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床尾為何要放個凳子?古代叫凳子稱為「春凳」用途奇妙,在我國古代有傳承下來一些比較奇特的文化習慣直到現在,我們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了,有些傳統只有一些特定職業的人才會知道,比如說,有些開酒店的人就懂得有春凳這一傳統。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可能就會發現有一種長凳在酒店中經常出現,可能有些人並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它們背後是有深意的,其實就在古代的時候就被發明出來了,被他們稱為春凳,而它們的用處也是比較奇特。
如果從外觀上看這個凳子,其實也並沒有什麼不同,就是上面的板子大了一點,而且長寬都比較適合,但是這種凳子經常放在床尾處。那麼小編要說春凳的一個用處就是,那些古代女子在出嫁的時候,這種凳子是必備的,往往當作嫁妝,其他比如說被子什麼的也是放在這裡的。所以說在古代的時候,這種凳子是代表一種喜慶的祝福。其實如果我們單看這凳子的名稱就可以知道,其中有一個春字,從這個字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凳子就是代表了一種美好的祝福。
接下來小編再給大家講一講這種春凳的製作方法,在古時候也是有講究的。首先呢,它的原材料必須是椿木,這種木頭比較特殊一些跟普通的木頭不一樣,其實它類似於香樟樹那樣的,有特殊的香味,而且還可以隔絕蚊蟲,因此這種木頭在當時也是特別受歡迎的,所以說它也有一定的實用性。
在古時候,這種凳子的使用非常普遍,其實不僅在女子出嫁的時候會用到這樣的物品,在平民百姓的家中,他們也會把這樣的凳子放在床邊,把它當臥榻一樣睡覺。古代在夏天的時候也是非常熱的,但是他們不像我們現在一樣擁有空調,因此在春凳上睡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睡在上面會感到一絲涼爽。
然而小編剛剛說的這個凳子的用處,似乎和春凳這個名字並沒有多大的關聯,這時候可能就會有些人感到奇怪了,為什麼偏偏要把它取名叫做春凳呢?其實這還和古代人的另一種活動聯繫了起來。其實呢,在古代夫妻即興想要行房事的時候,有時候為了追求新鮮感就在這個地方進行,因為有了這件事的關聯,因此這類事情也被古人們說成了滿堂春意的其中的春字。
雖然說這個凳子一直被叫做春凳,但是它的造型卻是一直在改變的,經過古代人的多次改造,它曾經還有另一個用處,那就是可以用來當作嬰兒床,所以它也是適合嬰兒在上邊睡覺的。不過由於這種床太硬了,因此用來睡覺也不太合適,所以說這種用途逐漸消失了。後來春凳還擁有了新的樣式,它們被改裝成矮床的形式,有些古代人還把他當做半個床來使用。同時為了方便,他們還會按照自己不同的需求來改造它的結構,因此春床被改造的樣式也是多方向的。
不過古代人這麼改造它,只是為了適應自己不同的需求罷了,而之所以春凳這麼流行,還是因為它擁有著美好的象徵,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所以才有很多人不斷的把它製造出來,以它來寄託對生活的美好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