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用信鴿的懷舊青年
黑臉包公最初在網絡上熱起來時,本版15日曾簡單報導過《「杜甫很忙」之後,「包拯很黑」來了》,然而,僅僅幾天時間之後,「一黑成名」的包大人更加火熱,關於包大人的相關討論帖四十餘萬,在眾人跟風創作的過程中,各種漫畫愛好者紛紛加盟,漫畫系列也風靡一時,現在,創造該「黑臉包公」段子的原作者浮出水面,揚子晚報記者對他進行了採訪。
包拯紅了,網友很歡樂
在網絡上眾人的「幫助」下,北宋開封府尹包拯攜帶強大的團隊共同「穿越」到現代人的網絡世界裡,各種頻繁演出,令人目瞪口呆。在網友們的筆下,師爺公孫策、御前四品帶刀護衛展昭、長隨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紛紛亮相,分享「與包公在一起的那些往事」。引來新一輪的圍觀潮,當然,這些人的「爆料」似乎略顯那麼些不厚道,因為,他們此次所敘述的包公,都與他那張鐵面無私的黑臉有關。以此為調侃的形象,使得包公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甚至有人擅自提議,包公可以憂傷地把籤名改為:「本府是炭,黑到憂傷……」
就因為包大人的黑,便有了網友對其各種各樣的調侃,從黑到在黑暗中隱藏取證,到黑色可以深夜躲開刺客追殺,再到黑色到以為QQ下線,網友感嘆,包大人額頭的小月牙深刻地解釋了「白天不懂夜的黑」這一概念。
#微開封#成最熱標籤,
網友各種體調侃包黑炭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然而,各種文字版的調侃已經令人「無法忍受」之時,網絡上又赫然出現了各種包拯很黑漫畫版。這裡面的漫畫故事也充滿了樂趣。展昭在電腦前上網,突然屏幕一片黑暗,以為死機了,正要重啟,電腦裡傳來包公的聲音:怎麼視頻開了半天也沒反應?包拯的手機突然顯示黑屏了,被人批評:「你又自拍設為背景了!」漫畫的形式加上文字,更加令人深感出其不意。
「包拯很黑」系列的相關帖子中,都有著一個小小的標籤,#包大人很忙#或者#微開封#。在網上,各種網友開始展現各種微開封的帖子。南京市公安局白下分局發微博:包大人可是蜀黍的偶像,執法先鋒,犯罪剋星,最近大人日理萬機,不料昨天深夜遇見大人,小白激動萬分,#與包大人合影#,曬給大家瞅瞅,包拯完全不存在……
另外還有人把包大人與時下流行的甄嬛體合併在一起。網友@瘋欞公子:包大人:聽聞近日本府被不少網友念及,此時微博QQ頭像亦為本尊,誤為隱身。彼時醬油黑炭豬腳,傻傻分不清楚。思來想去這鼓調侃之氣延續已久,前有詩聖杜甫為榜後輩豈敢僭越之,望諸位高抬貴手,容我三日而休調氣養神,絕不負各位恩澤。網友:說人話。包大人:我想放假!!
在眾人紛紛狂歡娛樂時,「微開封」的最早創造者浮出水面,原來,這些段子的最初源頭是福建籍微博網友「兩色風景嘎」,他名叫黃振寰,是國內知名的80後童話作者,其漫評、段子也頗具人氣。
說到創作「包大人很忙」的來由,小黃說:「大概是在一個月前,有天我突然靈感迸發,寫了一條與包公有關的笑話,後來便一發不可收拾。」後來,黃振寰接連創作了很多條以此為對象的微段子,取名「微開封」系列。一個月的時間,在他的微博中,已經有六七十條與包公有關的段子,主題多樣,後期主要以七俠五義等段子聞名,然而,網友們卻紛紛被這中間的黑臉包公所吸引。於是眾人在網上開始了各種創造。
黃振寰對揚子晚報記者說,圍繞最初想到的包公的黑的笑話,自己能想出來一大堆,於是,他隨時帶個小本子,一有靈感就趕緊寫下來,然後有時間再發到微博上。「算是生活的娛樂吧,其實沒有別的網友參與的話,我也經常這樣自娛自樂。」黃振寰說,從小到大,自己一直是個「包公迷」,只是孩童時期,更多的是被展昭等人的武打場景所吸引,那時包公在自己腦海中是「很沒有存在感」的,然而,隨著逐漸成熟,自己被包公的聰明才智所吸引,這也是一種紀念方式。
黃振寰說,「這種方式的狂歡,是網絡上特有的現象。就像杜甫很忙,但是需要畫工和ps技術,但是包公很忙就只需要動動腦子,寫下文字就是。」
「始作俑者」現身:
「包拯很黑」是藝術加工
對於眾人調侃包大人的情況,黃振寰說,這是一種生活的娛樂。雖然有網友質疑是否調侃過度,他表示,歷史上的包拯並不是黑臉,但是人們經過加工把他變黑,就是樹立了一種不畏懼惡勢力,剛正不阿、鐵面無私的形象,而網友的參與也是一種藝術加工,這樣並無損包大人的光輝正直。
另外,用這樣的形式,讓大家重新溫故包大人的美好形象,也沒什麼不好,包拯是清官,為人們做了很多好事,這些調侃會讓更多的人想起這個傳奇人物,而不會影響他的豐功偉績。」黃振寰說。(揚子晚報記者李 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