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全球矚目的「嫦娥五號」終於帶著月球的「土特產」回來啦!
從11月24日飛向月球,到今天作為中國首個無人月面取樣返回太空飛行器的成功凱旋,「嫦娥五號」的成功,標誌著在通往未來的星辰大海徵途上,中國航天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自古以來,人類便對浩瀚的宇宙充滿好奇,「老牌仙女」嫦娥奔月的故事更是人盡皆知。讓夢想變成現實,浪漫的中國人就用取名為「嫦娥」的探測器去月亮上一探究竟。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 嗑CP 是必不可少的快樂源泉,一旦嗑起來是要多上頭有多上頭。 但你知道嗎,回顧我們的探月徵程就會發現,嫦娥X玉兔的「神話CP」也非常好嗑!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下~~
都知道奉命探秘月球的「嫦娥家族」,目前共有五個姐妹,本著對單身狗的關愛,在介紹CP出場前,我們先來說說單身的嫦娥一號,以及有約會經歷的嫦娥二號。
作為家裡的大姐,嫦娥一號可以說是一位特別勇敢且具有開拓能力的仙女。她是我國的第一顆探月衛星,在2007年10月發射升空,正式拉開了中國月球探測的大幕。
△ 嫦娥一號結構圖
面對這次充滿挑戰的太空之旅,嫦娥一號身邊沒有陪伴,進入預定軌道後,剩下的路得靠自己走,但她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在太空精準剎車,擔任「攝影師」一刻不停地拍攝月球、經歷來自月食的嚴峻考驗(會影響她正常工作)等等。
單身一人又如何,仙女的目標是搞事業!更何況她還有地面的親人——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團隊在保駕護航,為此,嫦娥一號表示:都是小case,根本沒在怕的。
而和大姐相比,2010年10月造訪月球的嫦娥二號仙女,軌道高度由200千米降低到100千米,因此拍攝的月面也更清晰。在她拍的600多幅照片中,部分被用於製作了首張7米解析度的全月圖,功勞也是大大的。
△ 嫦娥二號拍攝的全月圖(7米解析度)
此外完成所有目標後,嫦娥二號還肩負了從月球軌道出發去日-地拉格朗日L2點探測的新使命,並且還要再進入飛向圖塔蒂斯小行星的轉移軌道,用身上的相機給圖塔蒂斯拍照。所以,以西方凱爾特人神話中戰神的名字命名的圖塔蒂斯,便是嫦娥二號的「約會對象」。而我們的嫦娥二號其實是主動的一方,是個敢愛敢恨的姑娘。
2012年12月13日,在約定的時間和地點,嫦娥二號對「戰神」回眸「一笑」,並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對這顆小行星的近距離光學成像。相遇時間雖然短暫,但能在茫茫星海中如期相會,又怎能說不是一種難得的浪漫?
△ 嫦娥二號拍攝的圖塔蒂斯小行星圖片
2
好了,說完大姐和二姐,下面就要有請一起踏上「廣寒宮」的「神話」CP了。首先是嫦娥三號X玉兔一號。
從個人能力上,全新研製的嫦娥三號仙女比兩個姐姐都更強,只需一次制動就能進入環月軌道,而且和姐姐們只是「繞月」的任務不同,2013年12月,她實現了中國首次在月球表面的軟著陸,也就是真正落在了月球上。
△ 嫦娥三號
和她一起來的玉兔一號是中國首部月球巡視器,她順利從著陸器上走下來,邁出了中國探測器在月球上的第一步!
△ 玉兔一號在月球正面留下了中國探測器第一履足跡
嫦娥三號攜手玉兔一號取得的開創性成果和經驗,為中國探月工程後續任務的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萬事開頭難,但她們並肩作戰,成功創造了新的歷史,這對CP我愛了!
3
接下來是「神話CP」第二組——嫦娥四號X玉兔二號,她們不僅在科學探索之路上一起乘風破浪,彼此之間的互動也是萌萌噠。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代表人類探測器第一次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嫦娥」抱「玉兔 」,翩然落月宮,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實現月背軟著陸的國家!在人類探月徵程中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
△ 嫦娥四號地形地貌相機360°環拍的月背全景圖
而就像初次去到某個景區的我們一樣,到了沒來過的月球背面「旅遊」,除了拍下首張月背的迷人全景風光「做紀念」,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當然也要進入「咔嚓咔嚓」的互拍美照模式。
來欣賞下她們為對方拍下的獨一無二的「月背打卡照」吧:
△嫦娥四號地形地貌相機拍攝的玉兔二號正面圖像
△玉兔二號全景相機拍攝的嫦娥四號圖像
除了拍照,旅途中還有什麼不可缺少呢?我的回答是:Wi-Fi!並且我猜玉兔二號也是這麼想,因為在這趟月背大冒險裡,玉兔二號獲取的科學數據傳回地面時,除了使用自身全向天線和定向天線,通過中繼星下傳到地面外,還會蹭嫦娥四號的「Wi-Fi」,即著陸器與巡視器之間的UHF頻段通信,實現返向數據下傳。
仿佛能想像到玉兔二號對嫦娥四號撒嬌說:感情足夠深,就讓我蹭蹭你的「Wi-Fi」唄!
有「Wi-Fi」自由什麼都好說,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的月背之旅過得快樂又充實。嫦娥四號收集了大量珍貴的數據資料,進行了多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探索,堪稱月表最強「打工人」。機智的她此行還帶上了棉花種子,忙裡偷閒在月背種了棉花,將地球生物搬上了月球,了不起!
△2019年1月6日09時44分棉花種子狀態
另一邊呢,玉兔二號也沒閒著,肩負著揭示月背奧秘使命的她,一直在月背上辛勤工作,搜羅到了讓科學家都為之「瘋狂」的石頭,勇敢地探測了月背未知的撞擊坑等等,不過她也有放飛自我的時刻,比如她還在那裡開啟了自動駕駛技能,要知道在地面上實現自動駕駛,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呢。
嫦娥四號X玉兔二號,一個成功著陸月背開啟了人類探月歷史的新篇章,一個成為人類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也是目前月面上唯一一輛在工作的月球車,如此能幹的她們,是名副其實的雙強CP無疑了!
4
想知道嫦娥四號是如何在月球上種棉花的嗎?她測量到的月背夜晚又有多冷呢?
玉兔二號在月背如何「睡覺」、「行走」、「吃飯」?她搜羅的瘋狂的石頭是什麼?又發現了怎樣的神秘新物質呢?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探月,中國探月國家隊——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出品了一本乾貨滿滿的科普讀物,名字叫作《月背徵途》,近期已經上市和大家見面啦!
在這本書裡,你會發現那些宏大而驚險的航天任務,那些「高冷」的航天知識,在作者生動有趣的講解下,都瞬間變得簡單易懂!壯觀的月球景觀、震驚世界的科學發現,大量高清照片都是首次公開!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丨著
未讀 · 探索家
中國探月國家隊權威科普全網上市!
大名鼎鼎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是我國載人航天、深空探測任務的指揮調度、飛行控制、分析計算、數據處理和信息交換中心,可謂核心中的核心。成立以來先後圓滿完成了載人航天工程4次無人飛行、3次載人飛行、4次交會對接以及空間實驗室任務;探月工程嫦娥一號、二號繞月探測和嫦娥三號軟著陸巡視勘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圓滿完成了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飛行控制任務。後續還將承擔我國載人空間站組裝、建造和長期運營管理任務和自主火星探測任務。
《月背徵途》一書歷時兩年,改稿近百次,書中完整梳理了中國探月工程的所有裡程碑事件,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再到未來的太空計劃......細節多多。
「兩彈一星」元勳孫家棟,人民科學家葉培建,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中國科學院院士、嫦娥一號應用系統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共同審定推薦。航天大佬們親自為你講述人類登陸月背的全過程,以及操控月球車的幕後故事!絕對權威又好看!
隨著嫦娥五號的成功返回,中國的航天事業又創造了新的奇蹟!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在這個見證歷史的時刻,除了無比自豪地「刷屏」表達激動,或許還可以更多地去了解下「嫦娥家族」的奔月之路,了解中國探月工程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