是一個樂隊的命名,但拿來審視一個樂隊的名字,也不是沒有意義的。民間的忌諱也是千百年的民間社會運行形成的一種風俗,它同樣應該得到尊重。因此,晚會主辦方最終決定給這個樂隊來一碗閉門羹,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但是,這起事件本來又是不應該發生的。這場晚會的主辦者是一個國企,現在我們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國企,但辦晚會總是要花錢的,從目前披露的有限信息來看,這場晚會規模不小,又請了那麼多的知名樂隊,估計歌星、影星、舞星也會請不少,而這一切都是需要金錢鋪路的。企業辦大型晚會,這種做法在若干年前曾經很流行,有的電視臺熱衷於辦晚會,每到一地,都是由當地的知名企業大手筆燒錢,電視臺裡也因此出了幾個在金錢上纏夾不清的妖蛾子。近幾年,隨著反腐力度的加大,這種由國企出錢辦晚會的風氣幾乎已經絕跡。南陽這家國企或許經營狀況不錯,但是,國企經營狀況好,就可以這樣揮霍嗎?
讓人慨嘆的是,在我國的高鐵已經四通八達的情況下,南陽作為河南的一個重鎮,到目前才即將開通高鐵,以致當地顯得如此歡天喜地,這在早已通了高鐵的先行地區看來未免有點尷尬。大城市的居民已經享受高鐵多年,深感便利,高鐵對於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也是功不可沒。近年來,經常能夠聽到內地一些中小城市為了讓高鐵從本地通過而動足腦筋的故事,透過南陽發生的這個「花邊新聞」,我們倒可以對高鐵產生一些新的認識。南陽發生的這個事件,雖然像三稜鏡一樣可以讓我們觀照到一些社會影像,但外界還是應該像丟火車樂隊對媒體表示的那樣,「無論如何,衷心祝福1000多萬南陽人迎來高鐵。」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