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個「自然天堂」 上海將建大熊貓保護研究基地
原標題: 上海將建大熊貓保護研究基地圖片說明:上海將建大熊貓保護研究基地,為國寶打造又一個「自然天堂」 來源:網絡圖 上海將建大熊貓保護研究基地,為國寶打造又一個「自然天堂」。今天上午,國家林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籤署合作協議,決定在上海野生動物園和辰山植物園分別設立大熊貓保護研究基地和華東野生瀕危植物資源保育中心,並加強在自貿區建設和生態保護等領域的合作。 根據協議,設在野生動物園的上海大熊貓保護研究基地,將宣傳我國瀕危物種保護的豐碩成績及生態文明的建設成果。據了解,目前我國的大熊貓研究保護基地和自然保護區等均集中在四川、甘肅等地。
-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及臥龍基地簡介
中心科研的主要任務是圍繞大熊貓的繁育,增加大熊貓的數量進行應用基礎研究,綜合開展大熊貓、珍貴經濟動植物的行為、生態、飼養、繁殖、育幼、生理生化、內分泌、遺傳、疾病防治、人工復壯、種群監測等領域的基礎和應用研究。臥龍、都江堰、雅安碧峰峽三個基地組成,將成為全國規模最大、世界一流的大熊貓科研與自然保護教育基地,提升中國大熊貓保護與科研水平。中心現任主任是張和民研究員。
-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華豹」「金寶寶」都江堰啟程前往...
國家林業局保護司副司長、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張志忠、芬蘭駐華大使加諾•斯裡拉,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常務副主任張和民、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李忠,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海清、朱濤、巴連柱,艾赫泰裡市動物園董事會主席米科•薩沃拉、執行主席卡力•瓦裡奧,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董健,芬蘭艾赫泰裡市董事會主席利斯通•哈佑、市長加墨•佩裡邁基,國家林業局瀕管辦副調研員王曉燕
-
阿壩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牽手 將建7個大熊貓小鎮
四川在線記者 徐中成 周琳/圖為提升大熊貓保護研究水平,攜手打造大熊貓品牌,6月16日,阿壩州人民政府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在九寨溝縣籤訂《大熊貓保護研究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加強大熊貓保護科研、大熊貓品牌建設、大熊貓宣傳教育、大熊貓保護管理和科研人才交流四個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
野生動物園將建保護基地 未來在上海能看到新生熊貓寶寶
東方網3月12日消息:今後,在上海,市民遊客能看到更多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更令人期待和興奮的是:或許用不了多長時間,不用去四川,市民在上海就能看到新降生的大熊貓寶寶。 昨天上午,國家林業局與上海市政府籤訂新一輪合作協議,其中一項就是在野生動物園建立大熊貓保護基地。
-
石棉縣助推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
在大熊貓公園建設中,石棉縣一手抓環境保護、大熊貓科研等,把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生態恢復好,一手抓特色文旅融合之路,讓大熊貓國家公園成為當地旅遊的亮點、名片,帶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幸福指數提高。標誌著石棉縣大熊貓公園進一步加強對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和自然生態系統方面的工作力度。石棉縣管護總站不斷探索復壯路徑和野外跟蹤監測技術改進,率先建成了全國首個「大熊貓小種群保護與復壯研究DNA分子實驗室」,與相關科研單位合作開展的「大熊貓野化放歸關鍵技術研究」獲中國林學會「第十屆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
-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上海基地誕生的首隻大熊貓寶寶百日
上午九點,上海野生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將花生抱進了育嬰室,進行百日體檢。 倪麗 攝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上海基地誕生的首隻大熊貓寶寶百日 從「趴趴熊」到「爬爬熊」 中新網上海10月17日電 (陳靜倪麗)17日,備受關注的熊貓花生出生滿百天啦。小傢伙的體重已經增至5440克,體長增至64釐米。
-
壯大隊伍建設,增強科研實力,助推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
在大熊貓公園建設中,石棉縣一手抓環境保護、大熊貓科研等,把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生態恢復好,一手抓特色文旅融合之路,讓大熊貓國家公園成為當地旅遊的亮點石棉縣管護總站不斷探索復壯路徑和野外跟蹤監測技術改進,率先建成了全國首個「大熊貓小種群保護與復壯研究DNA分子實驗室」,與相關科研單位合作開展的「大熊貓野化放歸關鍵技術研究」獲中國林學會「第十屆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在此基礎上,還通過DNA測序技術,共提取鑑定大熊貓DNA樣品300餘個,成功鑑定石棉縣境內大熊貓個體32個。
-
臥龍大熊貓基地港人免費遊
旁為張和民 今日是汶川大地震八周年,香港援川重建項目「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神樹坪基地──中華大熊貓苑」昨日正式開園,標誌著香港援建臥龍保護區的成果初現,更體現兩地密切交流及手足情深。為了答謝香港特區政府對四川災後重建的捐助,四川省政府宣布將會永久免費招待香港居民參觀臥龍兩個大熊貓基地。/大公報記者 向芸 臥龍報導 「你是一片陽光,溫暖著大熊貓故鄉的山水。
-
國家林業局:在日本取精猝死大熊貓系窒息而亡
CFP中廣網北京10月2日消息(記者滿朝旭)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國家林業局2日上午通報了大熊貓「龍龍」在日本神戶王子動物園猝死的調查結果。我國在日本的大熊貓「龍龍」(日本名「興興」)在2010年9月9日在日本神戶王子動物園死亡。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立即派出專家組赴日進行死亡原因調查。
-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2019級熊貓寶寶集體亮相賀新春
2019年新生的熊貓寶寶中,有兩隻是旅居比利時天堂公園的大熊貓「好好」產下龍鳳胎,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對此互致賀電,習近平在賀電中表示,兩隻大熊貓幼仔的誕生值得共同慶賀。相信他們將成為中比友好新佳話。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大熊貓國際科研合作平臺,熊貓中心已先後與美國、荷蘭、芬蘭、英國、俄羅斯等14個國家16家動物園建立了大熊貓科研合作關係。
-
走進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了解「可愛」背後的故事
這裡將建設全球唯一圍繞大熊貓為主題,關注人與自然、科學與藝術、娛樂與教育、生命健康以及綠色生態產業的橫向貫穿的新經濟開發項目。 篳路藍縷 開拓生態文化資源「富礦」 目前,「成都大熊貓」文化品牌已在國際上擁有極高知名度與美譽度,成為全球最具活力、最富內涵、最具潛力的野生保護動物文化旅遊品牌大IP。然而這些卓越成績的背後,是鮮為人知的艱苦求索。 2002年前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各方面發展極為受限。
-
為期10年的中加保護和繁育大熊貓合作研究項目啟動
為期10年的中加保護和繁育大熊貓合作研究項目啟動 2013年03月21日 00時00分
-
國家林業局:蘆山地震未發現受傷或震死的大熊貓
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印紅介紹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情況。中新社發 張勤 攝 中新社北京5月21日電 (陳康亮)21日,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總工程師嚴旬在北京表示,大熊貓作為野生動物,活動的海拔高度隨著季節變化而不同。蘆山地震發生在春季時分,熊貓多在高海拔地區,儘管地震對熊貓的棲息地造成較大破壞,但並沒有發現很多受傷或者被震死的熊貓。
-
建設好大熊貓家園 傳承好大熊貓文化
大熊貓最早發現、「國禮」大熊貓最多、野外大熊貓最多、圈養大熊貓最早放歸、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面積最大,大熊貓國家公園在這裡發軔…… 在大熊貓科學發現的150年裡,從物種保護到棲息地保護,從自然保護區到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雅安保護大熊貓事業不斷升級,不但將大熊貓科學發現、保護、繁育、放歸的完整歷程呈現給世界,也將沉澱其間的大熊貓文化,傳承弘揚大熊貓文化的自覺行動
-
四川首個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集群將於10月在雅安滎經亮相
首屆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研討會暨中國(四川)第四屆森林自然教育大會,將於10月23-25日在雅安市滎經縣舉行。屆時,雅安市滎經全域自然教育集散中心、熊貓森林國際探索學校、大相嶺茶馬古道、古城田野自然學校等四川首個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集群將集中亮相。
-
陝西將建設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
來源: 西安晚報本報訊 (首席記者 龔偉芳) 1月12日,在新生大熊貓「雲慶生」活動現場,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與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共同籤署了《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建設合作意向》。該合作意向的籤署,標誌著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建設邁入新階段。
-
中國將為大熊貓制定專門保護條例,江豚、中華鱘怎麼辦?
國家林業局已將制定《大熊貓保護條例》提上日程。 東方IC 資料 中國首部為保護單一物種設立的法律條例已經提上議程。 3月31日,全國大熊貓保護工作會議透露,國家林業局已將制定《大熊貓保護條例》提上日程,並推動自然保護區「一區一法」工作。
-
陝西將建設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
1月12日,在新生大熊貓「雲慶生」活動現場,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主任雷穎虎與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總經理段偉代表雙方共同籤署了《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建設合作意向》。該合作意向的籤署,標誌著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建設邁入新階段。
-
廣元青川唐家河入選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
苟小華 封面新聞記者 劉彥穀日前,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入選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此次共授予6個自然教育基地,其中四川3個,陝西2個,甘肅1個。據了解,為積極推動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和生態體驗基地規範化建設,打造一批集大熊貓保護、自然教育和生態體驗等聯動推進、融合發展為一體的示範和典型,引導和激勵全社會參與生態保護和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