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處騎行交通違法行為37468起、清理路面違規停放車輛85255起、回收車輛205199輛……2020年12月8日起,南昌市開始對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不規範運營、不規範騎行及侵佔道路等問題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集中整治。
目前集中整治已接近尾聲,記者從南昌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截至1月4日,南昌市12家運營企業投放在路面的車輛已從428412輛降至185518輛。整治同時,我市發布了《南昌市關於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向社會公開徵求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意見。
在南昌,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正迎來嚴格管控。
集中整治:
採取「路長制」管理
昨日上午10點,記者在萬壽宮地鐵站2號口附近看到,青桔單車的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停放在路面的車輛。「目前我們在每個路段有一個『路長』帶領2至3名工作人員,專門對這條路上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進行管理。」青桔單車管理負責人熊科林告訴記者,青桔單車「承包」了東湖區4條路段。
「為了解決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停放問題,我們採取『532』分配方式,將路面泊位的50%劃為市民使用,30%劃為企業投放,20%用於車輛回流調整。類似醫院、學校門口等重點區域不允許企業投放。」東湖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副大隊長胡杰告訴記者,按照各路段泊位數量,採取「路長制」管理,即由某一家運營考核較好的企業進行管理。在集中整治期間,東湖區的車輛投放數從之前的8萬輛降低到3萬輛。
集中整治,不僅針對管理部門,各企業也必須自律。記者了解到,順道自行車建設和運營的藍牙道釘電子圍欄站點可兼容其他企業車輛;青桔單車配合響應及時,並在主要街道安排專人巡查;哈囉出行堅持「530」原則,即5分鐘內回復,30分鐘內按照要求處理完畢;美團單車實行網格化管理……
成效顯著:
運營總量減少大半
在南昌,哈囉、青桔、美團是最主要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頭部企業。在啟動集中整治前,12家運營企業一共投放了42萬輛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以上3家企業就投放了超過36萬輛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剩餘的喵走、小遛、如意出行、租八戒、人民出行、快趣、芒果等9家企業分割剩餘的6萬輛。
在啟動整治後,在南昌運營的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企業紛紛進行老舊車輛回收入倉行動。整治目前已進入尾聲,12家企業已回收205199輛,被暫扣車輛數為37695輛,路面車輛總投放規模為185518輛(其中單車69550輛,電單車115968輛),相比整治前減少了一大半。
此外,在整治期間,12家企業投入運維人員11865人次;投入運維車輛3047輛次;路面轉運車輛共147822輛;停放點位由42358個刪減優化到42034個,刪減優化點位324個;電子圍欄設置由7437個調整為10935個,調整3498個;重點點位派駐值守人員4126人次。
「自整治工作開始到現在,六區三縣兩個開發區共投入城管執法人員22677人次,組織3860輛次清障車上路,對路面上網際網路自行車各類違法行為繼續展開大力整治。」南昌市交通運輸局運輸服務科科長熊春平說。
《意見》出臺:
要求「先上牌後投放」
在南昌對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進行集中整治期間,《意見》應運而生。根據《意見》,南昌市將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定位為移動網際網路和租賃自行車融合發展的新型服務模式,並由交通運輸、城市管理、公安、市場監管等多個部門及各區人民政府對企業在經營、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進行監管。
在車輛方面,共享電動自行車限載1人,鞍座與駕駛人臀部有效接觸面的長度不得超過250毫米,同時定位功能應保證在米級範圍。在運營方面,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的投放實行配額管理,投放的電動自行車辦理登記安裝號牌,並進行編碼或號牌管理,按照「先收後投」「號牌置換」「先上牌後投放」的方式進行。
此外,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不含電動自動車)禁止向未滿12歲的兒童提供註冊登記服務,電動自行車禁止向未滿16周歲的人員提供註冊登記服務。為用戶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以及第三方責任險,在手機APP端標註可停放區和禁停區。
有序規範:
「期待行業回歸理性和正常」
目前,針對共享單車(電動車)運營還沒有全國性的、規範性的管理體系,南昌市發布徵求意見稿,在維護市場秩序的同時,也保護共享電單車行業中小玩家的成長與發展。
有了約束,行業發展將更加有序規範。「我們希望政府部門利用法律法規對行業做出引導和約束,讓行業發展回歸理性和正常。」哈囉出行江西公共事務負責人關晶告訴記者,政府與企業應該互相構建共建共管共治共享新格局,推動平臺通過技術創新應用,多方合力促進共享出行行業健康發展。
南昌晚報·愛南昌客戶端首席記者 高學斌 實習生 王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