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億年前,恐龍還統治著地球。跟那些龐然大物相比,史前巨型跳蚤體長才2.4釐米,微不足道,但卻是現代跳蚤體長的8倍。還有一種叫「恐怖蟲」的,雖然體型小,但是長有一對類似螃蟹的大鉗子,它生來不為吸血吃肉,一生就為傳宗接代……五一期間,這些稀奇古怪的蟲子化石,將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公開展出。市民可以前往參觀,一睹這些全球科學界著名小蟲的神奇風採。
最大的跳蚤以恐龍血為食
「吸血鬼」跳蚤在現代昆蟲世界很繁盛,有2500多個種或亞種,但是想要遇到一塊古老的跳蚤化石,卻極其艱難。「這是因為跳蚤是寄生昆蟲,以吸食動物的血液為生。因此它會隨著寄主消亡,不像其他的動物有著很硬的骨骼,容易保存下來形成化石。」
不過,此次古生物所的特展卻展出了三塊跳蚤化石。有兩塊來自白堊紀,一塊來自伯羅紀的巨型跳蚤化石。這可是1975年出生的古生物專家黃迪穎研究員,在搜尋了數十萬塊化石後無意中發現的。
這其中有體長2.4釐米的巨形跳蚤,距今1.5億年前,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跳蚤,而現代跳蚤通常最大體長不過3毫米。黃迪穎說,根據研究,它們是騎在恐龍背上撒野的巨型昆蟲,可能以吸恐龍血為食,而且雌蟲比雄蟲更要大很多。另外,它們沒有翅膀,觸角很短,但是具有更多的節數(16-19節,而現代種類11節)。它的口器向後,「嘴」很像是吸管,腳爪很長,發育著櫛狀剛毛;胸部和腹部發育大量鬃毛,一致整齊的後排,像是被梳理過一般。
而對這個世界上最老跳蚤研究的一個新發現就是,恐龍時代的雄跳蚤具有跳躍能力,而雌跳蚤卻不會跳。「巨型」跳蚤化石的研究成果被美國《Discover》(發現雜誌)評為「2012年全球100大科學故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