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城下》:狙神之戰背後的兩大人物分析與現實啟迪

2021-01-10 賈落衡

大雪覆蓋了草原,不遠處的雪堆底下藏匿著一個拿著狙的少年,此刻他正瞄準著一匹狼,他屏住了呼吸,像石頭一樣趴在雪裡。終於,在爺爺的命令下,他扣動了扳機。這一槍沒打中狼,但打響了史達林格勒戰爭。

《兵臨城下》 改編自 威廉·克雷格 的同名紀實小說Enemy at the Gate: The Battle for Stalingrad(大門上的敵人:史達林格勒戰役)。

這是一部關於二戰中蘇德戰爭的影片,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

這部極富傳奇色彩的影片製作成本在2001年高達9千8百萬美元,上映的同一年就獲得了歐洲電影獎並被選作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也正是因為此影片,讓·雅克·阿諾和裘德·洛分別獲得了第14屆歐洲電影獎 最佳導演提名和最佳男主角提名。

《兵臨城下》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位來自烏拉爾的獵狼小子瓦西裡通過戰爭變成英雄的故事。影片一開始瓦西裡以爆頭五殺被丹尼洛夫政委發現並選入狙擊隊。聰明的政委向司令提議後,便借用瓦西裡的戰績來宣傳戰鬥精神,使敵人恐懼並鼓舞民心。

宣傳並非空談,瓦西裡的確有這個實力,廣泛的宣傳的確做到了讓敵人恐懼、民心高漲,同時也讓他俘獲了女兵坦妮婭的心。

可歡樂總是短暫的,就當他們沉浸在每天殺敵無數的喜悅時,真正的敵人康尼少校來了。

隨著身邊戰友和朋友相繼成為康尼少校的槍下亡魂,最終瓦西裡化痛苦為力量,狙殺了康尼少校。

《兵臨城下》這部電影戰爭氣氛渲染的極其強烈,雖然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一句關於兩個狙擊手的對白,但每一個細節都是那麼的扣人心弦、引人入勝。

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的不光是兩個狙擊手的生死對決,還有丹尼洛夫帶給人民的希望、瓦西裡登上神壇後的壓力和一些現實中的思考。

01、丹尼洛夫:希望能救贖人心,逼迫只會使人痛苦

影片的開頭特別描繪了史達林格勒的戰場現狀。戰場上蘇聯和德國軍力懸殊,蘇軍兩個人一把槍,而德國卻是飛機大炮。

整座城市被鮮血染成了紅色,橫屍遍野,戰場上血肉橫飛、炮火連天,往前衝的人幾乎沒有一個能夠活著回來。

可即便毫無勝算,蘇聯的士兵還是會繼續往前衝,不是因為他們能夠打贏德軍,而是因為友方的軍官手裡有一把槍。

那把槍不是為了殺敵,而是用來擊斃撤退的士兵。

毫無疑問,那場戰爭以蘇聯的撤退而告終,當司令質問所有軍官如何讓士兵重振旗鼓的時候,大多數軍官不是默不作聲就是回答「流放他們的親人」、「擊斃撤退的士兵」,總之全是逼迫士兵向前衝的餿主意。

就當司令失望搖頭的時候,一個響亮的聲音從人群中傳出。

「Give them hope(給予他們希望)」

是的,這個聲音來自丹尼洛夫。相對於其他政委他更清楚士兵們需要什麼,他知道士兵不需要用暴力和強迫的手段來逼迫自己前進。他們需要希望,只有希望才能讓他們打心底裡願意為國家而戰,沒有一絲憎恨和恐懼。

德國詩人尼採說過:

「強烈的希望是人生中比任何歡樂更大的興奮劑」。

果然,經過丹尼洛夫大量宣傳瓦西裡的英雄事跡後,士兵們不在膽小害怕,每天晚上軍營裡都歡聲笑語。因為以後沒人會逼迫他們前進,他們知道自己可能活不久,也許今天就是他們活在世界上的最後一晚。可即便這樣,他們依然對明天抱有希望。

因為,萬一明天勝利了呢?

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了《爆裂鼓手》裡的安德魯,他雖然在老師弗萊徹的逼迫下成了鼓神,但那畢竟是電影,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像安德魯那樣意志堅強、生扛著侮辱與毆打前行。大多數受逼迫前行人都變成了裡面抑鬱自殺的肖恩,因為沒有多少人能受得了無止境的逼迫,更沒有多少人能在無盡的逼迫中僥倖存活。

《爆裂鼓手》裡的肖恩是如此,《兵臨城下》裡的士兵們也是如此,沒有人會在無盡的黑暗中找到黎明,找到黎明的人都是因為看見了光。

相比士兵來說,肖恩是可悲的,因為沒有人給予他光,而士兵的光則是丹尼洛夫給予的。

正如特羅耶波爾斯基說的一樣:

生活在前進。它之所以前進,是因為有希望在;沒有了希望,絕望就會把生命毀掉。

回歸現實的思考

不光是電影裡的情節,現實生活也是如此。目前我國青少年自殺率位列全球第一,平均每五個人裡就有一個動過自殺的念頭,其原因大多數都來自於父母對學業的逼迫,有的父母甚至對孩子不學習以死相逼。

「我寧願你變成書呆子,也不願意你淪為差生。」

這是父親親口對我說過的話,我相信現在還有很多父母是本著學習改變命運的方式教育孩子。的確,學習的確可以改變命運,不過這裡的「學習」不是被逼迫著學習,而是孩子在學習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否則即便被逼迫的考上了清華北大,也會抑鬱、甚至走上極端,成為下一個吳謝宇。

臺灣作家羅蘭說過:

「父親的教育方法是鼓勵,而不是逼迫和苛求。是隨我們的個性發展,而決不是強迫把我們鑄成固定的模式。」

我覺得這世界上除了自己逼自己以外,一切的逼迫都是在犯罪。

因為逼迫不會使人成長,只會讓人痛苦、無助,掉入無盡的深淵。老闆對員工的逼迫不會為公司帶來更高的效益,父母對孩子的逼迫也不會帶來學習上的收穫。

所以,如果你想讓他人奔著一個方向努力,首先應該讓他看到希望,而不是把你手中沾滿逼迫的罪惡之箭射向那些無辜的人,否則只會適得其反,甚至刀槍相對。

02、瓦西裡:當一個人被賦予眾多期望,壓力和危險也會隨之而來

一開始瓦西裡被丹尼洛夫推上神壇的時候,他是喜悅的,他和丹尼洛夫擁抱在一起,他們歡呼、雀躍,大喊「我們成名了」

可慢慢的他才發現,名譽到來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煩惱,成名以後不管是友軍還是敵人,沒有人會把他當做一個普通人看。

所以當康尼少校出來的時候,他懵了,他不是康尼少校的對手。但是他不能輸,因為如果他死了,敵人就會藉此大做文章來挫敗蘇軍的士氣。此刻他背負的早已不再是自己作為普通人的生命,而是全國人民寄予的期望。

所以當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的時候他找到了丹尼洛夫。

「不要再寫我了,我不是他的對手,他遲早會找到並且殺了我的。」

「瓦西裡,我警告過你不準說喪氣話。」

「今次不同,你把我吹噓的太過於偉大了,我受不這分量,我只想作為一個普通的士兵去作戰。」

「我知道,但你不是普通的士兵,你很出色。」「那只是你編造出來的。僅此而已。」

在丹尼洛夫眼裡,瓦西裡似乎還是那個無人匹敵的槍神,丹尼洛夫心裡想的只是自己向司令許下的承諾即將得到兌現、沙夏作為內奸面臨的巨大風險和全國人民的希望不能磨滅。在他眼裡瓦西裡太自私了,可他哪裡想過瓦西裡要因此承受多大的壓力啊。

後來當沙夏告訴瓦西裡去化工廠蹲康尼少校的時候,瓦西裡誤以為丹尼洛夫利用了沙夏並朝著丹尼洛夫大吼,可丹尼洛夫卻說:

「我沒有利用他,他是自願做內奸的。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信任你!」

因為他信任你。

正是因為這一句話,瓦西裡的心理防線徹底垮了。從那一刻開始,他已經沒有辦法後退了。

瓦西裡最終成為了別人口中的救世主,而這代價就是用自己的作為普通人的一切來交換。

最終瓦西裡去了化工廠,可卻差點喪命於此。而當遲遲不見瓦西裡回來的時候,淚水在丹尼洛夫的眼裡打轉,即便直覺告訴他瓦西裡沒死,他還是很傷心。

丹尼洛夫的直覺是對的,後來瓦西裡真的出現在了他的面前,而瓦西裡出現的那一刻丹尼洛夫哭了,他終於知道眾人的期望把瓦西裡逼成了什麼樣子。

那一刻他對瓦西裡說,他會向司令申請把他調回原來的部隊。

可瓦西裡卻沒有聽他的話,在瓦西裡眼裡「開弓沒有回頭箭」,這條不歸路瓦西裡要一直走下去了。

只不過這一次背負的不再是期望,而是比往常更艱巨的責任——狙殺康尼少校

回歸現實的思考

其實現實生活中的明星很像瓦西裡。

作為公眾人物,要承擔的壓力必然不小,既要面對人們的輿論也要做好那些不成文的義務,稍微犯了一點錯誤可能就會面臨人們狗血淋頭的臭罵、經紀公司的解約。

不光是明星那種公眾人物,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與朋友或戀人相處也是如此。我們總是會利用自己對他人的期望來迫使對方感受到壓力。我們總是喜歡用那句「不要讓我失望」來使對方對那些自己本可以完成的事情充滿疑慮。

克裡斯多福·孟在《親密關係》一書中說到:期望=憤恨的前身,如果對某人失望、憤恨,那一定是對他有所期望,可滿足我們的期望並不是他們的責任。

我們都是人,自己承受不住的壓力別人也很難承受的住。俗話說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什麼事都是如此,在生活中我們減小對他人的期望不僅僅是為了幫對方擺脫壓力,也是對我們自己的一種解脫。

03、《兵臨城下》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迪?

①妒忌給丹尼洛夫帶來的惡果

有人說世界上的所有三角戀都會逼瘋其中一個人,果不其然,丹尼洛夫也是一樣。

影片臨近尾聲時丹尼洛夫因為看到了瓦西裡和坦妮婭親吻而大怒,因為他喜歡坦妮婭,可坦妮婭喜歡的卻是瓦西裡。

他回到基地後開始造謠瓦西裡的各種不好,說瓦西裡不相信自己國家勝利的可能性,甚至公開發表悲觀言論。

雖然最後沙夏和坦妮婭的「犧牲」讓丹尼洛夫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幫助瓦西裡贏得了勝利,可這代價卻是慘重的——他犧牲了自己。

放眼望去,不光是愛情,這世界上令我們妒忌的東西太多了,金錢、地位、友誼、身材長相等等,太多的東西都在令我們瘋狂。

正如丹尼洛夫在臨死之前說的一樣,

「我們努力製造平等社會,想讓人們不去嫉妒別人,可人與人之間總有令人妒忌的東西,一個微笑、一份友誼......」

作為人,令我們妒忌的東西太多了,哪怕是很微小的東西我們依然會心生妒忌。

託馬斯·富勒說過:

「妒忌使他人和自己兩敗俱傷」。

丹尼洛夫是如此,我們亦是如此,妒忌不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快樂,它只會讓人心生執念,而執念卻又往往讓人忘乎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所以相比之下我們更應該多去留意身邊的美好。

②災難來臨的時候,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英雄

如果說瓦西裡是大英雄的話,那麼沙夏一定是小英雄。

影片中當所有平民都在想要逃離史達林格勒的時候,還是個小孩的沙夏就已經意識到了國難當頭人人有責,他為了幫助瓦西裡贏得勝利,自己主動去當內奸騙取康尼少校的信任。

雖然他最後被康尼少校識破並且吊死在火車站,但是他的犧牲為瓦西裡的勝利做了鋪墊,他的精神也給我們帶來了心靈上的震撼。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國難當頭竟然可以挺身而出,甚至犧牲性命。反觀當下,我們現實生活中太多的人做不到這一點,且不說國難當頭,很多不良的社會現象出現在我們面前都沒人過去制止。

我所說災難並不是天災人禍,敵人入侵,很多看似很微小的現象都需要我們挺身而出,從插隊到欺凌,這些都是培養災難的種子。

如果災難還在萌芽期的時候人人就已經做起了縮頭烏龜,那麼這個社會必將倒退,我們每一個人都得承受自己因為沉默而種下的惡果。

結語

看完《兵臨城下》後,深有感悟。

這部電影仿佛還原了二戰中史達林格勒的場景。雖然我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依然可以從影片中感受到戰爭的殘酷,依然可以看到那些浴血奮戰的士兵,他們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一個國家、一個和平的時代。

他們宣揚的也不是一種暴力,而是愛國、熱血、希望。

在他們眼裡,戰爭過後的世界一定是美好的,而那個美好的世界裡一定人人平等、歡聲笑語。

相關焦點

  • 《兵臨城下》中除了狙擊手間的精彩對決 還有一些不得不說的故事
    兒時喜歡看電影,尤其是戰爭片,在那個看電影要去禮堂的年代,記憶最深的就是一部叫《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電影,超過3個小時的電影,總覺得時間過得太快。如今回想起來,電影中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隆隆作響的坦克與士兵們的前赴後繼。
  • 70kg為什麼能成為三大狙神之首?玩家:這種操作一般人打不出來!
    穿越火線作為一款經典槍戰端遊,受到了無數青少年玩家的喜愛,對於喜歡玩穿越火線這款遊戲的玩家來說,在每一位玩家心中,總有那麼一個令他們感到欽佩的槍神,這位槍神可能是路人頂尖實力玩家,也有可能是CF職業聯賽中的電競職業選手,如果你心目中的槍神正好是職業選手的話,相信會有玩家把70kg視為自己的偶像,作為CF電競舞臺上的三大狙神之首
  • CSOL新版本兵臨城下 做無冕的狙擊之王
    相信大多數的玩家對於這段情節並不陌生,它來自於根據真實人物改編的史詩電影《兵臨城下》。影片中蘇德兩位狙擊手的較量更是給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CSOL最新版本「狙擊生死線」已經正式上線了,生死全在一槍之間!在遊戲中你也可以過一把狙擊癮,讓你體驗成為無冕狙擊之王的感覺!
  • CF:回顧70kg的成名之戰,和白鯊的巔峰對決坐實了狙神稱號
    如果要在這裡面選一個代表的話,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70KG,作為CF中的傳奇狙神,他給大家上演了很多天秀表現,可以說是一出道就是巔峰啊,最開始他在ROYAL和AG對打的時候就一戰封神,當時是一個殘局,70kg這邊只剩他一個人,而對手還有3個,按道理是毫無勝算的,但70kg卻沒有放棄,依然在尋找機會。
  • 千萬別被《兵臨城下》給騙了,蘇軍政委可不是在背後打黑槍
    如果你看過像什麼《兵臨城下》或者《登陸之日》這樣的小丑電影的話,你就知道,劇中可謂是把蘇軍政委黑了個底朝天,在電影裡面,蘇軍政委就是一個打黑槍的存在,在後面,裝備了機槍和各種輕武器,然後,只要有士兵當逃兵後撤,就請他們吃花生米,但大家知道嗎?真實的蘇軍政委絕對不像電影裡面的那樣。
  • 《魔淵之刃》兵臨城下雙刀挑戰攻略 兵臨城下通關技巧分享
    導 讀 魔淵之刃手遊中兵臨城下怎麼通關呢?
  • 二戰蘇聯大片《兵臨城下》,我純潔的一刻,遠勝你邪惡的一生!
    《兵臨城下》與其他以戰爭為主題的作品相比,這部電影的開頭不同之處在於,需要兩分半鐘拍攝男主角射殺野狼的場景的描述,並利用獵人的經驗奠定了男主角的性格。也預示著男主人公在整部影片中人物性格的轉變路線。《兵臨城下》此外,影片還從瓦西裡經歷藏在死人堆裡逃生,親眼目睹了戰友在自己面前的死亡,描繪了戰爭的殘酷,也為他後來的一步一步奠定了基礎。這部電影描繪的是精緻的人物。
  • 《權力的遊戲》人物分析——瓊恩﹒雪諾
    在編劇法中,塑造人物形象有各種各樣的手法,一般的電視劇或者電影而言,分析人物形象,結合編劇法就可以了。但是這部劇,卻可以是忽略編劇法的中塑造人物技巧的。大巧無痕,用來形容本劇的人物塑造,再合適不過,每個人物都很真實。在這部劇中,瓊恩﹒雪諾無疑是最重要的主角之一。
  • 張藝謀要拍中國版《兵臨城下》?
    《兵臨城下》海報。《最冷的槍》 中國版《兵臨城下》  國家電影局的電影拍攝製作備案顯示,《最冷的槍》劇情梗概為:抗美援朝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狙擊手張大弓槍法過人。美軍傾盡全力欲將之消滅,面對敵人布下的天羅地網,張大弓臨危不懼,同敵人展開周旋,成功擊敗對手。  據悉,本片很可能由龐麗薇(《影》《千裡走單騎》《懸崖之上》的製片人)製片,張藝謀導演執導。
  • 武警「狙神」這樣說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的武警「狙神」是這樣說的。本月中旬的時候央視《開講啦》將開講現場搬到了武警獵鷹突擊隊營地,本期上臺開講的嘉賓是特戰隊三大隊大隊長王佔軍。王隊長在軍中有個稱號叫「王一發」理由是超強自控、萬無一失,而其他本人也說過「狙擊手一發子彈解決一場戰鬥」,他6次亮相國際軍事舞臺,而且6次站在最高領獎臺上,讓世界認識中國武警。
  • 《兵臨城下》男主角的原型,曾擊斃400多名敵軍,現成一遊戲角色
    導語:《兵臨城下》男主角的原型,曾擊斃400多名敵軍,現成一遊戲角色喜歡玩遊戲的小夥伴一定知道,現在很多的網路遊戲裡的角色名字都是根據古代的英雄所取的名字,就拿王者榮耀來說就有:韓信、呂布、關羽、鍾無豔等等,這些都是遊戲裡的英雄名字。
  • 二戰大片《兵臨城下》裡,瓦西裡和科寧斯上校到底誰的槍法準?
    李三萬摘要:二戰大片《兵臨城下》裡,是以史達林格勒戰役為背景,主要是講蘇聯和德國的王牌狙擊手對決的故事,那麼,瓦西裡和科寧斯上校到底誰的槍法準?二戰大片《兵臨城下》裡,是以史達林格勒戰役為背景,主要是講蘇聯和德國的王牌狙擊手對決的故事,那麼,瓦西裡和科寧斯上校到底誰的槍法準?
  • 繼茄子PIGFF後 小象又迎頂級主播 又一傳奇狙神官宣加入!
    說到穿越火線的傳奇人物,大部分網友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三大傳奇狙神:白鯊,70KG和馬哲,這三人可是國內CF的傳奇選手,當年在賽場了拿到了眾多榮譽,如今三大狙神各有成就,70KG和白鯊轉型直播,馬哲依然在CFPL的賽場上徵戰。
  • 電影《兵臨城下》劇情人物介紹——先有國,才有家
    《兵臨城下》這部電影改編自威廉·克雷格創作的同名紀實小說,由讓·雅克·阿諾執導,裘德·洛、艾德·哈裡斯等人主演。影片講述了二戰時期,蘇聯紅軍狙擊手神槍瓦西裡與德軍最厲害的狙擊手康尼少校,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對戰,男主打怪升級,不斷提升自己,用自己的實力親手擊斃康尼的故事。
  • 《上陽賦》:已經兵臨城下的謇寧王,為何答應王儇緩兵一日?
    《上陽賦》裡的王儇不愧是女主角光環護體,以一人之軀,抵擋兵臨城下的千軍萬馬,爭取了延緩一天攻城的時間。可是,女主角光環的背後,還是歸功於劇情以及配角們的配合。謇寧王一直對皇帝當年登基一事耿耿於懷,認為皇帝是搶走了原本屬於自己的皇位,終於等到了皇帝病危,於是也起了起兵奪位的計劃。
  • 《權力的遊戲》人物分析——扒一扒權遊中的男人們(下)
    《權力的遊戲》這部電視劇塑造的經典的男性角色太多了,每一個人物都非常的精彩,每一個人物都值得去分析,每一個人物在塑造和表現自己的同時都給劇情一個推動作用。本期我們再找幾個權遊中的人物來進行分析。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維斯特洛大陸上的那些動人的角色、人物。
  • 漫威未來之戰近戰全能英雄毀滅者攻略分析
    今天安趣網小編帶大家來看看漫威未來之戰的全能英雄——毀滅者。那麼漫威未來之戰的這個英雄到底怎麼樣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漫威未來之戰近戰全能英雄毀滅者。
  • 《兵臨城下》---推薦2001年狙擊手對決代表類戰爭影片
    《兵臨城下》是由讓·雅克·阿諾導演執導,裘德·洛、艾德·哈裡斯主演的電影,200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創作的同名紀實小說。該片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裡·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之戰。
  • 啟迪數字展示|獲得設博會華鼎獎的中關村集成電路科技館是什麼樣的?
    館內通過採用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前沿科技手段向社會公眾、在校學生、業內人士展示集成電路技術、產業發展歷程、生態趨勢、應用等集成電路全景式科普內容。普及集成電路基礎知識、提升全民科學素養的重要科普教育平臺,是落實北京市海澱區促進科技與文化融合的重要舉措,更是中關村集成電路創新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
  • 愛奇藝電影《長安詭事之末世神兵》今日上映,兵臨城下,背水一戰!
    由上海金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蘇州三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華影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出品,上海凡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看場影業(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影將影視投資有限公司、江蘇酷騰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蘇州微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南京波賽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南京晉坤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上海凡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獨家宣發的玄幻、懸疑電影《長安詭事之末世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