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童童(文藝工作者)
我叫張童童,是一名80後,目前住在海口,是一名文藝工作者。我們一家四代人都是《南國都市報》的忠實讀者。
還記得20年前那個激動人心的日子嗎?《南國都市報》橫空出世,一紙風行…至今,回想起在不久前的2020海南自貿港粉絲節暨《南國都市報》創刊20周年慶啟動儀式,我仍心潮澎湃。作為讀者代表上臺發言的我,一上臺就朗讀了《南國都市報》創刊20年致粉絲的內容,我感覺這是對我們讀者最高的禮遇。
其實,在我們家,讀報,已經是一件日常。從我的外公,到我的母親曲紅革,還有我,又到我10歲的兒子高銘嶽,都讀一份報紙,找到了共同的興趣。
20年前,我一家人從瀋陽剛來到海南。沒過多久,我媽媽興高採烈地從報刊亭買回來一份《南國都市報》,說是今天出了一份新報紙,刊登的都是民生類新聞比較多,很有意思。
我仍記得一件與你們報紙有關的趣事,有一年,我外公從早上出門,中午也沒回家吃飯,直到下午才回家。 我們問他去哪裡了,他說看到報紙刊登的美蘭機場的新聞,他騎自行車從海甸島出發,一路問路,終於到達機場看到了大飛機。
我的外公和母親都喜歡從報紙上獲得信息後,就前往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探索」,看到有人需要幫助的新聞,我家老人也偷偷捐款;每年冬交會的報導,我都作為指引,先看報導有什麼新奇內容再去逛冬交會,我和母親甚至拉著一兩個拉杆箱,前去買東西,滿載而歸。
我們一家人都很喜歡朗讀,兒子高銘嶽也是報紙的「小粉絲」,多次參加報社舉行的各種文藝比賽。
這20年,我們都是南國都市報的忠實擁護者,一路同行。我能夠感受到,《南國都市報》已經深深融入我們家的生活中,作為老讀者,我們都會繼續一如既往地支持《南國都市報》。
(記者 王燕珍採訪整理)
責任編輯:林芳羽【來源:南國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