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一些小動作,做家長的千萬別忽視!
頭胎新手媽媽們想必大多和我一樣有一顆玻璃心,小寶寶們只要稍有一個反常小舉動就立馬查書籍、找度娘、跑醫院。
最初發現我家寶寶喜歡搖頭、摳耳朵是在二個多月的時候,寶寶還不能做精準的小動作。她不停地撓耳朵周邊部位,再後來就是直接扭自己耳朵,經常是把耳朵拽得紅通通,甚至用鋒利的小指甲撓出血。雖然吃奶正常、精神狀態不錯,但是有顆玻璃心的媽媽還是高度重視不放鬆警惕,翻書泡網去醫院,還好,寶寶一切正常!
可我哥哥家的小寶寶就沒那麼幸運了!偶然一個機會去哥哥家拜訪,哥哥家小寶寶正在洗臉,嫂子一碰到耳朵周邊部位立馬就哭起來,聲音是那種非常尖銳、撕心裂肺的,這種哭聲一定是寶寶哪裡不舒服了!我抱過來一看,「哎呀,趕緊去醫院!」聽我這麼一說,家裡人都湊了過來,發現小寶寶耳道及耳廓全是已經發硬成形的黃色有點發黑的耳屎,還伴有難聞發臭的氣味。以我這麼久對耳朵的研究來看,一定是中耳炎!後來哥哥告訴我,去醫院確診的確是中耳炎,說我那天去的太及時了,不然不知道寶寶還要受多久的罪!
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說說耳朵那些事兒!希望對寶媽們能有所幫助。寶寶喜歡搖頭、摳耳朵可能是以下幾種可能:
1.耳朵生病了
可能是由於奶水或洗澡水進了耳道導致耳朵發炎,患了中耳炎。
症狀:除了搖頭、摳耳朵還有煩躁、碰到耳朵周邊會哭鬧、拒絕吃奶進食、精神狀態不佳等症狀,耳道裡面有難聞的黃色的粘稠液流出。
怎麼辦?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確診,如果是中耳炎,立馬對症下藥積極治療。
2.溼疹跑到耳道裡去了
症狀:耳朵周邊發現很小的斑點狀紅疹,散在或密集在一起,有時會表現為丘疹、水皰等。溼疹瘙癢小寶寶會不停的撓耳朵部位,哭鬧,影響睡眠和食慾。
怎麼辦?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避免皮膚暴露在冷風或強烈日曬下,避免受外界刺激; 定期給寶寶修剪指甲,防止撓傷皮膚感染;給寶寶溼疹部位塗抹非油性的潤膚膏。
3.新技能get!
近剛學會搖頭、摳耳朵,寶寶會反覆地練習新技能。
症狀:寶寶沒有任何不良反應,精神狀態良好,單純覺得好玩或想引起大人的注意。
怎麼辦?不要過分關注,家長們可以教寶寶其他新技能,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4.正常發育過程
症狀:嬰兒兩邊耳朵前庭發育不平衡,他們通常會感到不舒服,也會搖頭,摳耳朵。
怎麼辦?這是正常的現象,可以通過甩床單(把娃放進床單,家長抓住床單兩端輕搖)、坐搖搖椅、蕩鞦韆等遊戲促進發育。
5.寶寶困了想睡覺了
症狀:寶寶躺在床上,頭二邊轉來轉去,眼睛無神呈眯眼狀態,二隻手無意識的在被子外面划來划去。
怎麼辦?讓寶寶安心睡覺,不用刻意去管他,給寶寶蓋好被子,如果寶寶指甲過長,注意不要讓寶寶劃傷臉。
總之,寶寶太小不會用言語表達身體的不適,作為父母的我們就應擔起家庭醫生的責任,觀察細微,補充健康常識,給寶寶最好的呵護!
本文轉載於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