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家住南京燕子磯太平村的朱女士接到鄰居電話說,屢屢聽她家裡有一陣陣慘叫的公雞叫聲。難道有黃鼠狼叼雞闖進家裡進食?朱女士很奇怪,於是跑回家一看,原來女兒在用勁捏一隻黃色玩具大公雞,玩具雞發出陣陣慘叫。再一問,女兒居然說這樣可以減輕開學所帶來的壓力,同學們很流行玩這樣的「慘叫雞」,這番話讓朱女士瞠目結舌。
中午12點鐘,朱女士去社區醫院看望一名同事時接到鄰居電話,說朱女士家傳出一陣陣慘叫的公雞聲,敲門卻沒有人應答,萬一是黃鼠狼叼了雞闖進家裡進食就糟了。
朱女士也感到很奇怪,上初中的女兒在家,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呢?打電話家裡也沒有人接,難道真像鄰居講的那樣?朱女士匆匆趕了回去。進入家門後,就聽到女兒房間傳出一陣陣「嗷——嗷——」的慘叫聲,推開房門一看,女兒手上正玩捏著一隻黃色玩具雞。
這個玩具雞是拔了毛的,雞皮疙瘩一個個隆起,製作逼真,兩腿伸直,爪子內勾,紅紅的嘴巴張得老大。「還不去上學,你多大了,還玩這個東西?」朱女士責怪女兒,但女兒卻不理睬。朱女士氣得要給丈夫打電話。這時,女兒才說,這是「慘叫雞」,是前不久和同學到夫子廟大市場花10塊錢買的,同學們說,玩捏這個雞發出的慘叫聲,會很爽,越用勁捏,發出的慘叫聲越高,就可以給自己減輕心理上的壓力。朱女士聽了這些十分不解,考慮到女兒得抓緊時間去學校,只好溫言勸女兒先去上課。臨走前,女兒還叮囑她別把慘叫雞扔掉。
南京朗盛醫院心理諮詢師呂主任說,在暑假裡,學生們相對處在一個寬鬆的環境裡,開學後,各項學習任務要加在孩子們身上,有的一時難以適應,加上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容易躁動。這種所謂的「減壓雞」看似無聊,而實際上玩捏的人有意無意地進行自我心理調整,也是發洩的一種途徑。但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壓抑狀態,用這種方法減壓就有可能導致玩具依賴,心理上的不良積怨會越積越多,甚至情緒失控,也就是治標不治本,長期有這種負面情緒的人最好找專家進行心理疏導。(任國勇) (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