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胃腸鏡,能查出胃腸道早癌嗎?這位女老師的遭遇給出了答案

2020-12-05 騰訊網

在消化內科門診,每當醫生建議一些患者做胃鏡、腸鏡檢查時,他們就頻頻搖頭,面露難色:「大夫,能不能不做胃腸鏡,比如抽血、CT啥的可以嗎?」

往往醫生費了很多口舌,很多人還是不願意做,結果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後禍,有的人甚至因此丟了性命。

那麼,抽血,CT、核磁等高大上的手段,能發現早期的胃腸道腫瘤嗎?

先把結論說出來:胃腸鏡發現的早癌的治癒率在90-97%!而對於CT能看到的胃腸道腫瘤,5年存活率低於30%!

在開始今天的科普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門診故事。

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

那是2017年的春天,將近下班,門診來了一位胃痛患者。

這是一個43歲的中學教師,姓江,人長得端莊秀氣,談吐溫文爾雅,一看就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

她告訴我,近一個月來胃部隱隱作痛,時好時壞,吃飯也不香,沒有食慾,即便勉強吃了點,不久後就感覺脹滿不適。雖然自己拿點胃藥有時候也管用,就是不能斷根。

醫生於是給她開了三項檢查:血常規、碳14呼氣試驗、胃鏡。

但是,江老師對胃鏡很是牴觸,死活不願意做,理由很簡單:

「我不是怕痛,也不是怕花錢,我怕傷胃,那麼粗的管子插到我的胃裡......再說,我春節前剛做了全套體檢,CT、癌篩5項都沒問題,我就是有點消化不良而已。」

不管怎麼解釋,最後她還是堅決地拒絕了。無奈,只做了前兩項檢查。

很快,檢查結果出來:血紅蛋白:HGB:71g/L,碳十四DPM值:2610(+++)

屬於中度貧血,幽門螺桿菌感染。

江老師已經43歲,中度貧血,幽門螺桿菌陽性,又有胃疼、脹滿、食欲不振的症狀,應該首先懷疑消化道癌!

醫生告訴她:「江老師,您是幽門螺桿菌陽性,又有消化道症狀,重要的是有貧血,必須要先做一次胃鏡!」

「不就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嗎?給開點藥吃吃就行了,消化好了,自然就不貧血了。」

「我懷疑您的貧血不是消化不良引起的。」

「肯定是,我這一段都吃不了多少飯。」

「胃鏡是檢查胃部疾病無可替代的檢查,一定要做!」

「吃完藥再說吧...」

雖然苦口婆心勸說了好久,江老師還是拒絕了胃鏡檢查。最終只給開了抗幽門螺桿菌的四聯藥物,加一些理氣止痛的中成藥。

臨走,還特意叮囑她:「2周後如果這種症狀還有,你必須做胃鏡檢查!」

不知不覺3個多月過去了,一天下午,還是臨近下班的時候,江老師又來了。

看她面色更加蒼白,甚至有點發青,人也更加消瘦,精神頭更是差了許多。

她連說話都明顯有些吃力:

「大夫,這藥我吃了2周後,有一陣子確實好了不少,幾乎沒再疼過,但是吃不下飯,還胃脹噁心。最近這一段大便發黑,又疼的更厲害了,吃藥也沒用.....這一個月還瘦了6斤!不會真是胃癌吧?」

醫生還是安慰道:「應該是潰瘍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最好做個胃鏡看看吧!」

這次,江老師沒再拒絕,先抽血查了血常規,也爽快地答應了第二天胃鏡檢查。

血常規檢查結果,幾乎沒有懸念:

血紅蛋白只有25g,重度貧血!

而胃鏡結果更是令人唏噓:胃癌晚期。

CT提示胃壁增厚,多發淋巴結轉移,手術根治難度極大。

江老師後來去了某醫院治療,雖然開了刀,還是沒能堅持多久,術後半年就不幸去世了......

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2年多了,但是,給我們的警示還是很慘痛的,每每想起來還是唏噓不已....

影像檢查、抽血能發現胃腸道早癌嗎?

基本不能!

1、先說影像學檢查:

人體腹部的臟器可以分成兩大類,實質性臟器(肝、脾、腎、胰腺)和空腔臟器(胃腸道)。

我們的胃和腸道屬於空腔器官,一個像一個袋子,一個像一條管子。

CT、B超、核磁等各種影像學檢查手段對於實質性臟器的病變有良好的檢出率,但卻大多難以用於空腔臟器檢查。

特別是早期的消化道腫瘤,病變多局限於最內的黏膜層和黏膜下層,必須要藉助內鏡技術,在消化道的空腔內部觀察才能發現病變。

所以,等到CT、核磁發現問題的時候,瘤子已經長大了,絕多數屬於中晚期!

還有一個消化道鋇餐,這個基本不能用於篩查早癌,目前僅用於診斷一些特殊疾病,比如食管裂失弛緩、胃下垂等。

2、再說抽血檢查:

一般胃腸道篩查會建議做糞便潛血、胃功能四項、癌篩五項(腫瘤標誌物)、基因篩查等。

腫瘤破潰會引起出血,而糞便潛血檢查,就是查胃腸道有沒有隱性出血,早期腫瘤,尤其是微小癌,前期並不出血;

胃功能檢查,主要是查胃泌素、胃蛋白酶原,從而判斷是否分泌正常,只是篩查是不是胃癌的高危人群,發現異常,必須立即胃鏡複查

腫瘤標誌物,只能說有一定的價值,但絕不能作為篩查腫瘤的唯一參考!

因為某些炎症也會引起腫瘤標誌物升高,而有些腫瘤一直到中晚期,還是正常的,所以,高了不必害怕,正常也不是免死金牌!

基因檢測,更適合於有腫瘤家族史者的初篩。即便如此,也只是給了你一個參考,說明你有可能患癌,並不能說明你身體目前是什麼樣,有沒有早癌。

為什麼說胃腸鏡是金標準呢?

早期胃腸道腫瘤大多是起源於腔內黏膜,就是長在胃腸道裡面的最表層。

而我們的胃腸鏡,簡單說就是一個前端帶有高清攝像頭的柔軟的管子,醫生通過屏幕可以直接觀察。

胃鏡可以觀察:會咽部食管胃十二指腸

結腸鏡:肛門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回盲部(盲腸、闌尾)末端迴腸(一部分小腸)。

由於是在直視下觀察,不是靠模糊的影像、不是靠手摸,所以1-2毫米的病變就能被發現;

現在的胃腸鏡大部分都有染色、放大功能,能看到微血管、腺管的微細變化;

也就是說,胃腸鏡能夠在癌前狀態下就能發現,更不用說已經癌變了;

比如微小的息肉、微小的癌灶在高清內鏡下一目了然;

醫生一旦發現了可疑病灶,可以取一點活檢,送到病理科在高倍電鏡下從細胞層面、甚至分子層面去分析它是好是壞,基本就能斷定了!

更為可貴的是,比如發現了癌前疾病、息肉、不典型增生,早期癌,都可以在內鏡下切除,不開刀、不切胃、腸;費用低廉,痛苦也小,保留原有器官形態,不會影響生活質量;

早期胃腸道癌的治癒率在90-97%;

而對於CT都能看到的胃腸道腫瘤(往往已經是中晚期),5年存活率低於30%!

SUMMARY

總結

1、建議胃不舒服時候,做幽門螺桿菌檢測和胃鏡這兩個檢查;腸道有問題,首選腸鏡;

2、沒有症狀也要在40歲前做一次胃腸鏡,這時候往往能發現癌前病變甚至早癌;

3、腫瘤標誌物正常不代表沒有事;

4、胃腸鏡檢查是不可替代的;

5、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的人群,要提前進行檢查,比如30歲左右;

6、不要寄希望於其他無痛苦的檢查項目比如CT等;胃腸鏡目前也可以做無痛的,而且還有膠囊內鏡可供選擇。

作者 | 老杜

來源 | 胃腸病

相關焦點

  • 發現胃腸道早癌並不難,就是這4項你不願意做的檢查
    42歲的隔壁老王一年前出現胃部不適,當時醫生勸他做個胃鏡檢查,他死活不同意。不久前出現胃痛、消瘦、貧血,感到不對勁,不得已住院檢查,做了胃鏡,確診胃癌晚期。類似的情況不勝枚舉。據統計,我國的消化道腫瘤早癌發現率低於15%,巨大多數是出現了典型症狀不得已才就診的,這就造成超過70%的人確診後活不到5年。
  • 消化道早癌檢出率僅20% 高危人群可做胃腸鏡「精」查
    目前,胃癌、食管癌、腸癌等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病率日益升高,而通過胃腸鏡檢查,可早期發現早治療。今天(11月9日),江蘇省抗癌協會消化內鏡學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專家指出,我國消化道早癌檢出率約20%,與國際上比仍有差距,針對一些高危人群,胃腸鏡"精"查技術亟需推廣。
  • 生命只有一次,請不要再拒絕胃腸鏡檢查!
    不做胃腸鏡的後果是什麼?無盡的悔恨和淚水。但早期胃癌多數人是沒有症狀的,或者症狀非常不起眼,你根本不會想到是癌,往往通過胃腸鏡+病理活檢才能發現。 胃鏡能查出什麼毛病? 胃鏡檢查從口腔開始,經食管、胃、十二指腸球部到十二指腸降段,可以觀察這些部位的黏膜,以確定病變的部位及性質,並且取活體組織做病理檢查,協助病變的診斷。
  • 關於胃腸鏡檢查的8大謠言,你一定要知道!
    胃腸鏡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無痛胃腸鏡會讓人變傻? 胃腸鏡檢查時發現胃腸道疾病,尤其是早期腫瘤的金標準。 但是由於人們缺乏對胃腸鏡的了解,很多人聽信傳言,不願意或者恐懼做胃腸鏡檢查;以至於很多人喪失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
  • 做胃腸鏡「生不如死」?你真的了解胃腸鏡嗎?
    胃腸鏡檢查時發現胃腸道疾病,尤其是早期腫瘤的金標準。 但是由於人們缺乏對胃腸鏡的了解,很多人聽信傳言,不願意、或者恐懼做胃腸鏡檢查;以至於很多人喪失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 先了解下,什麼是胃腸鏡?
  • 關於胃腸鏡檢查的八大謠言——南陽醫專一附院消化內科二病區
    但是由於人們缺乏對胃腸鏡的了解,很多人聽信傳言,不願意、或者恐懼做胃腸鏡檢查;以至於很多人喪失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一般來說,不使用麻醉的,在清醒狀態下做檢查的,叫普通胃腸鏡;在全麻狀態下的,叫做無痛胃腸鏡。使用一些高新技術,比如放大、染色等,叫做胃腸鏡精查。
  • 胃腸道早癌不開刀,這一絕技能一招制敵
    言用不足小米粒大小的「手術刀」,經過鉛筆粗的電子內鏡探入患者胃部,既能把腫瘤成功剝離下來,又能避免損傷周圍腸壁,這種類似米上刻字的精細化手術在醫學上稱為ESD(內鏡黏膜下剝離)技術,是巴彥淖爾市醫院內鏡整合醫學中心對付腫瘤的利器,僅上半年,該手術便已完成150多例。
  • 請問長沙胃腸鏡檢查費用多少錢一次?胃腸鏡可以一起做嗎?
    最近我的胃腸感覺非常不舒服,想在長沙做一次胃腸鏡檢查,請問胃腸鏡檢查可以一起做嗎?費用多少錢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長沙胃腸鏡檢查費用多少錢一次?一、在長沙無痛胃鏡檢查費用多少錢?但真正無痛型的胃腸鏡確是少之又少,因為無痛胃腸鏡的檢查設備是非常昂貴的,高精準、快速等優勢的胃腸鏡需要從國外進口,比如說像咱們就從日本進口的無痛胃腸鏡檢查設備,因此,真正讓自己花的錢值得,想更加精準的檢查出真實病情,更快找到病因,快速治療胃腸消化道疾病,就需要慎重選擇!
  • 無症狀也會查出胃早癌?這幾類人必須儘早做胃鏡!
    不過,一次常規體檢,女兒為她自費增加了一項胃腸鏡項目,沒想到一檢查竟然患有胃早癌! 體檢莫忘胃腸鏡檢查 迄今為止,檢查胃腸道疾病的金標準依然是胃腸鏡加病理活檢! 其他任何檢查設備和手段,都無法取代胃腸鏡。
  • 37歲查出胃早癌,晚幾個月,就不保險了!—抗癌管家
    然而,在臨床工作中,早癌卻少得很,90%的都是中晚期癌,究其原因就是咱們中國人不願意做胃腸鏡檢查,只有到了不做不行的時候才來,所以大多數都耽誤了最好的治療時機。 而今年的第一例腫瘤,竟然就是一例早期胃癌,還是比較令人欣慰的。今天分享給大家,希望能警醒一部分人,也是功德無量的事。
  • 與胃鏡有什麼區別,哪些情況需要做超聲胃鏡
    隨著內鏡技術的普及,超聲內鏡(EUS)技術在臨床的普及,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對於消化道腫瘤的起源、深度、消化道早癌的術前分期,合理把握內鏡下微創治療的適應症起到重要作用。那麼超聲胃鏡的原理是什麼?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超聲胃鏡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名醫在線】本周主要諮詢的腸胃問題,答案都在這了!
    患者:醫生你好,我今年40歲,本身有胃食管反流毛病,請問衣服穿的不合適會加重胃食管反流嗎?我該怎麼注意? 孫東陽主任: 患者你好,胃食管反流病症狀的發生,和平時衣著不當有密切關係。
  • 胃腸道檢查需注意什麼?這幾個事情不可大意,否則會影響檢查效果
    胃腸道病變,經常會有一些症狀表現出來,譬如腹痛、腹瀉、反酸、噯氣、噁心以及便秘等都是很常見的消化道不適症狀。當身體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做個詳細的檢查,必要時候接受相關治療,而做胃腸鏡就是得知消化道狀況的有效方式。
  • 醫生:害怕懷疑自己得癌症,做什麼體檢項目比較好?大概要多少錢
    臨床上在做胃腸鏡的時候就經常碰到這種情況,家族裡面有一個人發現胃腸道癌症,然後整個家族的人都嚇死了,都跑過來預約胃腸鏡檢查。當然適當的緊張是對的,至少體檢一下有問題可以早發現,早治療,但過度的緊張焦慮就不好了,過度緊張、焦慮、稍微風吹草動就懷疑自己長癌了,這樣只會讓自己生活一團糟,讓自己沒有勇氣面對生活,甚至自暴自棄,每天都在恐癌、緊張、焦慮中度過肯定會很難受的。
  • 萎縮性胃炎不再是癌前病變,但不代表可以不重視它,除菌是關鍵
    在研究生階段,我的老師總是在我給患者做胃腸鏡檢查的時候叮囑:一定要仔細觀察,發現一例早癌,就能挽救一個家庭。可以說這句話貫穿了我整個求學和職業生涯至今,讓我清楚地意識到:一次看著不起眼的胃鏡或腸鏡檢查,只要我們有足夠的的耐心和細心,或許就能救人一命。
  • 我在北京頂級醫院做無痛胃腸鏡摘除腸道息肉的過程和感受
    由於近兩年一吃涼東西、一吃油膩東西就會拉肚子,有時大便不成形,最近又時常有飯後腹脹、胃部不舒服的感覺,自我判斷應該是胃出了問題。  我於今年六月份去我們家附近的一家醫院看胃,醫生建議我做個胃鏡,我怕疼,醫生就建議我做無痛的,但是需要胃腸鏡一起做,我的職工醫保就在這家醫院,就辦了住院手續。
  • 幸福新縣丨發現一例早癌 幸福一個家庭
    新縣人民醫院從人民群眾健康需要出發,為內鏡室配備高端奧林巴斯290胃腸鏡設備,請來上級醫院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同時,麻醉科配合內鏡室開展了日間麻醉手術,經常利用下夜班休息時間開展工作,讓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治療,食管、胃腸道早期癌症診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