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插件無孔不入:手機麥克風變竊聽工具

2021-01-08 極客公園

不少手機應用在被使用時會要求用戶授予權限,有的功能調用確實是為了本身的服務,但也有一部分被企業利用,做起了收集數據的生意。據紐約時報的報導,有很多手機遊戲會通過麥克風來識別你看的電視內容,並將這些數據用於廣告投放。

用麥克風來收集觀看習慣,這其實比攝像頭要更隱秘,也更普遍。Alphonso 公司是一家為廣告商收集電視觀看數據的初創企業,通過手機麥克風,Alphonso 可以了解用戶的電視觀看習慣,幫助廣告商進行精準投放。Google Play 中已經有 250 多款遊戲在使用 Alphonso 的服務,然而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觀看行為已經被調用。授予權限的操作是在首次打開遊戲時,但關於數據收集的說明卻要到設置中主動查看,大多數人並不會注意。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在被授予權限後,Alphonso 可以通過麥克風來獲取手機的音頻信號,用機器學習對電視節目、視頻廣告進行識別,將得到的信息和位置信息結合,分析哪些廣告對用戶的行為是有效的,比如看過汽車廣告後有沒有去 4S 店。這些信息能夠幫助廣告商進行精確定位。

收集聲音的行為並不只是在用戶使用應用期間,只要應用在後臺運行,這種行為就不會停止。不過 Alphonso 表示,他們只對已知的視頻內容進行識別,並不會記錄用戶的講話聲。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被蘋果收購的音樂識別應用 Shazam 和 Alphonso 也有合作關係。對於一個音樂識別應用,關掉麥克風權限是不可能了,不知道蘋果會如何處理這段合作關係。


關於用戶數據被收集的問題最近備受關注。Google Home Mini 頂部按鈕出錯偷錄用戶聲音,最終 Google 對這個功能進行了永久禁用。Facebook 也用收集的用戶數據吸引廣告商。國內的微信最近對外發表聲明,稱並不會將聊天內容用於大數據分析。

要完全逃離這些硬體、軟體是不可能了。比隱私洩露更可怕的是,用戶對隱私洩露的不知情。Alphonso 提供了關閉麥克風權限的方法,但和應用描述一樣,誰會去看呢?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文章參考:紐約時報

編輯:雙筒獵槍


相關焦點

  • 用手機麥克風竊聽用戶隱私,全球最大的社交軟體做到了
    原標題:用手機麥克風竊聽用戶隱私,全球最大的社交軟體做到了 A BOUTBEAUTY 還記得前幾個月今日頭條被質疑通過手機麥克風獲取個人隱私嗎?今日頭條也很快澄清,稱目前聲音處理的技術水平,遠達不到通過麥克風去獲取個人隱私的水平。
  • 央視曝光竊聽黑色產業鏈:設備被偽裝成充電寶
    此外,在APP的界面中,還有一個「遠程錄音」的按鈕,啟動後,這段對話就被存到了手機裡。也就是說,只要在被竊聽者身邊放置這樣一個GPS定位器,就相當於放了一個保持通話的手機。一切聲音會被傳到竊聽者的手機上,甚至被錄音,被而竊聽者對發生的這一切卻渾然不知。
  • 有公司被竊聽損失千萬元
    而這樣的產品如何用來非法竊聽?記者嘗試買了一個產品,進行測試。拆開產品的包裝,是一個火柴盒大小的塑料盒,記者按使用說明書在手機上安裝好App,打開App,果然在上面就能實時觀察車輛的行駛軌跡。在App的界面中,還有一個「遠程錄音」的按鈕,啟動後,就能把對話存到手機裡。
  • 除了植入木馬,你的充電寶可能還在竊聽你,受害人遍布全國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實現竊聽目的,他們在這個晶片上還增加了一個微型麥克風。具體效果如何呢?央視新聞記者也進行了實驗。據他介紹,通過拆解內部的零件可以看出,這個集成模塊主要由 GPS、Sim 卡和麥克風等部件組成,通過查詢這個 Sim 卡所對應的號碼發現,這張卡屬於物聯網的專用號段,主要用於物流公司、智能設備廠家等企業,並不面向個人用戶。比如,前段時間,北京有一家安防公司在開會的時候被人竊聽了。於是這直接導致了競標失敗,可以說是損失非常慘重……
  • 手機APP竊聽,準確率均接近90%!除了這個還有你更不知道的……
    App可在用戶不知情、無需系統授權的情況下,利用手機內置加速度傳感器採集手機揚聲器所發出聲音的振動信號,實現對用戶語音的竊聽。那麼手機App是如何做到竊聽的呢?該研究團隊發現,由於手機中的揚聲器和加速度計被安裝在同一塊主板上,且距離十分接近,揚聲器在播放聲音時所產生的震動可以顯著地影響加速度計的讀數。他們將這種攻擊方式命名為「AccelEve」(加速度計竊聽)——一種基於深度學習加速度傳感器信號的新型「側信道」智慧型手機竊聽攻擊。加速度計收集到震動信號後,可進而識別甚至還原手機所播放的聲音信號。
  • 你真的被APP竊聽了?工信部做了32萬款APP技術檢測,結果……
    你會不會也常有感覺手機被竊聽的時候? 10月22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目前,工信部已完成國內主流應用商店32萬款APP的技術檢測工作,督促1100多家企業進行整改。 聊什麼就推薦什麼?
  • 細思極恐:私家車愛用的GPS定位器能變身竊聽器 可竊聽通話等
    據央視網報導稱,北京一家安防公司就因為商業機密被竊聽,企業競標失敗,蒙受了重大損失,而竊聽器竟然是我們常見的GPS定位器。設備中的在APP的界面中,還有一個「遠程錄音」的按鈕,啟動後,這段對話就被存到了手機裡。只要在被竊聽者身邊放置這樣一個GPS定位器,就相當於放了一個保持通話的手機。一切聲音會被傳到竊聽者的手機上,甚至被錄音,被而竊聽者對發生的這一切卻渾然不知。為什麼這說個產品讓人細思極恐呢?
  • 隔牆聽、雷射竊聽、微波竊聽,總有一款你想不到
    實驗室主要職責為商業企業和大眾利用物理技術手段檢測排除竊聽竊拍非法器材;為企業和個人愛好者創造模擬實訓空間;評估企業或個人信息安全狀況;有針對性為企業和個人提出合理化的信息安全建議;保障企業機密安全,提高個人隱私安全防範意識。
  • Android惡意插件 把你的手機變成監視器!
    在任意App內運行這項技術的開發代號為DroidWhisper,能夠作為插件隱藏在任何的app中,並且秘密地在後臺運行,開機就自動啟動。在DroidWhisper安裝之後,間諜程序能通過指令控制伺服器(C&C server)接受控制,這一過程中的通信既可以由網際網路也可以由簡訊服務完成。
  • 變聲器變音你必須知道這款插件!男變女聲之調音界鼻祖插件RoVee
    一提到變聲插件鼻祖很多調音師肯定猜到了,沒錯就是RoVee插件。RoVee插件G200kg 發布 的RoVee,是全功能音高修正插件 KeroVee 的精簡版本,RoVee 是一個嗓音變化器,可以將你的聲音轉換成男聲,女聲,玩偶或機器人的聲音。
  • 我的世界手機版砧板家具插件
    我的世界手機版砧板家具插件家具插件作者:ROBERTGAMER69該插件增加了許多裝飾,更多的村民。當前,當您搜索FURNICRAFT時,所有家具都在廣告資源中,您將在其中看到所有家具。如何獲得它們?首先,您將必須獲得用於家具的黏土,其製作過程如下:當您有黏土用於家具時,您將必須去工藝桌。
  • 變聲器變真實的女聲一點都不難,在手機端也完全可以!
    使用變聲器變聲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使用機架變聲軟體利用各種插件進行變聲,這些機架以及插件在國外都能找到開源的東西,所以組裝一個變聲軟體的難度並不算很大,但是這麼多變聲軟體的變聲效果差異很大,這就說明了開發變聲軟體是一回事,對變聲軟體進行優化則又是另一回事!
  • 智能音箱,正在偷偷竊聽你的隱私
    今天小駭可不是來給智能音箱打廣告的,而是要告訴你,你在家說了些什麼,智能音箱有可能都在偷偷竊聽!智能音箱變「隱私竊聽器」都說智能音箱是開啟智能家居生活的一把鑰匙,價格不高卻功能多樣,還能和家裡的其他智能設備完美聯動,儼然是一位智能小管家,深受用戶歡迎。儘管科技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便利,但先進科技是否也在侵犯我們的生活隱私呢?
  • 提交工具產品收縮 打造抓貓聚合廣告平臺
    原標題:提交工具產品收縮 打造抓貓聚合廣告平臺  上周,抓貓網一鍵提交工具發布產品調整公告,從9月1日開始,抓貓聚合廣告平臺sdk版本將有巨大的更新並正式對外開放。原抓貓一鍵提交工具網址將不再提供服務,提交工具產品收縮到聚合廣告平臺。
  • 你的聊天內容可能正「被竊聽」
    App獲取個人信息,用戶感覺「被竊聽」北京的苑慶攀最近有個疑惑,和朋友只在線下閒聊過的東西,第二天就出現在自己手機應用的推送裡。今年以來,公安部在15個省份開展打擊貸款類網絡詐騙犯罪,發現非法團夥就是將矛頭指向有明確貸款意向的人員,根據他們在網際網路、手機App等的瀏覽、搜索記錄,分析其貸款意向,從而精準推送大量虛假貸款廣告,並實施詐騙。
  • iOS13/14 越獄源Cydia插件推薦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自帶的軟體源都是國外的,有些時候因為網絡的問題導致國內用戶經常無法刷新出自帶源內的插件,點進去看也會發現源內一片空白,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建議大家將手機設置為國際網絡再刷新源。applist插件是用於顯示設備上軟體列表的依賴,比如說你裝了某些插件,插件設置項裡需要顯示手機上所有安裝的軟體列表,但是你點進去卻發現是空白,這就是因為沒有安裝applist插件造成的。
  • 全球定位還帶跟蹤竊聽 嘉興竟出現這樣的神器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種卡,這卡能夠追蹤、竊聽和定位。如此神奇的卡真的有售嗎?前不久嘉興市民陸先生在上網時看到了一名叫「衛星定位卡」的廣告。廣告上稱,「出售衛星定位卡,可以追蹤、竊聽和定位,全國通用。」陸先生隨即撥打了廣告上的聯繫電話。
  • 你的手機可能被人暗箱操作刷廣告牟利了
    一舉打掉相互勾連的4個網絡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20人,瓦解了一條通過非法控制用戶手機,進行暗刷廣告變現的特大黑產鏈條,非法牟利高達6000餘萬元。  截至目前,檢察院已對涉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實施批捕,取保候審17人。
  • 網警重拳出擊,摧毀一非法控制用戶手機盜刷廣告...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手機隨便打開點什麼都會有附帶這樣那樣的廣告用戶們通常會選擇忽略很少有點進去看的然而,有不法分子竟然悄悄地在APP中植入了可以模擬用戶點擊廣告的程序從而控制手機刷廣告謀取私利該代碼能夠控制用戶的手機,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用於實施暗刷網際網路廣告,以此進行牟利。重慶市公安局網安總隊對此高度重視,立刻聯合渝中區公安分局成立專案組立案偵辦。經對相關線索細緻偵查,循線追蹤,一條通過非法控制用戶手機暗刷廣告變現的特大黑產鏈條逐漸浮出水面。
  • 扎克向國會表明:Facebook沒有通過手機監聽用戶
    (據Techcrunch報導)有傳言稱,Facebook通過人們智慧型手機上的麥克風來監控用戶,其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正式否認這一陰謀論。美國東部時間4月10日下午扎克伯格在參議院作證時,參議員 Gary Peters向扎克伯格發問:Facebook是否從行動裝置上監控並挖掘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