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蝴蝶卵、養蚯蚓……一年級的科學課都上些啥

2021-01-10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2月2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梁建偉 王湛 通訊員 陳瑜思)上周,經教育部確認,從2017年秋季開始,所有小學一年級都要開設科學課。錢報教育微信升學寶第一時間報導了這條新聞,引來眾多家長和學校負責人的關注。

  家長關心的是,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太小,科學課會不會聽不懂?會不會給家長和孩子增加額外的負擔?

  也有些學校負責人給我們留言。第一條留言來自杭州崇文實驗學校校長俞國娣,她說,她所在的學校一到六年級均開設科學課。也有網友留言說,杭州高新實驗學校一年級也在開設科學課。

  那麼,一年級的科學課都是怎麼上的?現在還在上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為了迎接這門新課程,在幼小銜接階段,家長們需做哪些準備?

  孵化蝴蝶卵、養蚯蚓

  崇文的科學課這樣上

  在崇文實驗學校,學校專門給一、二年級的孩子安排了一間科學教室。這兩個年級一周兩節的科學課,都在這裡上。其中一節是由外教上的,全程英語。

  記者去的時候,正好遇到二年級一個班在上課,內容是「思考事物是怎麼變化的」,讓學生通過生活經驗常識,認識固體、液體和氣體,以及它們之間的轉化。孩子們分小組圍坐在一起,一堂35分鐘的課,小組一共討論了3次。每次討論結束,老師會讓一名小組成員上臺說明討論的結果、發現,其他小組有不同意見可以舉手發言。

  上課期間,老師做了一個實驗,他拿出一顆泡騰片放入一杯水中,讓學生們觀察整個的變化過程,然後再由老師點評。

  看得出來,孩子們對這樣的上課形式很喜歡,下課後基本上都會主動和老師進行交流和分享。

  上這堂課的老師叫黃鴿子,是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前年才參加工作,學的就是科學與技術教育。

  黃老師來到崇文這一年,正好碰上學校在一、二年級開設科學課。現在,黃老師主教二年級,一周上16節課。

  「一、二年級的科學課以探究式學習為主,每節課都會安排小實驗,提升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黃老師說,學生對觀察、實驗具有天生的興趣,「上學期有堂觀察土壤的課,第一節課時我跟學生一起把蚯蚓、菜葉、塑料等放入一袋土壤中,每個小組都發了一袋這樣的土壤。這袋土壤要放在科學教室裡兩個月,學生可以隨時來觀察。兩個月後,我會跟學生一起打開袋子,看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

  黃老師說,在這個過程中,每天中午都會有學生來到科學教室看一眼土壤裡到底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他們一邊看一邊做觀察日記。等打開袋子那天,學生驚奇地發現,土壤裡的菜葉沒有了,蚯蚓長大了,局部土壤變成了小顆粒,塑料卻沒有一點變化……

  黃老師說,類似的課題研究還有很多,比如這個學期等天氣暖和一點,她就會帶著學生做「觀察蝴蝶」的研究。「我會事先準備一些蝴蝶的卵,並讓學生負責孵化這些卵,整個過程雖然漫長,但學生肯定會十分感興趣。」

  老師用一個個小試驗

  教孩子們認識固體和液體

  昨天下午,在杭州高新實驗學校,錢報記者旁聽了一堂一年級的科學課。

  26歲的科學老師應奇奇,拿出一個用布包裹的積木,以及一個裝了水的氣球,讓同學們用手感受了一下。「這個硬邦邦的,裡面是木頭吧?這個涼涼的、軟軟的氣球,有彈性,裡面裝了水。」一個扎著馬尾的女生摸完後回答。

  全班45個孩子,被分成11組。孩子們很活躍,對於老師的問題,幾乎全班都齊刷刷地舉手搶答。「我覺得一個是固體,一個是液體。固體是不會動的,液體是會流動的。」有個小姑娘精確的回答,得到了老師的肯定。

  「每個小孩的知識面不一樣,但我們希望由孩子自己來發現真相,而不是由老師來告訴他們,什麼是固體,什麼是液體。」和記者一同旁聽的陳曦老師說。她是省特級教師,教科學課已經整整30年。這堂課,也是她指導的,主題為《觀察並描述兩種物體》。

  陳曦說,低年級的科學課,主要是以「玩」為主。比如這堂課,從認識新物體開始。「低年級不應教太多知識,就像今天,讓孩子們感性地認識到,有些物體可以滑,有些可以滾,就可以了。科學課鼓勵探究,希望孩子自己挖掘。」低年級的孩子能夠通過科學課來想問題、發現問題以及關注一件事,就達到了科學課的目的。

  一年級開設科學課

  家長需要準備什麼

  老師要求學生養蠶,於是家長滿世界找桑葉;老師要求觀察蝸牛,家長又翻遍草去抓……

  很多家長擔心,低年級的孩子開設科學課,老師會不會布置一些孩子們完成不了的作業,最後都落到大人頭上?

  黃鴿子老師對錢報記者說,一、二年級學生的科學實驗都是在學校完成的,一般不會留回家作業,所以家長不需要操心。「在學校做的科學實驗,材料都是老師提前準備好的。」黃鴿子說,她也教過三年級科學課,上城區所有的蝸牛都是統一配送到學校,不需要家長滿世界找蝸牛。

  另外,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出版社已經將編寫好的一年級科學教材送審,由教育部組織的專家評審後再印發。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教研員喻伯軍說,今年9月份的一年級新生會使用新教材,現在上一年級9月份上二年級的這批孩子,暫時不開設科學課,等升到三年級再上。

  喻伯軍說,這次修訂的新課標,和以前相比多了「技術與工程」這個內容。「技術與工程」主要是運用科學的內容,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內容,創造性、實踐性都有所提升。比如時間的測量,從古至今人們用什麼工具測量時間,如太陽、水、鐘擺等,孩子們可以學著做一個太陽鍾、水鍾。這一點和浙江省的新高考是一脈相承的,在新高考中,技術科目和物理、化學等科目同等重要。

相關焦點

  • 家裡來了蝸牛蒼蠅蚯蚓 科學課用過的動物養or放
    家裡來了蝸牛蒼蠅蚯蚓 科學課用過的動物養or放 蝸牛、蚯蚓,還是蟑螂、螞蟻?每年這個時候,小學三年級孩子都會養起這些寵物。    家裡來了蝸牛、蒼蠅和蚯蚓    科學課用過的小動物,是養還是放    從杭州科學老師那裡打聽到,如今在小學科學課上,一般會專門安排一個「送小動物回家」的環節。
  • 小學科學課內容豐富有趣 就是有的材料不好找
    科學課老師讓帶金魚。」近日,武昌區長城嘉苑家長群裡的王女士說,上小學的兒子有科學課,前幾次要求帶蝸牛、蚯蚓等,這次因為回家晚,來不及去花鳥市場買金魚了。不久前她為幫兒子做科學「生態瓶」,還和幾個媽媽半夜去公園撈過水葫蘆。
  • 假期全杭州的蝸牛和蚯蚓都在瑟瑟發抖 3萬人出動四處找它們
    黃金周 杭州3萬多三年級學生在找蝸牛 昨天,有網友留言說,「告訴你一個小秘密,這個長假,很多3年級小朋友都在為科學課的觀察作業做準備,到處找蝸牛和蚯蚓。有的小朋友回到了老家,還在到處找蝸牛,挖蚯蚓呢……」 記者四處打聽後發現,事情還真是這樣。
  • 【自然角飼養區】螞蟻、蝸牛、蚯蚓、蝴蝶
    今天Summer就帶給大家一些,養過或者沒養過的動物。主要為螞蟻、蝸牛、蚯蚓、小魚小龜、蝴蝶,在自然角或者戶外的飼養。螞蟻之前我們也介紹過關於螞蟻的飼養方法,但是可能活不長久。還貼了愛心貼士「不要在小草上走,它正在生長,等著讓小蝸牛住進去的」蚯蚓蚯蚓是一個很神奇的物種,
  • 國慶長假,全杭州的蝸牛和蚯蚓都在瑟瑟發抖!3萬人出動四處找它們!
    這個十一黃金周,全國各個景點都是人山人海,小編真是替景點捏了一把汗。不過這個假期,杭州的蝸牛和蚯蚓,也都「捏了一把汗」!這是怎麼回事呢?昨天,有網友留言說,「告訴你一個小秘密,這個長假,很多3年級小朋友都在為科學課的觀察作業做準備,到處找蝸牛和蚯蚓。
  • 小學新生開學典禮變科學課:「蜘蛛抱蛋」是植物
    介紹完「蜘蛛抱蛋」後  老師說:科學課上還有更好玩的  「這種植物叫做『蜘蛛抱蛋』。聽到這個名字,同學們覺得這種植物會是什麼樣子的?」科學老師鍾宇祥站在臺上,指著屏幕上的四個大字向同學們問道。  在未來的一年裡,鍾宇祥將負責整個小學一年級14個班630名學生每周一節的科學課。
  • 數十種蝴蝶在此安家 這個科學教室接地氣!
    為了桑葉「拼命」的家長不少,可以說,每個三年級學生的家長都有一段「血淚史」。比起他們,杭州市實驗外國語學校的三年級孩子可是幸福多了,養蝴蝶成了這學期的一大興趣特色。  學校的蝴蝶園裡,科學老師飼養的部分蝴蝶幼蟲已經開始準備結蛹,過不了多久菜粉蝶將破蛹而出,經過交配、產卵,學校將給每個三年級的學生發7顆左右的蝴蝶卵,讓孩子們經歷卵孵化成幼蟲、幼蟲結蛹、破蛹成蝶、蝴蝶交配產卵、蝴蝶死亡這一生命歷程,認識生命的神奇與偉大,這也是生命教育很好的一課。
  • 養些紅蚯蚓「吃垃圾」
    養些紅蚯蚓「吃垃圾」 2015/04/21 10:48 來源:瑞安網 瀏覽:5133
  • 金魚的卵什麼顏色的才能孵化?金魚卵孵化
    金魚的卵什麼顏色的才能孵化受精的金魚卵表現為橙黃色、半透明的狀態,體資特別的小,而乳白色的就是未受精卵,也就是俗稱的死卵。等到金魚卵變成淡青色與淡黃色之間,卵裡面含有小黑點就意味著只要溫度合適,再有三五天就能孵化出小金魚了,這樣就可以進入飼養階段了。當金魚仔破卵而出,飼養前要先進行篩選,主要根據金魚仔的形體來選擇,如果金魚仔的尾鰭中央分開成四開尾等就可以繼續放回飼養池飼養了。
  • 小學四年級班裡集中採購36隻種蛋 為了孵小雞!
    ……」有的男生還介紹起小雞孵化的知識,「21天,雞蛋就可以孵出小雞來了。」   不過看上去,這些種蛋和菜市場裡買來的雞蛋,並沒有特別的區別,只是,摸上去,感覺溫溫的。   有幾個小朋友,還熱情地給我們看科學課本。「叔叔你看,我們今年課本上就有小雞孵化的課程的。就在第34頁,動物的卵這一課。
  • 甲魚的養殖,甲魚卵的孵化,各種孵化知識
    這種孵化的方法並不複雜,就是先把甲魚卵放在孵化箱中,然後把孵化箱一層層疊好,再放到室內比較安全、安靜、隱蔽的地方,利用當地的自然溫度,順其自然地進行孵化。採取這種室內常溫孵化的養殖戶,基本上也是養殖規模較小而且經濟條件比較差的。三、人工控溫孵化1。
  • 並不是所有的鱂魚卵,第一次下水,就會孵出來的
    並不是所有的鱂魚卵第一次下水就會孵出來的。想像野生環境中的乾涸小水塘,雨季來臨的前兆總是烏雲密布,先間歇地下些小雨,來告知大地雨季的來臨。早熟的鱂魚卵會先孵出作為先頭部隊(大部份會成為獵物或成為後續部隊的養份來源),此時土中的大部份鱂魚卵在得到初步的雨水滋潤後,胚胎會進一步地演化到「發眼」的階段,待正式的雨季來臨,所有的鱂魚苗會在48小時內傾巢而出。在人工的孵化環境下,應謹記只有一小部份的鱂魚魚卵會在第一次下水後孵出。
  • 從幼兒園到初中要養三次 一隻小蝸牛霸屏杭州科學課
    杭州有科學老師列出了一份「科學課寵物清單」,蝸牛是唯一出現過兩次的「寵物」,在小學和初中時期分別會被要求養一次。說起來蝸牛是如此平常的動物,可是,你真的了解蝸牛嗎?你了解課本外的蝸牛知識嗎?為什麼研究蝸牛的人這麼少本來以為,蝸牛這麼平常的生物,研究者應該很多。但實際上,研究的人非常少。
  • 《流放者柯南》蜘蛛卵怎麼孵化 蜘蛛卵孵化方法介紹
    導 讀 《流放者柯南》中的蜘蛛卵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蜘蛛卵的孵化方法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
  • 怎麼樣養蝴蝶 - 百度經驗
    蝴蝶是一種美麗而有神奇的生物,在一些國家認為蝴蝶是靈魂的化身。它美麗的翅膀,總讓人為之著迷。而如今蝴蝶成為人們的新寵,常常能在婚禮等場所看到她們的倩影。有些人想要留住這種美,讓感動多停留一秒。那麼該怎樣養殖蝴蝶呢?
  • 木紋龜人工繁殖技術及龜卵收集孵化技術
    一、生物學特性  木紋龜在水龜屬中是體型最大的一種,目前發現的雌性背甲最長為214mm,雄性背甲最長為180mm。木紋龜具有腳趾間無蹼、上顎未呈鉤狀及頭部具有數條斑紋的特徵,擁有最鮮豔色彩的龜種之一,其色彩斑斕,背甲粗糙,呈棕黃色,盾片上有鑲黑邊的黃色或紅色斑塊,尾緣鋸齒狀,脊稜隆起;腹甲為黃色,中央有黑斑,盾片接縫處帶有黑色,甲橋呈棕色,一些個體帶有從背甲上一直延伸至尾部的黃色花紋;頭部呈淡棕綠色,有一系列的黃色或紅色條紋貫穿吻部;前肢覆有較大的紅色或黃色鱗片,上面帶有成排的黑點。
  • 長壽花周圍有小蝴蝶,趕緊轟走,不然葉子都被「啃掉」
    春天各種昆蟲都開始活動了,連我們平時都很喜歡的小蝴蝶跟小蜜蜂也都已經開始翩翩起舞了。但是對於有些花卉來說。看到蝴蝶在它周圍翩翩起舞也不一定是好事哦,很有可能還會對花產生不好的影響,尤其是長壽花。家裡面養了長壽花的花友如果搬出室外通風的時候,看到有蝴蝶在它周圍飛舞,那就要警惕起來了,到底是為什麼呢?花花這就告訴大家。春天蝴蝶在花叢中來回飛舞,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傳粉,一個是產卵。很多花卉是藉助昆蟲來傳粉的,蝴蝶就是其中一種植物。蝴蝶在授粉的過程中,還會找到合適的植物產卵,來繁殖後代。如果說你看到有小蝴蝶一直在花卉周飛,那就要警惕起來了,因為很有可能是在產卵。
  • 釣魚用不完的蚯蚓,可以這樣保存,都不用花錢再買了
    方法一、低溫冷藏法蚯蚓喜陰、怕水、怕幹、怕熱,在陰涼、潮溼、低溫的環境,可以存活很久,利用蚯蚓的這個特性,可以做這樣的處理。將剩餘的蚯蚓,連土一起裝進塑膠袋中,塑膠袋最好是黑色的,然後將袋子戳上若干小孔,方便蚯蚓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