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條關於「牙膏管尾顏色條代表產品成分」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又傳播開來,該條消息強調管尾顏色條是黑色的牙膏即為純化學成分的產品,引起了很多消費者的熱議。但筆者調查發現,該條消息早於去年就已在網際網路上熱傳,早已被證實為謠言,但仍有不少消費者蒙在鼓裡,信以為真。
牙膏管尾色標條確有多色市民拆盒選牙膏
11月26日,筆者也在微信上搜索到這條廣為流傳的微博,其中寫道:買牙膏注意牙膏管底部的顏色條,一般有紅、綠、藍和黑4種顏色,紅色代表天然+化學成分,綠色代表純天然,藍色代表天然+藥物成分,黑色代表純化學成分。
為此,筆者來到了位於椒江解放南路的樂購超市。在超市裡,筆者查看了多個品牌的各型號牙膏,發現貨架上的牙膏管尾部底部的顏色條以藍色居多,其次是黑色,但紅色和綠色的比較難以見到。
同樣是大眾的牙膏品牌,黑人的一款超白竹炭深潔牙膏和佳潔士的一款草本水晶牙膏的管尾顏色條分別為黑色和藍色。即使是同一個品牌牙膏,不同型號牙膏的顏色條也有不同。然而,筆者仔細閱讀了產品的有效成分,發現不管管尾的標識是什麼顏色,在成分表內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化學成分。
市民孟女士近日也收到一條根據牙膏管尾顏色判斷牙膏優劣標準的微信,正要給新長牙的兒子買牙膏的她在超市貨架前挨個拆開盒子查看牙膏,顯然有些犯難,「我也是看了微信覺得要給孩子買(管尾顏色)綠色的牙膏,但是找遍了貨架都找不著。」
當筆者問及該微信的真偽時,她表示:「應該是真的吧,我看我朋友圈很多朋友都轉發了,作為家長的心態,肯定是寧可信其有。」
色標條實為電眼定位點與牙膏成分無關
那麼為什麼牙膏管尾上都帶有一個顏色條呢?真的與產品成分無關嗎?還是有著什麼特殊的含義?
筆者針對此在網上諮詢了幾個牙膏品牌,客服人員均表示,管尾的顏色條標識與牙膏含有的化學成分無關。產品包裝都是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設計的,在產品的外包裝上並沒有任何的指向性。如果想了解產品的成分,可以參看包裝上表明的成分表。
早在去年6月,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已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說明澄清:「牙膏包裝底部的顏色條是牙膏封尾時的定位與識別,傳言中所提到的觀點是錯誤的。」
同時,央視新聞等多家媒體也就傳言作出闢謠,稱謠言中所提到的「以牙膏管底部顏色區分牙膏成分」的觀點沒有科學依據。
筆者在黑人牙膏的官網上也看到一則「有關牙膏管底色標的說明」,牙膏軟管底部的色標主要用於牙膏灌裝封尾時的定位與識別,行業稱之為電眼定位點。電眼定位點在軟管類包裝很常見,廣泛適用於軟管包裝的產品,如化妝品、食品等。用於在產品自動填充後,封尾機的定位感應,以確保封尾時包裝處於正確的位置。
其實,如果在超市裡稍加留意,不僅僅是牙膏管尾有色標,但凡用軟管包裝的日化產品如護手霜、洗面奶等尾部都有色標。
純天然成分牙膏不存在 消費者無需過度在意
網上謠言所說的「純天然」成分的牙膏是否存在呢?據悉,在牙膏的生產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加入化學成分,完全使用植物提取的牙膏是不存在的。牙膏使用的原料,只要符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牙膏用原料規範》就可以了。
在採訪過程中,超市的工作人員表示:「只要正常使用合格的牙膏就可以了,無須在意是否為『純天然』。不過消費者在意的話,可以儘量選用含草本精華的牙膏,但多多少少肯定都是有化學成分的。」
台州市立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王姝說,「純天然的牙膏不大可能,一般牙膏都是化學試劑和天然成分都有添加的,消費者選購時需要注意看牙膏上的說明,憑管尾的標識來判斷牙膏成分的方法早已被證實是謠言。」
王醫師還指出,保持口腔健康和衛生的關鍵不在於選擇什麼樣的牙膏,而是要保證刷牙的頻次和持續時間,建議市民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3分鐘以上,有條件的市民還可以定期到專業牙科醫院洗牙來保持牙齒的亮白。(金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