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DMC產品市場的逐步好轉,價格的持續走高,安化集團公司研判後決定利用已有乙二醇系統碳酸二甲酯裝置外購DMC原料進行提純生產。11月13日凌晨4時,安化集團公司成功採出合格DMC,標誌著DMC改造開車成功。
DMC中文名稱碳酸二甲酯,是一種低毒、環保性能優異、用途廣泛的化工原料,被譽為當今有機合成的"新基石"。為了儘快搶佔市場,獲得效益,該公司緊鑼密鼓組織開車。
提前籌劃,確保所需準備到位。該公司技術人員加班加點出方案,四處收集改造材料,合理整合資源。對DMC開車計劃進行完善和工作確認,並對相關儀器進行分析調試,對分析方法、樣品前處理、儀器設備參數調整等進行驗證,確保分析方法和設備準確到位。
為確保DMC裝置現場採樣點設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該公司對產品裝置的10多個採樣點逐一進行現場確認,對排查出不合理、不具備條件等問題及時與工藝車間溝通,及時整改,保證採集的樣品具有代表性,為裝置平穩開車提供堅實基礎。
DMC的成功採出,不僅響應了國家安全生產和環保政策,更是安化集團公司轉型升級邁出的重要一步。
關於煤制乙二醇副產碳酸二甲酯(DMC)的情況
碳酸二甲酯將要陸續投放的各種新工藝,但現在市場上,煤制乙二醇副產碳酸二甲酯的質與量也在不斷提升,副產DMC主要生產流程是在合成氣制乙二醇中副產出少量的碳酸二甲酯,與乙二醇的產出比率大致是100:3,實際產出量有差別。隨著乙二醇市場低迷,主流碳酸二甲酯市場階段性高位導致關注度提升,廠家對於副產DMC的關注度越來強,部分生產廠家多配套副產DMC的提純精餾裝置,產品質量得到較大提升,半數左右廠家產品達到一級品產品標準,更有少量貨源品質達到優等品標準。
副產DMC特點明顯,一是原料依附性強,產地多是煤化工業發達的地區;二是產品質量跨度較大,從非標品質到優等品質量皆有,同時在非標貨源中質量差別也很大,從40%-50%含量到95%-99%左右都有;三是產量不大且裝置開停工頻繁導致實際產出更受影響,截至10月23日,據統計,煤制乙二醇裝置平均開工負荷在59.47%,而乙烯法制乙二醇裝置平均開工負荷則77.65%,同樣酯交換法制碳酸二甲酯裝置平均開工負荷在76.05%。
副產DMC的應用領域仍相對局限,傳統未經提純的粗甲酯多作為溶劑油或危廢燒火油處理,後來更多通過提純工廠經過精餾提純後與生產工廠提純出的一級品產品一起主要作為塗料以及部分膠黏劑的原料使用,尤其在國標優等品DMC價格高位時,下遊生產商對高價接受有限,多會選用代替性較強的副產DMC用以生產,但副產產品仍存有氣味、顏色以及甲醇含量過高等質量不穩定情況,所以較高端的塗料與膠黏劑中副產DMC的滲透率仍較低;更進一步品質提純到優級品的副產DMC應用領域有所擴寬,除了既有的塗料、膠黏劑領域,聚碳酸酯生產中也能應用。隨著提純技術的進一步提高,應用範圍也將逐漸向高端領域發展。未來幾年內新增煤制乙二醇產能計劃約有584萬噸,副產DMC後市的也將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化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info@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