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是老虎的指名亞種,又名印度虎。野生雄孟加拉虎體重160-270千克,體型僅次於西伯利亞虎。成年孟加拉虎的皮毛以棕及白色為底,加上黑色的條紋。另外也有少量白底黑紋的孟加拉白虎,是因為基因變異。體型碩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常具顯著花紋。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尾發達。喜獨居。肉食,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其他溫血動物。
棲息地範圍很廣,包括高寒地區的喜瑪拉雅山針葉林、沼澤蘆葦叢、印度半島的枯山上、印度北部蒼翠繁茂的雨林和乾燥的闊葉樹林,以及南亞次大陸沿海的紅樹林地區。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在一起生活。無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間遊蕩尋食。能遊泳,不善於爬樹。
是世界上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虎亞種。1758年,孟加拉虎被瑞典自然學家卡爾·林奈定為虎的模式種。孟加拉虎主要分布在印度和孟加拉國,是這兩個國家的珍稀動物。在中國西藏墨脫有少量跨境分布。
經過最新採樣,尼泊爾區域的野生雄性孟加拉虎的平均體重為221公斤,已超過西伯利亞虎,成為現今最大的貓科動物。
孟加拉虎雄性肩高90-110釐米,平均體長290釐米,體重160-270千克。體態雄偉,強壯高大。頭圓,吻寬,眼大,嘴邊長著白色間有黑色的硬須,長達15釐米左右。不同於獅子吻長所以臉廓狹長的特點,老虎吻部較短,顯得頭大而圓。頸部粗而短,幾乎與肩部同寬。頰部生有鬃毛。肩部、胸部、腹部和臀部均較窄,呈側扁狀,四肢強健,犬齒和爪極為鋒利,嘴上長有長而硬的虎鬚,毛色綺麗,稀短,頭部條紋則較密,耳背為黑色,有白斑。全身底色杏黃色,毛色從北而南呈黃色到紅色漸變,背面有雙行的深色條紋,較其他虎亞種黑色條紋較窄。腹面及四肢內側為白色,尾上約有10個黑環,眼上方有一個白色區。
孟加拉虎是一個強大的捕食者。 它非常適合捕獵大型獵物,具有短而肌肉發達的前肢和長而鋒利的可伸縮爪。 還具有細長強壯靈活的身體,短而粗的脖子和寬闊有力的肩膀都利於其捕捉和制服其它的大型獵物。頭骨縮短了,增加了強大的頜骨可以伸展的力量,使老虎能夠緊緊的嘶咬住捕獲的獵物。
孟加拉虎的棲息地範圍很廣,包括高寒地區的喜瑪拉雅山針葉林、沼澤蘆葦叢、印度半島的枯山上、印度北部蒼翠繁茂的雨林和乾燥的闊葉樹林,以及南亞次大陸沿海的紅樹林地區。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由南方的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以至北方的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主要活動於孟加拉和印度的熱帶季風氣候及孫德爾本斯三角洲的紅樹林,在其它地區的雨林和草原裡也有其蹤跡。
領地
孟加拉虎的棲息地較廣,一隻老虎的領地從十幾至上百平方千米不等,視獵物豐富程度,領地地形等多方面因素而定。領地範圍估計是雌性10-21㎞²,雄性30-79㎞²。
活動
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在一起生活。無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間遊蕩尋食。能遊泳,不善於爬樹。由於林區開發、人口激增,過去偏遠地區都已發展為村鎮,虎亦常到林區居民點附近覓食。虎多黃昏活動,白天多潛伏休息,沒有驚動則很少出來。孟加拉虎比較精悍和敏捷,野性和戰鬥力都很強。
孟加拉虎擁有非常強悍的捕獵技能和威懾力,會攻擊一切出現在它眼前的活物,它進食時即使是成年亞洲象也會繞道,孟加拉虎擁有貓科動物當中最強悍的捕獵技能,甚至捕食世界上最大的白肢野牛,獵殺澤鱷魚,也是懶熊殺手,還有很多孟加拉虎捕殺亞洲巖蟒、花豹、母印度犀牛和亞成年母象的事件。它們是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動物之一,時速接近80公裡/小時。
食性
肉食性,以各種大、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孟加拉虎的獵物主要是梅花鹿、水鹿、野牛、澤鹿、斑鹿、野豬、印度黑羚、亞洲野水牛和野豬,有時也能爬樹捕食靈長目動物。孟加拉虎喜歡在夜間捕食。捕食時它先瞄準獵物的咽喉,用它強大的咬勁直接咬斷較小獵物的頸椎或讓大型獵物窒息。它可在一餐內吃掉6-20千克的肉,並在接下來幾天內不進食。
在尼泊爾的奇特旺公園,孟加拉虎的獵物裡斑鹿佔27.8%、水鹿佔15.3%、豚鹿佔13.5%、赤麂佔6.4%、野豬佔10.8%、豪豬佔2.7%、兔子佔6.6%、長尾葉猴佔16.9% 。
在坎哈,斑鹿佔孟加拉虎食譜的50.3%、水鹿佔6.3%、澤鹿佔5.7%、野牛佔2.8%、長尾葉猴佔21.6%、豪豬佔10.3%、野豬只佔1% 。
在印度的納加爾霍雷國家公園,孟加拉虎食譜裡22.8%是斑鹿、水鹿佔11.4%、野牛佔7.5%、野豬和赤麂分別佔8.4%、長尾葉猴佔11.3%、斑鼷鹿佔13.6%、兔佔1.5%、豪豬佔0.6%、豺佔1%,還有13.5%未辨明種類。
孟加拉虎一向是獨居,只在繁殖期才到一起。發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發情期間,虎的叫聲特別響亮,能達2千米遠。懷孕期105天左右,每產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約1千克,哺乳期5-6個月,雌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小老虎跟隨母親生活兩年左右,它的主要課程是學習服從,然後是訓練爬樹、追蹤、撲殺、搏擊,這是它們日後生存下去的必備技能。在此期間雌虎不發情交配,故在自然條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雌虎3年齡時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虎的壽命一般20-25年。
1758年,孟加拉虎被瑞典自然學家卡爾·林奈定為虎的模式種。孟加拉虎當前共發現了四種變種,分別是:
白虎,全身白色,有黑色或深棕色斑紋,野生白虎已滅絕,全世界的動物園裡共飼養著300餘頭白虎(2011年)。白虎只是孟加拉虎的一個變種,顏色與普通孟加拉虎不同,是單純的白色加深褐色或黑色條紋,野生白虎極為罕見,幾乎見不到。
雪虎,全身白色,有淡淡的棕色斑紋,野生已滅絕,數量比白虎少得多。
金虎,全身金黃色,有棕色斑紋,野生已滅絕,數量比雪虎更加稀少。
純白虎,全身白色,沒有斑紋,全世界動物園裡僅發現過兩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