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海灘驚現明朝佛像,這意味著鄭和比荷蘭人登陸西澳早200年?

2021-01-20 一度君

兩名澳洲男子近日在當地一個海灘,發現一尊由鍍金青銅製成、重逾1公斤的佛像。據傳這可能與1421年鄭和下西洋有關,不過,佛像具體年代尚無定論,也有中國專家認為這只是明朝其他中國人帶到西澳而已。

發現這尊佛像的是澳洲男子德尚和湯姆森,兩人合作經營一家電影公司,本來打算與法國紀錄片製作人合作,拍攝拿破崙統治時期從法國航行至澳洲的影片。兩人近日帶著金屬探測器到當地一個海灘,清除如啤酒罐等金屬垃圾,準備拍攝。突然,湯姆森手裡的金屬探測器發出訊號,顯示離地面很近的地方有大型物體,於是,兩人準備好拍攝設備將挖掘情況拍下。

兩人撥開沙子後,起初以為這個物體是上世紀50年代的裝飾藝術燭臺,但約1分鐘後,他們挖出了一座小佛像。根據發現地的法規,這座小佛像屬於發現它的兩人,但澳洲聯邦的條款規定,政府可以佔用具有「特殊文化價值」的物品,兩人因此通知當局,以決定如何處理佛像。

兩人向西澳洲海事博物館報告相關事宜,並附上照片,博物館建議他們聯絡當地華人協會」中華會館「。中國大使館工作人員稱,他們仍在研究這一「潛在遺蹟」,但因鑑定過程相對複雜,仍需更多時間來處理。

德尚則聯絡專業的古董商人,對方看過佛像後,毫不猶豫地指,佛像是來自明朝初期,約在1350至1637年。

還有人認為,這座佛像可能與明朝鄭和下西洋有關,這意味著在荷蘭人哈託格1616年登陸西澳之前200年,中國人就已經到過這裡。

不過,中澳歷史博物館副主席王興鄉則指出,這座佛像的確是來自明朝,但到達澳洲的方法有很多可能:可能是鄭和留下來的,或是其他中國人帶來的,特別是在19世紀70年代已經有中國人在西澳洲出沒,佛像也極有可能是在這150年間被帶到此處的。

相關焦點

  • 疑似明代佛像證明中國人比歐洲人更早到澳大利亞?專家說……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 「若能證明它比首批來訪歐洲人,更早出現在澳大利亞西海岸……」兩名西澳男子據稱通過金屬探測器,找到了一尊青銅佛像,據稱其可能與1421年的「明朝尋寶之旅」有關。這或許意味著中國人比首個登陸澳大利亞的歐洲人早200年踏足此處,歷史意義深遠。 目前,澳駐華大使、中國駐澳大使館等已開始研究這一「潛在」遺蹟。
  • 西澳州,澳洲經濟發展的扛把子!澳洲留學和移民的首選!
    說起西澳很多人熟悉它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首府珀斯市,一個孤獨的城市,之所以讓人覺得是一座孤獨的城市主要是由於西澳首府珀斯所在的位置,它與境內其他州的大城市相距較遠。而從歷史方面,澳洲最先開發的是東海岸,雪梨、墨爾本、布裡斯班等地,所以國內的人也更為熟知一點。隨著澳新村村通工程的逐漸收尾,澳洲、紐西蘭的很多城市都有了國內直飛的航班。
  • 澳洲海灘驚現神秘「外星」生物!長滿觸手宛若克蘇魯!!
    澳洲海灘發現「外星」生物!一隻長相怪異的生物被衝到了西澳海灘上,當地人也不知道是什麼。看著好像「外星」生物。一名網友將它的照片放到了網上,說是他母親和女友在西澳北部Broome的海灘上發現的。從圖片上看這隻生物有幾十隻斑駁的黑色觸手,中間是鼓鼓的身體。網友也紛紛猜測這是什麼東西。
  • 這是什麼怪物? 衝向西澳海灘,把當地居民嚇壞了
    西澳海灘,竟然衝上來一個怪物,咋看還像一個外星物種的奇怪生物,令當地居民感到困惑。
  • 鄭和下西洋,真的是"賠錢賺吆喝"嗎?|明王朝|明朝|朱元璋|朱允炆...
    它不但標誌著早在歐洲地理大發現之前,我國已具有了遠洋航行的能力,更是在世界舞臺上秀了把明朝的「軟實力」,將大明王朝的聲望遠播海外。  大明王朝在聚光燈下享受著八方來朝的同時,鄭和下西洋之舉卻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比如明代車駕郎中劉大夏就曾質疑道:「三保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回來又有什麼用?」
  • 澳洲海灘驚現火柴棍大小的毒物,蜇人似蚊蟲叮咬,但可能致命.....
    海邊雖好,但在玩耍時,也要注意安全,因為一種劇毒生物頻繁出現在澳洲海灘,殺人於無形,讓人不得不防!!據悉,被伊魯坎吉水母蜇的人一般會留下嚴重的持久傷害,約30%的刺痛受害者在出現嚴重症狀時有生病危險,25%的人在往後的生活中會反覆出現包括心臟或神經系統疾病在內的多種疾病。
  • 澳洲龍蝦:除了知名的西澳巖龍蝦和南澳巖龍蝦,竟然還有它們...
    圖片來自:cocklebaywharf.com.au到澳洲遊玩兒,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吃龍蝦!吃龍蝦!不只吃一種龍蝦!噔噔~~有請我們今天的主角——澳洲龍蝦!澳大利亞行政區劃六個州和兩個領地澳洲龍蝦,顧名思義,來自澳洲的龍蝦。澳洲龍蝦,大家可能熟知的有西澳龍蝦和南澳龍蝦。來來來,那我們就先說說它們!
  • 為何中國人幾千年都沒發現澳洲?明明就在東南亞附近!
    從地理位置上看,大洋洲的位置明顯距離亞洲更近,為什麼發現大洋洲的人不是亞洲,而是歐洲人呢?要知道在澳大利亞的旁邊就是東南亞的群島,為什麼發現澳洲的不是古代航海發達的中國人,也不是近水樓臺的東南亞人呢? 古代中國人對世界充滿了好奇,這在《山海經》中就能得到鮮明體現。據說有人在山海經中找到了對澳大利亞最早的記載,但是這一理論找不到更可靠的證據。
  • 英一海灘驚現巨型樂高玩具
    英國南部布賴頓海天日前驚現一個高2.44米的樂高玩具,引得附近居民猜測紛紛;樂高公司日前已經表示,此事和他們公司毫無關係。    據報導,這個彩色的樂高人物玩具是在29日被衝到布賴頓海灘的,由於突然有訪客「光顧」,這引得附近居民紛紛猜測該玩具的來源。
  • 澳洲海灘驚現死亡水母!已有5人被蟄死!就是這個長得像塑膠袋的東西!
    因為news報導,最近澳洲海灘上發現了一種致命水母!這種水母在去年導致了5人死亡,幾百人入院!news:警告!澳洲熱門海灘上發現致命水母!因此,在海灘又發現了伊魯坎奇水母的新聞一出來後,瞬間引起了所有澳洲人的關注!大家都非常的好奇,這水母到底是怎麼來的?!
  • 巨型樂高玩具現身荷蘭海灘 疑漂流自英國(圖)
    這是2007年8月7日,在荷蘭贊德伍爾特人們將這個巨型、微笑著的樂高玩具打撈上來之後孩子們在其附近玩耍的照片  巨型樂高玩具驚現荷蘭海灘 疑從英國漂流過來  千龍網8月8日訊 一個巨型、微笑著的卡通男孩形象的樂高玩具8月7日在荷蘭旅遊聖地贊德伍爾特被附近的工作人員從海中打撈出來。
  • 鄭和只會航海?看他下西洋都幹了些什麼?打仗外交玩政治無一不精
    鄭和下西洋,沒找到建文帝卻帶回異獸「麒麟」,究竟是什麼動物?明朝成祖時代,太監鄭和率領龐大的艦隊7次下西洋,航線集中於「東南亞-東非」一帶,事跡廣為人知,但是,鄭和航隊在下西洋途中都幹了什麼事情?我想這就少有人能講出個大概。據了解,鄭和航隊有62艘大船,有船員27800人,其中最大的「寶船」長達135米,排水量2萬噸,甲板面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
  • 澳洲國寶考拉的悲慘命運:1788年英國人登陸時有千萬隻,如今4萬
    只不過能被叫做國寶,也就意味著數量稀少。我們的大熊貓總共也只有不到2000隻。而其他國家的國寶也好不到哪裡去。比如說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在1788年英國人登陸澳大利亞前,澳考拉數量超過千萬隻,然而到2012年,澳考拉數量只有約33.3萬隻,其中野生考拉數量不足10萬隻。讓我們看下澳洲國寶考拉的悲慘命運,考拉是如何從千萬隻急劇縮減到33萬隻。
  • 鄭和隨行翻譯主要來自南京
    鄭和後裔泰國免費乘機  鄭和後裔主要分為三支,南京支系現有200多人,如今蘇州、上海、北京等地的鄭和後裔就是從南京支系發展而來;雲南支系有玉溪和沙甸共170多人,還有一支鄭和後裔定居在泰國。清末鄭和第十七世孫鄭松林跟隨馬幫到泰國清邁進行貿易,後娶了當地土司的女兒定居下來。現在泰國的這一支大約有100多人。
  • 蘇格蘭脫英、加州獨立,西澳也要另起爐灶,澳大利亞或走向肢解
    西澳獨立可不是小一部分的人"單純想法",而是廣大西澳民眾的"心聲"。調查顯示,有90%的西澳民眾表示,他們希望西澳邊境永遠關閉,西澳應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更為誇張的是,西澳民眾居然選出了本國的"總理"國歌和國寶。 事實上,西澳"獨立運動"由來已久。早在1933年,西澳就舉行了獨立公投活動,當時的澳大利亞還屬於英國殖民地,因此其獨立公投被英國給否決了。
  • 西安最古老的清真寺,掌教是鄭和下西洋的功臣,被譽為宗教聖地!
    我已經在西安住了十幾年了。如果我的朋友來西安旅行,我總是會給他們一份小攻略。今天我就來說說大學習巷。大學習巷這個名字來源於唐代。因為長安是當時世界的文化中心,很多西方國家都對它充滿了嚮往,所以商人不斷來往。有的人甚至定居長安。
  • 南澳⇌西澳,穿越無樹之地!澳洲納拉伯寂寞公路詳細攻略
    它的名字有個浪漫又直接的語義,no tree,無樹之地;穿越Nullarbor就像澳洲公路文化裡的「川藏線」一樣,而第一位橫穿的歐洲人Edward John Eyre,形容這裡是"異常可怕, 大自然的汙點, 在噩夢裡會遇見的地方"。
  • 澳洲驚現「新冠」字樣中國國旗!澳亞裔請願停止種族主義!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今日阿德萊德報導 全澳疫情速報截至目前,澳洲已累計有6360例確診病例,61人死亡,治癒3265人。復活節假期,全澳新增病例放緩,然而澳洲首席醫療官Brandon Murphy指出,澳洲確診病例數大幅減少可能是由於復活節假期檢測數量放緩所致,他提醒澳洲民眾堅持不要出門,保持好社交距離。澳洲衛生部長Greg Hunt表示,澳洲不會考慮「群體免疫」,因為這會導致60%(1500萬)澳洲人感染,意味著有15萬人死亡。
  • 此島有全世界最大的油氣田,島民富得流油,華人曾在這建了個國家
    15世紀初,鄭和下西洋,將納土納群島作為海上第一驛站,在這裡建了大量營房和配有大量生活所需要的設施。鄭和離開前,還留下了大量人員值守。由於納土納群島擁有優良的自然資源,船隊每次都要在這裡檢修、換洗、加工船隻等,經常往返歇息在該島上。明宣宗癸丑年,船隊最後一次回國後,船隊官員考慮到納土納群島是我國南海的重要門戶,從鄭和下西洋開始,他們就代表朝廷對此直接管理。
  • 澳洲即將進入200年來最乾旱時期,或持續20年!
    氣象專家警告:澳洲從明年起將會進入一場歷時20年的大乾旱!這場乾旱,可能是20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2019年到2021年這一時期,或許成為澳洲200年來不遇的乾旱期!一般而言,厄爾尼諾現象會帶來嚴重的乾旱、反常的高溫天氣、更少的降水和更高的森林火災風險…這就意味著,從理論上說,澳洲確實有可能出現罕見的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