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代,在我國的四川、雲南、廣西、湖北、湖南等地,深山坡地茂密的森林裡,生長著一種稱為楠木的樹種。由於當時運輸木材條件有限,砍伐的樹木也有丟棄在山間,隨著時間的流逝,數百年後人們偶然間把木段運下山。此木經過百年自然氧化之後,木材的細胞腔內含物質和木材紋理、結構會起了重大的化學變化。木匠用鋸將原木剖開後,會驚奇發現楠木的色澤金黃、鮮豔,間有絲綢般的色彩,全光四射,這就是人們最早認可的金絲楠感性認識。
自從木材界有了示木似金的降香黃檀(黃花梨)和色澤紫紅的檀香紫檀(小葉紫檀)之後,金絲楠木自然登上「榜眼」的雅座。因為楠木來自樟科植物,具有濃烈的樟香味,能驅散蟲害的侵蝕,耐久性長,經久不腐爛的好處,所以深得皇帝、高官,在百年之後享用。為顯視皇家的豪華,高貴,便從老遠的四川等地將楠木運往京城,工匠鋸解時發現有金光燦爛的木材紋理,就選作皇宮家具製作材料。漸漸人們便把具有金絲紋理板塊的木材,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叫金絲楠。其實此名僅僅只是一類木材的泛稱,好似紅木有五屬、八類,三十三個樹種一樣。用專業一點技術解釋,當今名氣浩亮的金絲楠,是主產於四川成都的楨楠,但紫楠、閩楠、潤楠,因為同屬樟科偶然也可能切割出有金絲的板塊,但色澤紋理和香味不能與楨楠鋸割出來金絲楠的紋理相比。
楨楠P.zhennan S.LeeetF.Wei.商用名稱:Zhennan.俗稱:楠木(通稱),雅楠、光葉楠、巴楠、細葉潤楠(野生經濟植物志),小葉楠。根據俗稱的理解,那麼金絲楠只是一個借代名,它出自楠木類樹種就不言而喻了,真正的主人該是楨南了。
產地:四川、貴州、和湖北等。
木材宏觀識別:木材黃褐色帶綠,心邊材區別不明顯;有光澤,新切面有香氣,易消失,但用刀刮去木茬仍有香味;木味微苦。生長輪明顯,輪間呈深色帶,散孔材,寬度頗均勻,毎釐米2.5—4輪。管孔略少,小至中。
楨楠木材主要物理、力學性質。
數十人合抱的楠木大樹。關於楠木:巜博物要覽》記載:「楠木有三種,一曰香楠,二曰金絲楠,三曰水楠。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紋美。金絲者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向明視之,的爍可愛。楠木之至美者,向陽處或結成人物山水之紋。水楠色清而本質甚松,如水楊之類,惟可做桌凳之類。」
楠木或作「柟木」,「枬木」。「群芳譜」曰:「楠生南方,故又作「楠」。黔蜀諸山尤多。其樹童童若幢蓋,枝葉森秀不相礙,若相避。然葉似豫章,大如牛耳。一頭尖,經歲不淍,新陳相換。花赤黃色,實似丁香,色青,不可食。幹甚端偉,高者十餘丈,粗者數十圍。氣甚芬芳,紋理細緻,性堅,耐居水中。子赤者材堅,子白者材脆。年深向陽者結成旋紋為「骰柏楠」。
晚明射在巜五雜俎》提到:「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窮谷不知年歲,百丈之幹,半埋沙土。故截以為棺,謂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紋理,堅如鐵石。試之者,以曙月做盒,盛生肉經數宿啟之色不變也。」傳說這種木材水不能浸,蟻不能穴,南方人多用作棺木或牌匾。傳世的楠木家具,則如巜博物要覽》中所說,多用水楠製成。
明代宮殿及重要建築,其棟梁必用楠木,因此明代採辦楠木的官吏絡繹於途。清代以此舉太奢,勞民傷財,始改用滿洲黃松。故今日北京之古建築,楠木與黃松參半。世俗以楠木美觀,多愛在雜木之外包一層楠木,至用於器物者,楠木最佔少數,原因是其外觀不如硬木華麗。
楨楠(金絲揇)紋理大致有三十多種,分為五個級別:
1、普通級紋理有:金絲紋、布格紋和山峰紋。
2、中等級紋理有:普通小波紋,新料黑虎皮紋,金峰紋及形成畫意的峰紋等。
3、精品紋理有:老料黑虎皮,金線紋,金錠紋,雲彩紋,水滴紋,水泡紋等。
4、極品紋理有:極品水波和波浪紋,鳳尾紋,密水滴,金菊紋,芝麻點癭木紋,雲朵紋等。
5、珍品紋理有:龍膽紋,龍鱗紋,金玉滿堂紋,玫瑰紋,葡萄紋癭木和形成美景、鳥獸圖案的紋理。
全部評論
該文章暫時沒有評論,快來搶佔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