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要不要講究「門當戶對」?不考慮經濟情況、社會地位和文化差異的愛情,能不能持續長久?正在熱播的《大江大河2》給出了答案。不過,這個答案不是簡單的「是」或者「否」。而視頻戀愛社交平臺伊對認為,關鍵因素是當事人的溝通能力。
《大江大河2》正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黃金檔火熱播出中。該劇由李雪、黃偉執導,王凱、楊爍、董子健、楊採鈺領銜主演,自播出以來收穫好評不斷,不僅獲得了雙臺破1的優異收視成績,話題度也持續走高,多次登榜熱搜。在剛剛更新的劇集中,看似有天壤之別的兩個人楊巡(董子健飾)與梁思申(楊採鈺飾),在商業和思想的交鋒中,竟然產生了情感上的愛慕。
對手變對象,土鱉追海龜
在《大江大河2》,楊巡告別了過去的戰戰兢兢,挺直腰杆,紅紅火火經營起了東海市場;梁思申作為外資代表,看到中國經濟發展的活力與潛力,帶領團隊回國推進合資考察。時代的發展推動社會的變革,電視劇透過視聽語言描繪出現實生活的變遷。楊巡花1萬8千元購置的大哥大是當年先富起來的一批個體戶的身份象徵,紅紅火火的東海市場展銷會讓觀眾重溫小時候的火熱市場記憶,轟隆隆的發動機聲展示了摩託是那個年代最佳出行工具、道具、場景的還原體現了時代變遷的縮影,人物經歷的變化則透露思潮碰撞。
楊巡、梁思申會面,你來我往的對話中展露著精彩的思想交鋒。一個是華爾街出身,常年浸潤於西方文化的金融「海龜」,一個是一路摸爬滾打、拼搏苦幹的「土著」,兩個出身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的人,從起初的試探、衝突到最終坦誠相交,達成和解。楊巡對梁思申動了心,雖梁思申直白表示自己無此心,楊巡卻已下定決心要追到她。兩個人是否會順利走到一起,牽動著觀眾的心。
溝通能力是第一位的要素
伊對認為,很難絕對地判斷「門當戶對」是否是愛情的一個必要條件,因為可以找到無數的例子去證明「是」或者「不是」。伊對App上有上億的註冊用戶,平均每天都發生30多萬場相親活動,演繹著無數的愛情故事。這其中的成功者,既有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等相近的異性,也有差異很大的人。
伊對調查發現,在交友和戀愛過程中,決定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能力還是一個人的溝通和處理事情的能力。一段愛情的長短和質量的高低,往往和兩個人的相處模式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之所以強調「門當戶對」恰恰是因為忽視了溝通。
伊對App的願望是為單身人士提供更加直接、真實和順暢的交流機會,讓用戶有機會與儘可能多地與異性交流,並不斷提高溝通能力,從而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