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養過一隻非常聰明的白貓。這隻貓到我家時,已經有17個月左右,在前一個鏟屎官家裡,這隻貓被養得很好。當時是90年代,貓乾糧和貓罐頭並不像今天一樣常見,超市裡雖然已經有了這些貓糧,但是依然有許多人不選擇貓糧。許多鏟屎官習慣於用正常的食物養貓,這些食物會被做成貓飯。
和今天的貓飯不同,當時流行的貓飯真的很像「飯」,許多鏟屎官會用饅頭和米飯及魚、肉等食物混在一起餵貓。甚至有一些養貓者不知道「貓不能吃鹽」,所以你會看到一些貓飯是人類的食物直接混著米飯然後餵貓的。
送到我家的這隻貓就是用這種傳統方式養到17個月大的。和我後來學動物學時知識不同,當時確實有許多貓吃著這種人類食物依然活了很久。這讓我在讀書時感到困惑,後來和教授交流時,聽到了鹽種類和鹽含量對貓影響的話題,才豁然開朗。也就是說貓食物裡面鹽分問題,其實是比較複雜的。不過簡單來說,貓飯確實不能直接把人吃的食物混在其中,尤其是那些有鹽的。
說回這隻白貓,這是一隻公貓,17個月時便非常強健。貓可以通過一次跳躍前往1.7米左右的地方。之所以如此確定高度,是因為那個架子的高度是1.72米左右,貓一下子就可以跳上去。後來我前後養過近12隻貓除了一些特殊的品種,大部分常見的純種貓並不能有如此的跳躍能力。
曾養過一隻類似的白貓
這並非是貓能力不足,而是人為培養的純種貓所具備的一些進化軟肋,加上成品貓糧等食物對貓的影響,這些貓多少有些虛弱。那隻白貓除了善於運動,飯量也不小。當時採用生骨肉的方式餵貓,這些食物首先會經過處理從而避免貓受到不利影響。當時這隻貓每天吃的食物,差不多是其他貓的1.5倍左右。吃完食物後,這隻貓會出門溜達,那個時候我所在的地方還有個小院,貓可以到院子裡玩耍,但是房頂是比較高的,貓無法跳躍上去。這隻貓會聰明地找到幾個高低不同的臺子,然後逐漸跳躍到房頂。在房頂,貓有一個專門曬太陽的地方,那是一個特殊的墊子,不過在下雨的時候要提前收回來。被雨淋溼後的墊子容易有一股味道,就算曬乾,有的貓也不會再次使用。
因為可以出門,這隻貓有時候會去外面找些食物,但和一般的散養貓不同,這隻貓一直以家中的食物當作主要食源。這和食物高質量有關。但是這隻貓不太用家裡的貓砂盆,貓會到外面找一些合適的地方,然後愉快地在此留下痕跡。
大約在3歲左右,這隻貓的性格開始出現明顯變化。在一開始,這隻貓只是有些調皮。但我逐漸發現貓開始變得強勢。有一次,因為沒有給貓提供貓喜歡的肉食,貓竟然當著面直接到枕頭上,然後貓在此通過「尿」的方式留下氣味。
一般的公貓在未閹割的情況下,會從1歲前後開始頻繁出門。但這隻貓其實真正開始頻繁出門是貓兩歲多。這和附近的貓少有關,當時生活的地方是一個小區,四周都是高樓,只有中間的幾個小院。當時小區內管理貓和寵物犬已經比較嚴格了,很少能見到野貓。這隻貓出門不太能看到其他貓,甚至見到寵物犬也少。
當時寵物犬的種類也不多,一些很大的寵物犬不容易見到。其實這隻貓出門活動的地方並不會很遠,在院子裡走一走,然後會到院子外面簡單地跑動。實際上這隻貓活動的地方,和我家所在的地方也就350米左右的區域。
後來小區裡有一些其他人養的貓出現,這隻貓開始喜歡出門。但是和一般公貓不同,這隻白貓倒是矜持,遇到母貓也不會非常躁動。這和平時家中對貓的教育有一些關係,我經常和貓說話,給貓講一些故事,這隻貓或許聽了之後有一些覺悟(皮)。其實這隻貓之所以如此矜持,和貓的性格有關。後來小區裡出現一隻很像銀漸層的貓,那個時候純種的銀漸層並不多見,所以這一隻貓估計只是看起來像銀漸層而已。我家的白貓對這隻母貓,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公貓開始頻繁去這隻貓所在的那棟樓附近溜達,這隻母貓每天會出來走一走,因為其鏟屎官住在一層,還在自家門上留下了貓門。我家的白貓每天都會去等這隻貓。
當時的胖貓其實是虎斑紋的,但是類似這樣胖
但是我觀察過幾次,這隻母貓很是清高,對我家白貓不屑一顧,甚至不願意走同一條道路。看到我家白貓走過來,這隻母貓一般會走開。但是我也發現這隻「銀漸層貓」對小區內一隻虎斑胖貓頗有興趣,我家的白貓和這隻胖貓最終成為了對手,我見到這兩隻貓多次切磋。
這隻胖貓後來其實遇到許多挫折,在我家白貓被送走後不久,這隻胖貓被其鏟屎官帶去了寵物醫院。那個時候寵物醫院很少,許多養貓的人甚至沒有「及時閹割寵物貓」的意識,但是胖貓的鏟屎官思路還是比較先進。當時寵物醫院位於動物園附近,為了讓胖貓換一種身份,貓的鏟屎官也是很拼。當時從我家去動物園需要坐車2小時。
那個時候,我家的白貓已經送走了幾個月,我看到胖貓被裝在一個籠子裡帶走,那胖貓在籠子裡看到了我,眼神中頗有不屑。我知道這隻貓就是曾和我家白貓競爭銀漸層的傢伙,我只是微微一笑。因為我大約能猜到這隻貓的下場,或者被送走,或者被放到野外。但是我真沒想到,這貓是被帶去閹割了。回來時我沒有見到,但是後來我去那個鏟屎官家看到過這胖貓,已經沒了用眼神瞄我的態勢,胖貓低調了許多,但是更胖了。不過這隻貓後來活了很久,直到我大學這隻貓還在,似乎成為了頗有些智慧的貓,據說總看著窗外呈現出深度思考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