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2月2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梁建偉 王湛 通訊員 陳瑜思)上周,經教育部確認,從2017年秋季開始,所有小學一年級都要開設科學課。錢報教育微信升學寶第一時間報導了這條新聞,引來眾多家長和學校負責人的關注。
家長關心的是,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太小,科學課會不會聽不懂?會不會給家長和孩子增加額外的負擔?
也有些學校負責人給我們留言。第一條留言來自杭州崇文實驗學校校長俞國娣,她說,她所在的學校一到六年級均開設科學課。也有網友留言說,杭州高新實驗學校一年級也在開設科學課。
那麼,一年級的科學課都是怎麼上的?現在還在上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為了迎接這門新課程,在幼小銜接階段,家長們需做哪些準備?
孵化蝴蝶卵、養蚯蚓
崇文的科學課這樣上
在崇文實驗學校,學校專門給一、二年級的孩子安排了一間科學教室。這兩個年級一周兩節的科學課,都在這裡上。其中一節是由外教上的,全程英語。
記者去的時候,正好遇到二年級一個班在上課,內容是「思考事物是怎麼變化的」,讓學生通過生活經驗常識,認識固體、液體和氣體,以及它們之間的轉化。孩子們分小組圍坐在一起,一堂35分鐘的課,小組一共討論了3次。每次討論結束,老師會讓一名小組成員上臺說明討論的結果、發現,其他小組有不同意見可以舉手發言。
上課期間,老師做了一個實驗,他拿出一顆泡騰片放入一杯水中,讓學生們觀察整個的變化過程,然後再由老師點評。
看得出來,孩子們對這樣的上課形式很喜歡,下課後基本上都會主動和老師進行交流和分享。
上這堂課的老師叫黃鴿子,是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前年才參加工作,學的就是科學與技術教育。
黃老師來到崇文這一年,正好碰上學校在一、二年級開設科學課。現在,黃老師主教二年級,一周上16節課。
「一、二年級的科學課以探究式學習為主,每節課都會安排小實驗,提升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黃老師說,學生對觀察、實驗具有天生的興趣,「上學期有堂觀察土壤的課,第一節課時我跟學生一起把蚯蚓、菜葉、塑料等放入一袋土壤中,每個小組都發了一袋這樣的土壤。這袋土壤要放在科學教室裡兩個月,學生可以隨時來觀察。兩個月後,我會跟學生一起打開袋子,看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
黃老師說,在這個過程中,每天中午都會有學生來到科學教室看一眼土壤裡到底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他們一邊看一邊做觀察日記。等打開袋子那天,學生驚奇地發現,土壤裡的菜葉沒有了,蚯蚓長大了,局部土壤變成了小顆粒,塑料卻沒有一點變化……
黃老師說,類似的課題研究還有很多,比如這個學期等天氣暖和一點,她就會帶著學生做「觀察蝴蝶」的研究。「我會事先準備一些蝴蝶的卵,並讓學生負責孵化這些卵,整個過程雖然漫長,但學生肯定會十分感興趣。」
老師用一個個小試驗
教孩子們認識固體和液體
昨天下午,在杭州高新實驗學校,錢報記者旁聽了一堂一年級的科學課。
26歲的科學老師應奇奇,拿出一個用布包裹的積木,以及一個裝了水的氣球,讓同學們用手感受了一下。「這個硬邦邦的,裡面是木頭吧?這個涼涼的、軟軟的氣球,有彈性,裡面裝了水。」一個扎著馬尾的女生摸完後回答。
全班45個孩子,被分成11組。孩子們很活躍,對於老師的問題,幾乎全班都齊刷刷地舉手搶答。「我覺得一個是固體,一個是液體。固體是不會動的,液體是會流動的。」有個小姑娘精確的回答,得到了老師的肯定。
「每個小孩的知識面不一樣,但我們希望由孩子自己來發現真相,而不是由老師來告訴他們,什麼是固體,什麼是液體。」和記者一同旁聽的陳曦老師說。她是省特級教師,教科學課已經整整30年。這堂課,也是她指導的,主題為《觀察並描述兩種物體》。
陳曦說,低年級的科學課,主要是以「玩」為主。比如這堂課,從認識新物體開始。「低年級不應教太多知識,就像今天,讓孩子們感性地認識到,有些物體可以滑,有些可以滾,就可以了。科學課鼓勵探究,希望孩子自己挖掘。」低年級的孩子能夠通過科學課來想問題、發現問題以及關注一件事,就達到了科學課的目的。
一年級開設科學課
家長需要準備什麼
老師要求學生養蠶,於是家長滿世界找桑葉;老師要求觀察蝸牛,家長又翻遍草去抓……
很多家長擔心,低年級的孩子開設科學課,老師會不會布置一些孩子們完成不了的作業,最後都落到大人頭上?
黃鴿子老師對錢報記者說,一、二年級學生的科學實驗都是在學校完成的,一般不會留回家作業,所以家長不需要操心。「在學校做的科學實驗,材料都是老師提前準備好的。」黃鴿子說,她也教過三年級科學課,上城區所有的蝸牛都是統一配送到學校,不需要家長滿世界找蝸牛。
另外,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出版社已經將編寫好的一年級科學教材送審,由教育部組織的專家評審後再印發。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教研員喻伯軍說,今年9月份的一年級新生會使用新教材,現在上一年級9月份上二年級的這批孩子,暫時不開設科學課,等升到三年級再上。
喻伯軍說,這次修訂的新課標,和以前相比多了「技術與工程」這個內容。「技術與工程」主要是運用科學的內容,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內容,創造性、實踐性都有所提升。比如時間的測量,從古至今人們用什麼工具測量時間,如太陽、水、鐘擺等,孩子們可以學著做一個太陽鍾、水鍾。這一點和浙江省的新高考是一脈相承的,在新高考中,技術科目和物理、化學等科目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