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被這種蟲咬了確診率低沒疫苗預防 已有城市懸賞捉蟲

2021-01-09 騰訊網

7月5日,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眾號(廣州疾控i健康)發文,呼籲廣州居民齊齊「找蟲、找人」——找到錐蝽,找到潛在的美洲錐蟲病患者。

據了解,錐蝽能傳播一種名為「錐蟲病」的疾病,隱匿期可達20-30年不說,急性期可引發腦栓塞甚至猝死!

那麼,

你見過它們嗎?

錐蝽長這樣

看得不夠清楚?

再來!

▲錐蝽和卵

▲不同品種,全面了解

牢記這張,是特徵

▲頭部似錐

這就是錐蝽。錐蝽因頭部狹長似錐而得名,成蟲體長25毫米左右,橢圓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側緣有紅或黃斑。錐蝽的若蟲和成蟲都會吸食人血,因為專門叮咬人的面部,喜歡尋找皮膚較薄的區域下口,如唇部、眼瞼等,所以也被稱為「接吻蟲」。

錐蝽會傳播什麼疾病?

錐蝽傳播美洲錐蟲病,又名克氏錐蟲病、恰加斯病。美洲錐蟲病主要流行於中南美洲,由克魯斯錐蟲引起,主要傳播媒介為吸血獵蝽,於1908年由Chagas醫生發現,故稱Chagas病。

該病隱匿性極強,隱匿期長達20-30年,難以被發現,重症患者預後不良。急性期有發熱、顏面水腫、淋巴結炎、貧血等症狀。慢性期常有心肌炎、心力衰竭、巨食管炎、巨結腸及肺、腦栓塞,猝死等發生。

這種病的傳播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患者或儲存宿主→錐蝽→人的方式傳播;另一是通過輸血傳播、母嬰垂直傳播或在器官移植及實驗室意外等情況下發生傳播。目前,至少有40種已知的吸血錐蝽可能造成本病傳播。

美洲錐蟲病確診率低,無疫苗可以預防,並且到病程晚期沒有特效的藥物。因此,有學者把它稱為「新型愛滋病」。

美洲錐蟲病與愛滋病完全是兩回事!

第一,傳染途徑不同。

愛滋病由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主要通過性傳播,而恰加斯病主要是通過錐蝽傳播。不過,二者又都可以通過血液或母嬰傳播。

第二,病原體不同。

愛滋病是由愛滋病病毒引起,而恰加斯病的病原體是錐蟲,一種原生生物。

因此,實際上,恰加斯病並沒有那麼可怕。錐蝽叮咬可能會引起類似蚊蟲叮咬造成的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值得注意的是,錐蝽只是錐蟲病的傳播媒介,但並不代表所有錐蝽都攜帶錐蟲,只有在該病流行區才有部分攜帶,在非流行區被它咬一口也不一定有問題。

廣東發現過錐蝽咬人的案例嗎?

在廣州,錐蝽被俗稱「木蝨王」,經市疾控中心小範圍調查了解到,在市內多個區都有市民見過類似錐蝽的昆蟲,有被叮咬的案例。2016年,在鄰近廣州的順德,發生一起錐蝽叮咬人事件,經調查,這是在順德首次發現並記錄紅帶錐蝽。

錐蝽是美洲錐蟲病的傳播媒介,須對美洲錐蟲病在全球的擴散引起重視。美洲錐蟲病以拉美地區最為嚴重,但隨著全球化進程,該病已經擴散到了北美洲、歐洲、大洋洲,亞洲的日本也已出現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錐蝽分布的地區,錐蟲病可經各種途徑傳播,出入過拉美地區的人員均有可能被感染。該負責人透露,錐蟲病傳染源一旦輸入,極有可能造成本地傳播。

因此,市疾控中心呼籲「要趕緊找蟲找人,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

在哪裡可以找到錐蝽?

它們多藏身於牆壁或木質物件縫隙等地,在夜間外出活動。晚上,在有林地或田野的畜舍、雞窩等處,易於發現它們的蹤影。也有人說,曾在舊木屋、自家花盆旁以及在農家樂的木堆旁發現它。

廣州市疾控中心表示,通過此次調查,希望清晰了解錐蝽在中國的分布情況,配合相應的措施,爭取將危害降到最低。

如果居民們看到錐蝽,請拍照後用礦泉水瓶或其他帶蓋容器裝好,記好採集時間和地點(如20180626,22:00,海珠區海幢街30號608房),聯繫所在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員。

如若確定為錐蝽,疾控部門將提供每隻8元的獎勵金和健康諮詢服務。

主要預防手段

根據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給出的建議,錐蟲病的主要預防手段如下:

1.改善居住條件和房屋結構,如在建築物的牆面塗敷石灰等塗料,修復和更換屋頂等,或室內噴灑殺蟲劑,可防止錐蝽在室內孳生和棲息。

2.儘可能消滅動物儲存宿主。旅遊者應避免在簡陋居所睡眠,可使用蚊帳或殺蟲劑。

3.為避免輸血傳播,血庫應進行血液的克氏錐蟲血清學檢查,亦可在輸血前24小時於血液內加入1:4000的龍膽紫以殺滅錐蟲。另外,對獻血者、器官提供者及孕婦應及時進行血清學檢查。

4.急性期應及早進行抗錐蟲治療,用於治療的藥品主要有苯硝唑或硝呋莫司。

為了健康,

趕緊轉發,

提醒更多人,

特別是在廣東工作的親友!

來源:廣州疾控i健康、人民日報、網絡綜合等

見習編輯:劉佩責編:敖文景

▓ 版權聲明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予以刪除

微信推送太少

下個新衡陽APP更及時

了解衡陽

相關焦點

  • 狗疫苗預防的犬鉤端螺旋體沒用?看看這種人畜共患病多可怕
    很多人說狗狗打的疫苗,六聯疫苗或者八聯疫苗,預防的鉤端螺旋體沒有用,從來沒見過這種傳染病,打了也是白花錢,只需注射犬四聯疫苗就可以了。  因為這種疾病發生率確實不高,而且受限於寵物醫療的局限性,很難化驗確診,隨著寵物醫療的檢測手段越來越全面,犬鉤端螺旋體也慢慢浮出水面,逐漸有逆襲的趨勢,根據寵物行業的報告,犬鉤端螺旋體病例呈逐年上升趨勢,所以不是這種疾病發生率太低,只是我們寵物行業檢出率太低。  讓我們今天揭開犬鉤端螺旋體,這種疾病神秘的面紗,讓養寵物的人們認識到這種疾病危害性!
  • 被蜱蟲咬了,感覺不適,很可能是感染了這種新型病毒
    被蜱蟲咬了,感覺不適,很可能是感染了這種新型病毒 2020-06-24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被蜱蟲咬傷喪命 致命蜱蟲長什麼樣子
    先是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嶽母先後被蜱蟲咬傷後,因在當地醫院遲遲未能確診,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可誰知在宋先生為嶽母處理喪事的過程中,裸露在外的右小臂也不小心被蜱蟲咬了一口,這讓他也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他去鐵山寺處理嶽母的喪事,當時感覺右小臂被什麼蟲子咬了一口,後來到當地鄉鎮衛生院就醫,因為不能肯定是被蜱蟲咬傷的,就簡單地進行了消毒處理。
  • 美國護士打完疫苗6天後確診,西班牙一護士1天後確診,新冠疫苗要...
    每經編輯:彭水萍據海外網12月30日消息,美國一名急診科護士18日接種新冠疫苗後,仍舊在6天後確診。傳染病專家表示,疫苗並不會馬上出現保護作用,至少得等10至14天後才有效。當時出現的副作用僅有手臂肌肉酸痛,沒想到馬修卻在6天後出現發冷、全身肌肉疼痛和疲勞等症狀,經檢測後發現確診新冠肺炎。馬修不是唯一一個接種疫苗後仍然確診的病例。聖地牙哥家庭健康中心傳染病專家拉莫斯(Christian Ramers)表示,他知道聖地牙哥地區有醫護人員接種後仍然確診的其他幾起病例,他說這表明該疫苗的結果不是即時的,該疫苗並沒有提供全面的保護。
  • 發燒幾天不明病因檢查才知被蟲咬了這種可怕的蟲子叫恙蟲
    檢查才知被蟲咬了  這種可怕的蟲子叫恙蟲  迷迭香:前幾天去醫院看一個住院的朋友,聽說了他病友的一樁事兒,還蠻離奇的。  泡麵的幸福:什麼事?說說看。聽說被這種蟲咬了,體溫會升高,還會頭痛噁心,症狀跟發燒很像。  泡麵的幸福:這麼恐怖!這個病友是什麼時候被咬的,哪裡會出現這種蟲子?  迷迭香:他告訴我說,前段時間他母親過世,所以他趕回安徽老家送葬。當時周圍雜草叢生,他穿著皮鞋、單褲也沒多加注意,估計就是那時候被蟲咬的。  泡麵的幸福:看來這種蟲子主要生存在野外,外出野營的朋友可要多加注意了。
  • 多地狂犬病疫苗短缺 專家提醒做好預防
    9日上午,已有5輛具有短程冷鏈運輸能力的車輛,奔赴12個州市,目前已配送到各縣市,市民已可到衛健委公布的一級和二級犬傷門診進行諮詢和接種。整體產能下降,疫苗保質期短「由於近年來我國狂犬疫苗生產企業資質和整體質量標準有了更新,生產企業面臨技術改造和生產線的更新換代,導致整體產能有所下降。」
  • 預防狂犬病,不僅僅是打疫苗
    隨著我國養犬、貓等的人越來越多,各種犬、貓等動物大量存在於城市與農村之中,隨之而來的是在大街小巷、背街角落等地流浪的狗、貓也相繼增多,造成了近年來狂犬病疫情呈上升的態勢。對於狂犬病,首先要明白的是:1、狂犬病毒存在於感染的犬、貓等動物的唾液和神經組織中,狂犬病毒對神經組織有極強的親和力。而沒有感染的動物則不會攜帶有狂犬病毒。
  • 這個病致死率100%!疫苗卻可以預防100%!但要注意這三點…
    全球每年有數萬人死於狂犬病至今,幾乎所有確診的狂犬病人我們既往也做過很多關於狂犬病和狂犬疫苗的科普,但評論區還是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被老鼠咬傷了,要打狂犬疫苗嗎?只是被輕輕抓傷、沒出血,要打狂犬疫苗嗎?剛打完疫苗又被咬傷了,還要再打一次嗎?
  • 夏季高發,這種病致死率幾乎100%!預防手段只有一種…
    沒錯,狂犬病確實可怕,但也是完全可以預防的。狂犬病的死亡率幾乎是100%。全球每年約6萬人死於狂犬病,中國報告的病例數量居世界第二。狂犬病是迄今人類唯一100%致死的急性傳染病,可防不可治!同時應注意,狂犬病疫苗不存在24小時內注射才有效的說法,只要還沒發病,疫苗就有作用,越早越好,儘快處理。
  • 江蘇已有4例疑似蜱叮咬死亡 並非所有被咬均致病
    據了解,衛生部於2008年2月19日,曾向各級衛生部門下發《人粒細胞無形體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試行)》。其中指出,蜱蟲咬的無形體病屬於傳染病,人對此病普遍易感,與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觸、直接接觸病人血液等體液的醫務人員或其陪護者,如不注意防護,也有感染的可能。但是很多發病患者的家屬均表示,他們的親屬在醫院接受治療時並未被醫生告知該病具有傳染性。
  • 這種病致死率幾乎100%!預防手段只有一種……
    狂犬病之所以很可怕,在於它的病死率幾乎達100%。 但是狂犬病病毒再可怕,也不能侵入人體沒有損傷的皮膚,正常觸摸接觸是不需要擔心的。 那狂犬病高致死率、潛伏期長,我們就沒辦法了嗎? 如何預防狂犬病? 目前為止,唯一有效的預防狂犬病的手段就是暴露後處置。
  • 一家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 鼓樓醫院今年已收治17例
    原來,蜱蟲體內有一種可怕的病毒,叫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也稱新型布尼亞病毒),這種病毒可以通過蜱蟲叮咬而傳播給人,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感染科主治醫師吳衛華介紹到:「被蜱蟲叮咬後,人最短在2—3天後發病,也有會在1個月左右發病,通常潛伏期在1—2周左右。」
  • 北大人民醫院王傳林:破傷風致死率高正確預防是關鍵
    在9月12日,由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動物傷害救治分會主辦的「2020中國動物致傷診治高峰論壇」上,預防破傷風相關話題成為論壇中的一大焦點。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創傷救治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王傳林介紹,破傷風重症患者可發生喉痙攣、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在無醫療幹預的情況下,病死率接近100%,即使經過積極的綜合治療,全球範圍病死率仍為30%~50%。
  • 世界狂犬病日特別篇:這種致死率幾乎100%的病,該怎麼應對?
    至今,幾乎所有確診的狂犬病人,都毫無例外地死亡。最可怕的是,直至死亡前的最後一秒,狂犬病人還能夠有清晰的意識。「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疾病的痛苦與病死率能與狂犬病相比。」「十日觀察法」指的是:在被動物咬傷或抓傷後,立即將此動物進行隔離觀察,或者對此動物採取安樂死措施,立即化驗檢查;在 10 天觀察期或在等待化驗結果期間,繼續採取預防措施;如果動物經證明未患狂犬病,可以停止治療。首先,劃重點:在 10 天觀察期或在等待化驗結果期間,繼續採取預防措施。
  • 全球疫情動態【11月19日】:確診病例突破5642萬 日本通過新冠疫苗...
    截至發稿,法國(2115717例)、西班牙(1525341例)、英國(1434004例)、義大利(1272352例)、德國(867724例)單日確診病例出現見頂傾向。而對中國而言,前一仗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而後面這一仗可能更艱苦,「因為我們的流感疫苗接種率遠遠低於西方國家的水平。」 【日本眾院通過新冠疫苗接種法案規定接種為「國民義務」】 據媒體報導,19日,日本國會眾議院通過了《預防接種法》修正案。
  • 被這種蟲子咬後容易引發死亡
    很多小夥伴都會覺得,被蜱蟲咬了,取下來就好了,有什麼好擔心的?但是,事實證明,沒有這麼簡單!被蜱蟲叮咬後會生病,甚至會引發死亡!前些日子多家媒體報導,江蘇的宋先生的小舅子和嶽母先後被蜱蟲咬傷,因在當地醫院遲遲未能確診,最終因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身亡。
  • 美國一藥劑師故意破壞五百多劑新冠疫苗被捕,已有57人接種
    據紐約時報1月1日報導,美國威斯康星州的一名藥劑師因故意破壞500多劑新冠疫苗被捕。2020年12月24日晚,該男子從冰箱內取出數百劑疫苗,25日白天放回冰箱,當晚故伎重演,疫苗因在室溫下保存時間超時而失效。已有57人接種了失效的疫苗。
  • 狂犬病致死率幾乎為100%,預防方法其實很簡單
    原創 保健時報 保健時報狂犬病病死率100%,真有這麼可怕嗎?狂犬病病死率100%,真有這麼可怕嗎?狂犬病是目前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傳染病,一旦出現臨床症狀,病死率幾乎為100%。
  • 被蜱蟲咬傷喪命這個病死亡率達到15%
    先是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嶽母先後被蜱蟲咬傷後,因在當地醫院遲遲未能確診,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可誰知在宋先生為嶽母處理喪事的過程中,裸露在外的右小臂也不小心被蜱蟲咬了一口,這讓他也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宋先生告訴現代快報記者,6月9日,他去鐵山寺處理嶽母的喪事,當時感覺右小臂被什麼蟲子咬了一口,後來到當地鄉鎮衛生院就醫,因為不能肯定是被蜱蟲咬傷的,就簡單地進行了消毒處理。
  • 中國每年仍有數百人死於狂犬病,專家呼籲提高狗狗疫苗接種率
    與此同時,狂犬病是一種「可防不可治」、在出現臨床症狀後絕大多數情況下會致命的病毒性傳染病,致死率幾乎100%。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當年狂犬病死亡人數達到276人,僅次於愛滋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在2018年和2017年,報告的死亡人數分別是410和50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