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身體這4個部位很怕冷,媽媽要知道!

2020-12-05 媽咪寶貝傳媒

每輪降溫,隨之而來的都是媽媽們對小寶寶保暖問題的擔心。小寶寶餓了會哭、困了會鬧,但是這衣服穿多穿少、感到冷了熱了,ta可是完全說不出來呀!那怎麼辦?就只能憑感覺了唄!也就是那句「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其實,洋蔥穿衣法和基本溫度疊加穿衣法,媽媽們都熟記於心,但卻經常忽略一些小細節,比如小寶寶身上有4個部位是非常怕冷的,一定要注意保暖!

【寶寶身體這4個部位很怕冷】

寶寶身體有4個部位很怕冷。保持寶寶小肚子暖和可以減少腸胃問題,保持寶寶的背部溫暖可以減少感冒的發生。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寶寶的頭頸部和小腳丫對外部的溫度比較敏感,需要特別注意保暖。

1. 寶寶的小肚子怕著涼

如果寶寶腹部受寒,容易肚子痛、腹瀉。保證寶寶腹部溫暖可以避免小肚子受涼導致的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症狀。媽媽抱寶寶時,小肚子露出來,就很容易著涼,還有進入爬行期的寶寶,肚子也容易受涼。媽媽可以給寶寶穿連體衣和護肚圍,寶寶睡覺時使用睡袋,避免寶寶的小肚子著涼。

2. 寶寶的背心怕著涼

寶寶的背心部也怕冷,媽媽要保持寶寶的背部溫暖,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感冒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穿太多,反而容易出汗導致背部變涼而降低體溫,更不利於保暖。

媽媽要經常摸摸寶寶的背心部位,來判斷寶寶的冷熱。如果寶寶穿得多,可以使用吸汗巾,及時擦乾寶寶汗液,保持衣服乾爽。

3. 寶寶的腳丫怕著涼

俗話說「寒從腳入」,腳底的神經末梢非常豐富,也是對外界最敏感的地方。腳部脂肪也比較少,因此保暖的能力很差。天氣冷了,就要注意足部保暖,穿上小襪子了。

4. 寶寶的頭部怕著涼

頭部的保暖常常被忽視,需要引起重視。秋冬季在室外,溫度低,風大,最直接吹的就是頭部,頭部一涼就容易生病。尤其是外出時,媽媽要給寶寶戴上帽子。

對於還不會自己行走的小寶寶,可以比媽媽多穿一件。因為小寶寶活動量不大,相對體溫會低一點。

對於學步期寶寶,或是已經能夠獨立行走蹦蹦跳跳的大寶寶來說,可以和媽媽穿衣的薄厚相同,甚至可以比媽媽少穿一件衣服。因為大寶寶活動量大、代謝量大,所以相對體溫會高一點。

【媽媽如何判斷寶寶的冷暖?】

寶寶不會說話,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冷暖感受,爸爸媽媽如何判斷寶寶的衣著是否合適呢?

判斷寶寶冷暖,媽媽可以摸摸寶寶的「背心部位」,而不是手腳。小寶寶的手腳末梢血液循環發育不完善,所以即使他們穿了足夠多的衣服,也難免會手腳冰涼。同時,小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發育完善,機體不能很好地應對溫度的變化,如果媽媽摸到寶寶手腳涼就急忙添衣,可能會過度捂熱。

是冷是暖,寶寶的頸背溫度能比較準確地反映中央體溫。測溫度時,媽媽的手掌應溫暖乾燥,以免對寶寶造成刺激。媽媽可以摸寶寶的後頸和背心處,感覺皮膚溫暖乾燥,表示穿衣合適;如果潮溼有汗就是穿多了,應該減少衣物;如果感覺寒涼,就要及時添衣。

其次,爸爸媽媽也可以將自身對環境溫度的感知可以作為參考,並且通過測量體溫變化來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對寶寶的了解,通過他的行為和精神狀態,來判斷是否舒適。有的小寶寶穿的少著涼了就會打嗝、流鼻涕,或是沒精神,這些異常狀況需要爸爸媽媽們格外注意。

【在家裡,讓寶寶感到舒適的氣溫?】

小寶寶居住的室內環境應儘可能保持合宜溫度與溼度。室內溫度維持在20℃~22℃,溼度控制在55~65%之間,寶寶會感到溫暖和舒適。

【滿頭大汗怎麼辦?】

小寶寶的新陳代謝速度比較快,如果活動量大,就很容易出汗。

首先,媽媽要注意及時幫寶寶擦汗,不要吹到風。其次,媽媽可以摸摸寶寶的頸背部溫度,根據寶寶的中央體溫決定是否需要減一件衣服。

相關焦點

  • 寶寶在冬天這4個部位別受涼,為了寶寶身體著想,媽媽要注意!
    冬季到了,給寶寶保暖是各位寶媽們的頭等大事。大家都知道,寶寶的身體的各個機能抵抗力都比較差,尤其是冬天,是感冒多發的季節,寶寶的抗寒能力又比較差,稍微不注意,寶寶很容易受涼生病。這個問題想必也是每個寶媽需要注意,又頭痛的事了。
  • 給寶寶測體溫這個部位最準確,要測量正確,媽媽們需知道這三點
    隨著春季的到來,溫度的回升,一些媽媽會放鬆對疾病的警惕,而常常忽冷忽熱的天氣,會導致一些寶寶出現感冒發燒的症狀,讓媽媽們很是苦惱,特別是小寶寶好動,發燒了不配合媽媽量體溫,使媽媽們很是擔憂,特別是有些媽媽仍然不清楚測量哪個部位的體溫最準確,害怕發燒對寶寶造成危害。
  • 寶寶4個部位很敏感,太乾淨反而不好,媽媽們別累了自己傷了寶寶
    文|秘籍君都說寶寶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張純淨的白紙,媽媽們分娩前也飽含期待擁有一個白白淨淨的寶寶,像小天使一樣聖潔可愛就最好了。然而到了寶寶落地那一刻,媽媽們震驚了,這個髒了吧唧的小嬰兒一定不可能是我家的,直到隨著時間寶寶慢慢長開,媽媽們終於認清現實,寶寶原來比大人還容易髒:無時無刻不在往嘴裡塞東西,隨時可能大小便,遇見什麼都要上嘴咬上幾口。於是有潔癖的媽媽一刻不能忍,恨不能天天給寶寶做全身淨化處理,可是不是所有部位都乾淨才好,比如,寶寶4個部位很敏感,太乾淨反而不好,媽媽們別累了自己傷了寶寶。
  • 寶寶身上這3處才最怕冷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最近幾天,冷空氣又來了,好多地方下起了小雨,氣溫降低,最怕就是把寶寶們凍著了。穿衣這件事情,經常家庭裡面意見都不統一,怒就是想知道寶寶哪些地方怕冷嗎?一、寶寶身上哪些地方最怕冷?
  • 寶寶身體的這4個變化說明他冷了,媽媽要及時給孩子添衣服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冬季來到,室內外溫差大,小寶寶容易感冒。外出時,裹成小粽子的孩子真不少。有的老人說:寶寶小、體質弱,就是要多穿。而年輕一代的父母則認為,寶寶火力壯,尤其是男寶,更要比成人少穿一件。在寶寶的穿衣問題上,也是新老育兒理念容易衝突的問題。
  • 天氣漸涼,寶寶身上這三個部位不能受涼,媽媽守護好寶寶不感冒
    作者:寶寶知道 梓love入秋多日,天氣漸涼,寶寶身上這三個部位是不能受涼的,媽媽要多花心思守護好,寶寶遠離感冒!一:寶寶的小肚子不能著涼咱們從小到大接觸的教育就是: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要蓋住小被子,否則就會著涼拉肚子。其實這一點真的是很有必要的。
  • 新生兒洗澡時要注意這4個部位,新手爸媽要掌握正確步驟
    01新生兒和嬰幼兒的洗澡要分開來呵護首先要根據寶寶不同的年齡,採用不同的洗澡方式,可以粗略地把寶寶分為新生兒與嬰幼兒:對於新生兒來說,在皮膚表面有殘留的臍帶與胎脂,這兩個部位切忌是不能碰水的。對於嬰幼兒來說,最好是採用盆浴,媽媽最好是用手直接幫寶寶洗澡,避免傷害到寶寶嬌嫩的皮膚。而且,媽媽溫柔的撫摸也是能很快讓寶寶安定下來的。當寶寶學會走路之後,就可以給寶寶用淋浴來洗澡了。要注意洗澡的時間,保持在五分鐘左右是最合適的,另外還要採用合適寶寶皮膚的潤膚乳。
  • 天冷別亂添衣,如何判斷寶寶冷不冷?「摸」對4個部位,更準確
    可寶寶太小,他們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很冷,如果不會說話,只能用哭發洩,家長不能及時發現,很可能影響寶寶健康。其實當寶寶身上這4個部位很涼時,就說明他們很冷,媽媽們要及時添加衣物,避免著涼,影響健康。1、後背:其實人的後背,就算是天氣很寒冷的狀況之下,也是比較溫暖的。所以,要是媽媽們摸到寶寶的後背是比較冷的話,那這時的寶寶應該就真的相當冷。
  • 孩子身上的4個部位不怕「髒」,頻繁清潔反而不利,媽媽別太勤快
    大家都知道,許多疾病是通過細菌和病毒傳播的,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夠保證孩子身體健康,遠離疾病傷害。但是,寶寶身體的一些特殊部位,並不是越乾淨就越好的,有時候媽媽們太愛乾淨,反而會因為過度清洗給寶寶造成損傷,而且還會影響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
  • 媽媽護理好十個關鍵部位,讓寶寶健康成長
    很多媽媽對剛出生的嬰兒,都感覺到非常地手足無措,孩子軟軟的一小坨,抱都不太會抱,孩子的護理更是兩眼一抹黑,不知道怎麼辦。新生兒和嬰兒大不一樣,除了吃和睡之外,護理寶寶也很重要。護理不當會害了娃。所以新手媽媽除了要給孩子喝飽睡好之外,還要學會護理寶寶。新手媽媽,做好這十個關鍵部位的護理,讓寶寶乾淨健康成長第一個部位:囟門其實分為前囟門和後囟門,囟門就是頭部骨頭之間的縫隙。沒有骨頭蓋住,所以相對比較脆弱。但是新生兒頭上可能會因為胎脂看起來有點髒,也就是我們說的頭垢。
  • 寶寶洗澡有「講究」,這4個部位別亂洗,新手父母要掌握正確步驟
    01給新生兒洗澡,這4個部位別亂洗1、滷門孩子的滷門分為前滷門和後滷門兩處,但是一般我們比較容易關注的是前滷門,也就是孩子頭頂上的一塊跳動的部位。2、耳朵在給新生兒洗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免有水流進他們的耳朵裡。但是很多新手父母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做,他們給寶寶洗澡的時候會格外小心,想要避開耳朵的部位。由於剛出生的寶寶頭圍非常小,所以父母完全可以用一隻手從他們的頭後環住,然後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別按住寶寶兩邊的耳朵。
  • 寶寶睡覺時,記得撫摸這3個部位,能讓寶寶睡得更香,發育更好
    導語:寶寶睡覺時,記得撫摸這3個部位,能讓寶寶睡得更香,發育更好自從有了孩子後,寶媽的辛苦歷程就要開始了,白天閒不下來,晚上更是放鬆不了,其中哄睡這個環節,大多數媽媽都要經受,畢竟天使寶寶沒那麼多,如果不哄睡的話寶寶不會老實睡覺。
  • 身體這幾個部位尤其怕冷 不保暖好小心疾病找上你
    其實,寒冷之所以能夠引起疾病,與身體的保暖程度不夠有關,下面看看身體哪些部位一定要保護好。  耳朵  「耳朵凍掉了」?極寒冷地區可能會發生這種現象。耳朵處脂肪層極薄,並血液供給比其他部位少,循環差,肌耳朵輪廓極容易凍傷,出現瘙癢、破爛,甚至潰瘍。
  • 冬天寶寶的兩個部位發涼,寶媽別忽視了,說明寶寶身體已經很冷了
    冬天天氣寒冷,寶寶很容易受涼感冒。媽媽不僅會給寶寶穿上厚實的衣物,還經常會摸一摸寶寶身上涼不涼,就怕寶寶被凍到。但有時候寶寶身上某個部位涼,並不是冷的表現。 案例最近剛下了一場雪,氣溫下降,忽然就冷了起來。
  • 簡單看看這幾個部位,就能知道女性是否生過寶寶,知道如何看嗎?
    導讀: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生完孩子後,身材恢復的非常迅速,甚至比懷孕前還要漂亮,但是走在街上,仍然會有些人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女性是生過寶寶的,為什麼會如此神奇呢,又是通過哪些部位看出來的呢?我們接著往下看。怎樣才能看出女性是否生過寶寶?很簡單看此3個部位。
  • 睡前撫摸寶寶3個部位,容易入睡還睡得安穩,很多媽媽卻從來不碰
    如果寶寶從出生開始,媽媽就參與到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很容易解答這個問題。寶寶成長過程中有三個叛逆期,2歲前後出現第一個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寶寶動不動就哭鬧,第二個叛逆期是上小學前後,第三個叛逆期就是青春期。這三個階段的孩子,是讓父母尤其頭疼的,但是如果說難帶,一定是2歲前後最難帶,因為這個時候的寶寶還沒有正常的思維,不好溝通,且不能自理。
  • 寶寶日常生活須知,這4點媽媽必須知道,對寶寶健康影響深遠
    那麼就要媽媽細心地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才能更清楚地意識到寶寶的需求,所以也就要求媽媽要有耐心。  而且,為了能讓寶寶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日常生活,媽媽要幫寶寶養成這4種生活好習慣,不妨來看看。  可以這樣說,睡眠不僅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他的大腦發育,以及寶寶日後的身高等。  所以,媽媽要讓寶寶有充足的睡眠,那麼就要讓他養成一個好的睡眠規律,讓寶寶晚上的睡眠時間逐漸固定下來。當晚上寶寶入睡困難的時候,媽媽要注意適當減少白天的睡覺時間,以便消耗他的精力和體力。
  • 如果孕晚期身體出現4個信號,暗示寶寶即將出生,媽媽們要記牢了
    最終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順利生下了寶寶,可謂是有驚無險。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不過需要提醒媽媽們的是,到了孕晚期就不要再出遠門了,避免突發情況的出現。尤其是身體出現下面4個信號時,很可能暗示寶寶即將出生了,媽媽們要牢記:信號一:胎頭入盆在每次的產檢過程中,醫生會讓準媽媽們平躺下來摸摸寶寶的位置,如果寶寶位置較低,很可能是胎頭進入骨盆入口了。
  • 寶寶身體這3個「地方」摸著涼,證明已經很冷了,家長別不當回事
    可寶寶太小,他們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很冷,家長不能及時發現,很可能影響寶寶健康。其實當寶寶身上這3個部位很涼時,就說明他們很冷了,媽媽們要及時添加衣物。1、後背發涼其實細心的人會有這麼一個發現,當運動後出汗時,後背是出汗最多的部位,因此後背的冷暖也表示一個人整個身體的冷暖,所以測試孩子是否是真冷,摸摸孩子的後背,如果是暖暖的,並且經常有汗漬,那麼說明孩子不需要添加衣服,如何後背發涼,那麼家長們就要做好保暖工作了,所以後背的冷暖十分重要。
  • 寶寶睡覺時喜歡使勁、哼哼是為什麼?這4個原因媽媽要知道
    表妹告訴我,不用擔心,可能是寶寶吃得太多或者睡眠太淺,以後給寶寶餵奶時注意量就可以了。後來我上網查了一下,寶寶睡覺時使勁、哼哼,多半是下面這幾個原因造成的。1、睡眠狀態的轉變家裡有寶寶的都知道,寶寶剛出生時,大多數時間都是出於睡眠狀態,及時醒了玩的時間也不長,並且睡覺時還不老實,其實這與寶寶睡眠狀態的切換有關,小寶寶的睡眠狀態分為兩種,一種是深度睡眠,另一種就是淺度睡眠,這兩種狀態切換時,寶寶就會出現哭鬧、驚醒的情況,但是隨著寶寶的成長,這些情況慢慢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