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感覺到國際章很想自己有點觀眾緣和路人緣,這幾年接了不少綜藝,還演了電視劇,在節目裡會調侃賣萌也試圖搞笑一下接接地氣,但其實她真的搞錯重點了,每一個有路人緣的演員,除了有至少兩部大爆的電視劇作為支撐外,性格層面都是相對:柔和中庸,言辭不激烈,略佛系的。
哪一條都和章娘娘的性格差了十萬八千裡。你們隨便想幾個有觀眾緣的女演員來,她們會這樣嗎?沒有說章子怡不好的意思,只是她確實不適合走親民路線,不如高高在上、保持神秘、供人瞻仰好些。
章子怡的新劇《上陽賦》今日開播,由於她38歲的年紀出演15歲的郡主引發熱議,1月9日下午,她剛剛發文吐槽片方:《上陽賦》片方別在消費我營銷「少女感」了,「少女感」沒什麼不好,但請別按在我身上。
不是人家消費你所營銷的少女感,而是40歲的人演少女感的確浪的太突出。那個眼神、嘴型、語調、動作……都很扭捏。其實人都是這樣的,這是本能。
年輕人演老年人是故意把動作放慢放吃力了演,其實真的老年人是在努力把自己的動作加快變輕鬆了表現。沒有人願意自己老態龍鍾。
不過這也都是劇本和導演要求的,取決於觀眾是否想看到這樣演戲的章子怡。可能也是演員這樣要求自己的。
我發現有些明星是真的「不服老」,十三歲的張魯一、剛剛及笄的章子怡、二十多歲的劉嘉玲等。不知道這些演員在詮釋與實際年紀相差這麼大的角色的時候他們自己相信了沒?反正觀眾是沒信。
建議演員還是要對自己的年紀有一定的自知之明,偏要去接這種少年少女的角色本來就很勉強,也不能完全怪觀眾要求高吧。不管是誰,以這個年紀去演及笄之年的少女都會被質疑,這並不是演技好不好的問題。當然,演員有演技是好的,但就算好到拿下十個奧斯卡影后,也沒有誰可以對抗時間啊,畢竟那份年少時的青澀、懵懂以及不諳世事的眼神是很難通過演技重現的。
而如果是年齡相符的人來扮演個年輕的角色,即便演得不那麼好,也是真實的感覺,總好過滿眼滄桑且用力過猛的詮釋吧?所以,還是把這些少年少女時期的角色留給新一代的演員吧,他們演好了,對於這個影視作品來說是錦上添花,是一種雙贏;他們演不好了,你們也不會被觀眾們批評,反而在這種對比下大家會更期待你們的表現,何樂而不為呢?
章子怡回應中提到,自己從接劇本哪一刻,就知道要飾演什麼樣的角色。首先,片方讓章子怡飾演15歲的角色,讓人難以理解,找個年齡合適的演員很難?其次,章子怡當時為何不拒絕飾演少女時期的郡主,既然演了就應該想到角色會有爭議。記得《我就是演員》節目中,郝蕾對金莎說了這樣一句話:「你演一個少女,那旁邊的少女演什麼?」,想想這話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