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F系列相機誕生於1959年,外形設計者:龜倉雄策(Yusaku Kamekura)。作為日本第一個專業單反系統,尼康F系列經歷了從F開始一直到2004年發布的F6,總共6代產品,其中如果算上MF、FE和FA等為數眾多的衍生機型,目前依舊是數目最為龐大的相機系統!
前言:歷經半個世紀的尼康F
隨著F6和那個膠片時代與我們漸行漸遠,尼康F成為了老一輩攝影愛好者的美好記憶;甚至如果你是一個剛剛接觸相機的人,可能不知道這些曾經的相機傳奇。不過當一個老用戶拿到Df的時候,頂部的蒙皮設計,銀圈鏡頭,瞬間會想起——FM3A,FM2,F3……作為一臺向經典致敬的產品,尼康Df在2013年到來,無疑成為整個數字單反時代最具復古情懷的相機。
圖為:尼康Df單眼相機
誠然,作為一臺正宗的尼康F,必須是高端和專業的象徵。源自尼康第四代旗艦單反系統D4的1620萬像素成像元件是目前尼康相機中速度最快,綜合性能最均衡的傳感器。同時在快門組件和對焦系統上,Df基本源自尼康萬元級全畫幅D600/D610家族。而在做工上,我和我的同事一致認為尼康Df是目前在做工精密程度和材料選擇上最出色的尼康中型單眼相機。
圖為:尼康Df單眼相機
但是你不能簡單的把Df認定為是一臺披著復古外殼的數字單眼相機。Df上首次搭載了可伸縮光圈耦合連杆(在鏡頭卡口外面的一個小杆),對於手裡有尼康F卡口AI鏡頭的用戶,在Df上可以實現光圈優先的自動測光和參數識別。這是尼康在電子化相機(包括膠片電子相機)上首次實現了對於AI鏡頭的光圈優先測光支持!
圖為:尼康Df單眼相機
本次對於Df的評測,我們將從不同角度為大家測試這臺機器,從外形的解析,老鏡頭的應用以及畫質的層面為大家詳細的闡述ZOL對於Df的理解和定義。本次評測尼康Df相機為正式版本機型,機身編號:9000447 鏡頭為新款AF-S 50mm F1.8G 編號:207396 感謝尼康(中國)提供參評相機和鏡頭。
評測團隊名單
中關村在線數碼影像事業部 總監:石筱軻(曾用:尼康D80)
中關村在線數碼影像事業部 評測主編:商皛 (曾用:尼康F3、F-501、F90X)
中關村在線數碼影像事業部 評測編輯:高君義(曾用:尼康FM2、F5、FM3A)
觀 整體很有型 30年前風潮重現
首先,我們還是先來看看相機的外觀,全新的Df可以說是相當的「叛逆」。從機身的正面我們找不到任何現在尼康D系列數碼單反的元素。相機直接把我們拉回到上世紀的膠片時代。稜角分明的軍艦部,大大的圓形撥盤。Df在外觀復古上還是做足了文章的。
圖為:尼康Df單眼相機
圖為:尼康Df單眼相機
圖為:尼康Df單眼相機
而來到機身的背面,我們則又看到了讓人熟悉的尼康D系類數碼單反的操作界面,3.2英寸的640×480解析度顯示屏,有著相當好的可視效果。同時,為了符合復古的設計風格,相機LCD屏幕的參數顯示也改用了黑白模式。
圖為:尼康Df單眼相機
圖為:尼康Df單眼相機
圖為:尼康Df單眼相機
同時,配合Df的復古機身,同期尼康發布了改款的50mm f/1.8G鏡頭。鏡頭增加了一圈銀色的景深指示環,不過只有f/16一檔,還是外觀的意義大於實用意義的一個設計。再者,鏡頭的調焦環膠皮換為了手感更好的材料,使用時更為舒服。
觀 厚度有縮減 持握手感大變樣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更多細節的部分,機身的厚度上相較於現在的D系列數碼單反有了很大的縮減。新機的厚度大大降低,但同時由於手柄部分也變淺了,導致了相機的單手握持手感並不好,拿久了手腕會不舒服。
圖為:尼康Df單眼相機
圖為:尼康Df單眼相機
操作方面則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快門速度、感光度、曝光補償、檔位選擇都有了單獨機械控制波輪,波輪的手感相當優異,機械感十足。當然為了讓現在的尼康單反用戶能更好的適應操控,相機仍然保留了前後雙撥輪的設計。將快門速度調製「1/3STEP」,快門就可以通過後撥輪來操控了。
圖為:尼康Df單眼相機
圖為:尼康Df單眼相機
圖為:尼康Df單眼相機
圖為:尼康Df單眼相機
圖為:尼康Df單眼相機
而在機身厚度降低的同時,機身的重量卻有了不小的增加,單是機身加上電池的重量就達到了765g。相機的重量需要使用者稍作適應。同時,所有機頂波輪都有相應的撥輪鎖,確保不會由於撥輪數量的增加帶來誤操作。
析 核心很強大 直接達到旗艦級
尼康Df自己另一大值得驕傲的部分是相機的傳感器,儘管之前不少網友猜測相機會採用D600或者D800的傳感器。最終,尼康Df採用了與旗艦單反D4相同的1620萬像素全畫幅CMOS傳感器。雖然相較於同家的D600與D800的傳感器顯得像素數偏低。但這也帶來了更好的畫質表現以及更為優異的高感拍攝能力。
Df使用一枚同D4相同的1620萬像素傳感器
我們都知道,在高感問題上,像素密度越高,高感的控制就越難,產生彩噪的問題也會更為嚴重。而當我們將像素密度控制在一個合理值時,可以讓相機的高感拍攝能力變得更好。這塊來自尼康D4的傳感器也的確表現不俗,在保持了與D3S相當的優異高感拍攝能力的同時,相機在低感光度下的寬容度表現有了明顯的提升,因而相機在任何環境下都有著相當不錯的畫質表現。
低像素的傳感器更能讓老鏡頭有所發揮
再者,傳感器的像素低密度也能很好的迎合尼康Df的另一大特色——兼容老鏡頭。我們都知道,高像素密度的傳感器在擴大鏡頭成像優勢的同時也會擴大鏡頭的成像不足。因而老鏡頭在這方面自然會比較吃虧,而使用較低像素密度的傳感器,則可以既保證較為優異的畫質表現,同時讓老鏡頭有自己的發揮餘地。
析 對焦很樸實 達到基本夠用值
看過了相機的傳感器,我們再來看看相機的對焦系統,尼康Df的對焦系統表現的相對樸實,採用了與D610相同的39點自動對焦系統。這套對焦系統最早我們在D7000上見到過,而如今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對f/8光圈的對焦支持。
尼康Df可以支持f/8最大光圈的鏡頭對焦
單純就對焦點的覆蓋面積來講,尼康Df算是中規中矩的,之前的產品如5D Mark II、5D、α900、α850的覆蓋水平都在D610之下。不過相比於同門的D800,尼康Df就顯得有些可憐了。
尼康Df擁有兩種對焦點選擇模式 當然這主要是為了方便
雖然對焦點數量和覆蓋面積相較於D800這樣的準專業級產品顯得不夠「上檔次」,不過之中的9個十字對焦點也基本能滿足使用者的使用需要了,而39點也可以滿足日常構圖下的對焦需要。而增加了對f/8的支持,讓用戶可以使用那些相對不那麼貴的鏡頭配合增倍鏡達到比較好的自動對焦效果。
析 操控全改變 頂部轉盤定乾坤
尼康Df的另外一大改變在於相機的操控部分,我們在相機的機頂上見到了大量的獨立控制撥盤。機頂轉盤的設計風格與大家所熟悉的尼康FM、FM2、FM3A以及F3等近似,頂部左側為感光度和曝光補償撥盤,右側是快門速度撥盤。對於使用過尼康老相機的朋友,Df這樣的操控設計並不陌生。
獨立的曝光補償與感光度撥輪
Df的肩屏比較迷你
Df機頂的肩屏也改為了「迷你」版,肩屏有快門速度,光圈值,電池電量以及剩餘拍攝張數的提示。顯示內容相較於現代的尼康D系列單反更加簡單,但也滿足了快速預覽的基本需要。
Df的背面相當數碼化
可以說,尼康Df的操控設計顯得有些「雙重人格」,Df的機身背面就是相機的另一重人格,在這裡Df回歸了尼康現代數碼單反的界面,通過機背的菜單按鈕和菜單相信任何一個尼康數碼單反的用戶都會找回自己的「操控感」。同時,如果不習慣相機的獨立波輪操控,可以將快門速度撥盤調至「1/3STEP」從而使用雙波輪來更加快速的操控相機。
析 取景全覆蓋 手動對焦好幫助
我們再來看看Df的取景器,取景器方面相機沒有讓我們失望,使用了一塊取景覆蓋率100%的光學取景器。那麼這種大尺寸的五稜鏡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好處呢?最主要的是精確地構圖,以及取景窗明亮的取景效果。
Df的圓形取景框很有尼康傳統風格
用過100%覆蓋率OVF光學取景器的朋友相信都會對那明亮而取景清晰的取景器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大又亮又清楚,這可以為用戶帶來很好的拍攝體驗。尤其是對於鍾愛使用光學取景器取景拍攝的朋友而言,高素質的光學取景器,在使用時的確是一種享受。
100%覆蓋率的取景器更方便手動對焦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尼康Df的一大特點是兼容尼康的老鏡頭,而我們都知道老鏡頭通常都是手動對焦設計。而在自動對焦的相機上,裂像對焦屏是無法使用的,因而取景器的覆蓋和亮度就直接影響了對焦的成功率,而Df的大號五稜鏡自然可以幫助到「手動黨」們的操控需要。
析 鏡頭全兼容 不變卡口是優勢
尼康Df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對尼康所有F卡口的無差別兼容性。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在先前的很多介紹中都說到了,比如像素數不那麼高的傳感器,100%覆蓋率的光學取景器。而為了達到對鏡頭的無差別兼容,尼康在Df上增加了可伸縮測光耦合連杆,從而讓Df達到了尼康D系列單反中最強的鏡頭兼容性。
新加入的可伸縮測光耦合杆讓Df可以兼容非AI鏡頭
我們都知道尼康雖然一直採用F卡口,但隨著電子技術加入,尼康先後推出了非AI鏡頭,AI鏡頭,AIS鏡頭,AF-D鏡頭以及最新的AF-G系列鏡頭。之前的尼康數碼單反只能做到對AI鏡頭的兼容,而對非AI顯得無能為力,這次Df則成功做到了對非AI鏡頭的兼容。
對老鏡頭的兼容是Df的一大優勢
對於尼康的很多老用戶而言,手裡必然有不少尼康的經典鏡頭,比如55mm f/1.2、28mm f/2等。相信喜歡尼康的朋友對這些鏡頭也都是如數家珍。除了這些Ai鏡頭,尼康早期還有很多很有歷史知名的老鏡頭,而這些鏡頭在之前的數碼機身上是無法完成鏡頭光圈和測光的識別的(自然也就無法識別焦段)。而在最新的Df上,藉助全新的設計,這些老鏡頭終於可以在數碼機身上大顯身手了。
測 高感絕對強 低像素就是優勢
我們介紹了這麼多,下面我們進入客觀測試環節,來看看相機的實際拍攝實力吧。我們先來看看相機的高感表現,Df搭載了與尼康D4相同的1620萬像素全畫幅COMS傳感器,相機的控噪能力如何,我們還是通過對評測臺的拍攝來檢驗一番:
尼康Df高感測試
尼康Df高感測試
通過以上的幾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來自尼康D4的這塊傳感器還是相當給力的,在100%大小下觀看,D4的控噪表現與尼康D3s處於相同的水平。相機在ISO 1600以下都有著相當不錯的畫面純淨度,同時還有著相當好的細節保留。ISO3200開始照片的顆粒感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但是總體來看,在ISO6400及以下都有著相當不錯的實用性。相機的高感表現可以說是達到了現在數位相機的最高水平了。
測 降噪還不錯 細節純淨由你選
當然,在保持了良好的高感控噪能力的同時,相機還擁有高感降噪功能,雖然我們也可以自己手動後期處理,但是機內處理自然更加方便一些,那麼Df表現如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尼康Df高感降噪對比
降噪方面Df和大多數數位相機的策略是相同的,高降噪設置下畫質會擁有比較高的畫面純淨度,不過細節方面也有一定的損失,低降噪乃至於無降噪可以很好的保留產品的細節,不過畫面上花花綠綠的彩色噪點就在所難免了。總的來說,如果想要感官上比較純淨的畫面還是開高一些降噪來得好,低降噪模式是筆者認為比較好的權衡彩色噪點和細節的模式。
測 解析度尚可 相機更重畫質表現
看過了相機的高感控噪表現,我們再來看看相機的解析度表現。在此我們使用本次配套的50mm f/1.8G鏡頭來進行測試,一方面這顆50mm f/1.8G鏡頭本身的解析度就相當高,另一方面,這顆鏡頭也是現在搭配Df的最好組合,那麼尼康Df的解析度表現如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焦距:5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32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尼康50mm f/1.8G在Df上的解析度表現
可以看到,在Df上,尼康的50mm f/1.8G有著一個相當穩定的解析度表現,從最大光圈一直到最小光圈一直穩定在2400-2660LP/MM之間。這樣最大的好處在於我們可以放心的使用鏡頭的任何光圈而無需擔心解析度問題,當然,由於Df的低像素,50mm f/1.8G在本次測試中沒有出現接近3000LP/MM的高解析度值,這是源於傳感器的限制。不過可以看到,鏡頭始終可以在機身上保持優異的畫質表現,這也是尼康Df採用1620萬像素傳感器的原因所在。
測 兼容怎麼樣 一顆老頭來實戰
尼康Df的一大特色就是兼容老款的非AI鏡頭,那麼相機在搭載老鏡頭時的表現也自然成為我們所關注的。有幸筆者在之前購買過尼康的老35mm f/2.8鏡頭,這枚鏡頭的確是相當的有年頭,而它也的確是一枚非AI鏡頭,那麼老鏡頭搭配Df的表現如何呢?
焦距:35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尼康35mm f/2.8在Df上的解析度測試
從解析度版來看,相較於新鏡頭老鏡頭在解析度的表現上的確不佔優勢,不過我們依舊可以在Df機身上看到,這顆老35mm鏡頭也可以有著非常平順的解析度表現。並再一次證明低像素密度CMOS選取的確是個正確的選擇。
老鏡頭的玩兒法比較不同
除了鏡頭的解析度表現,我們再來看看鏡頭的操控部分。搭配老鏡頭,鏡頭光圈的調整我們要回到鏡身上,通過光圈環來完成控制,當然,我們也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每1/3檔調整,光圈只能整檔調整。總體來看,搭載老鏡頭,Df的味道還是非常對的。
賞 看實拍照片 細節表現力良好
看過了相機的客觀評測,我們還是回到實拍的照片上。來看看相機在非評測環境下的實際表現,我們先來看看相機的低感光度下的畫質表現,照片均為RAW轉出的照片,大家可以點擊查看原圖。
焦距:50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2.2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125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100 曝光補償:-2EV 白平衡:自動
可以看到,在較低的感光度下,尼康Df展現了相機的最佳畫質,相機的細節表現力良好。色彩方面則保持了尼康的一貫風格:清清淡淡;好處是圖片後期空間大,弱勢則是直出效果顯得太清淡了。
賞 看實拍照片 暗光環境表現不錯
看完了低感樣片,筆者再給大家帶來一組相對高感的樣片,這一組樣片使用了相對高的感光度,同樣為RAW格式轉出,不做過多調整,讓我們看看這臺Df相機的表現如何:
焦距:50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1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9.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5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25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125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這組照片是在臨近夕陽的時候拍攝的,在較暗的環境下,配合f/1.8的大光圈,相機依舊可以使用較低的感光度進行拍攝。感光度稍優提升,不過可以看到,相機拍攝的畫面依舊非常乾淨,可以Df選擇這塊傳感器的確有它的獨到之處。
賞 看實拍照片 衍射不是問題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更多的照片,這之中有不少是長時間曝光拍攝的,我們可以看看鏡頭小光圈下在Df上的表現。
焦距:50mm 光圈:f/16.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2.2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1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64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可以看到,得益於Df的1620萬像素傳感器,相機在使用小光圈時也沒有過早的出現衍射問題,者帶來的最大好處是我們可以放心的使用小光圈,從而獲取更深的景深效果。
賞 看實拍照片 色彩還原是優勢
最後,我們再來用一組樣片來展示Df的實際拍攝效果,同樣為RAW拍攝後轉出的照片,大家可以點擊查看原圖。
焦距:50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125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5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尼康Df的畫質表現的確讓人滿意,配合配套推出的50mm鏡頭在拍攝時也相當的百搭,基本各種環境都可以HOLD住。基本在拍攝上沒有什麼題材限制,而我們也看到,相機的色彩還原做的相當好,尤其是對紅色的還原,這一點是相當值得肯定的。
總結——「豆腐」是不是你的菜
雖然拿到手裡只有短短的幾個小時,但是筆者對於尼康Df並不是第一次接觸了。而測試過程中,我們習慣以「豆腐」(Df諧音)來稱呼這臺很有特點的相機。不同於D610,D800這樣的產品,Df並非一臺披著復古外形的大眾相機,而是尼康專心為老用戶和資深用戶設計的高格調產品。評測總結部分,我們來看看Df有哪些「私房味道」!
老鏡頭搭配Df還是很有味道的
1.更適合老鏡頭的CMOS
尼康Df採用了全畫幅傳感器,對於習慣了膠片的老用戶來說,這個是必須的!而目前尼康第四代數字單眼相機共有四款衍生出來的全畫幅CMOS——3600萬像素;3600萬像素無低通;2400萬像素;1600萬像素。這裡尼康選擇了像素最低的一款,也就是和D4一樣的傳感器,其實用意非常明顯。由於Df主打的兩個概念為「純攝影」和老鏡頭轉接,所以就和商業片劃分了界限,Df是用來玩味的機器,自然高像素沒有很大作用;同時由於老鏡頭受限於當時的光學技術,普遍解析力難以餵飽3600萬的高像素。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Df選擇速度最快同時高ISO最出色的1600萬全畫幅傳感器無疑是最明智的。
1620萬像素的傳感器更適合用來把玩老鏡頭
2.更符合老用戶的操控
尼康Df在操控上完全回歸到了F3和F2家族的感覺,全面獨立的按鍵和撥盤不但手感出色,還具備非常明顯的識別性。同時,所有尼康Df頂部的小撥輪都是金屬切削的精密部件,經得起仔細把玩和時間的考驗。
相比現在的主流高級單眼相機,尼康Df的操控更加復古和直觀,因為所有功能都以撥盤的方式呈現,轉一轉不同的撥盤就會有相應的效果。如果你習慣了用按鍵配合前後滾輪來操控現代相機,那麼Df獨有的復古風格並不會讓你對這個相機的操控產生疑問。不過反過來,如果你習慣了Df的復古和直觀,反過來再去琢磨一個滿是按鍵的「現代相機」,可能就有些不知所措了。
清楚明了的操控
3.為老用戶優化的特性
Df有很多其他為老用戶優化的特性,這其中有一些是具備使用價值的,比如可伸縮光圈耦合連杆;同時也有一些如類似FM3A機頂的蒙皮設計。當然,Df的這些特性僅針對於老用戶。
尼康Df並不是一款通常意義上的相機。從參數上看,這是一臺中檔全畫幅相機。它有著明顯優於入門全畫幅的做工和設計感;源自旗艦相機的頂級CMOS;同時在比如極限快門速度,極限連拍和功能擴展方面卻沒有達到了一臺高性能相機的水準。
不過如果你用參數去定義這款相機,那自然就完全有悖於Df的設計初衷。雖然Df首先吸引到絕大多數人的是它的外形,但如果你在用,或者曾經用過尼康F;又或者你是一個和本文幾位作者一樣有著長久尼康相機使用經驗的老鳥,那麼相信都會從Df身上喚起屬於自己的一段經歷或者共鳴。
豆腐是不是你的菜呢?
尼康Df,相信每個真正關注它的人都會抱著強烈的主觀意願去評價,此時,Df的優缺點筆者認為無從談起。「豆腐」註定是屬於某一類人的菜?中意之人,自然也就無需我們多言了!
附:尼康Df詳細機身參數
尼康 Df | |
發布日期 | 2013年11月 |
機身特性 | 全畫幅數碼單反 |
產品定位 | 高端單反 |
操作方式 | 全手動操作 |
傳感器類型 | CMOS |
傳感器尺寸 | 36×23.9mm |
傳感器描述 | 清潔圖像傳感器,圖像除塵參考數據(需要另購的Capture NX2 軟體) |
最大像素數 | 1661萬 |
有效像素 | 1625萬 |
影像處理器 | EXPEED 3 |
最高解析度 | 4928×3280 |
圖像解析度 | FX格式(36×24):4928×3280,[L]3696×2456,[M]2464×1640[S] DX格式(24×16):3200×2128,[L]2400×1592,[M]1600×1064[S] |
鏡頭說明 | 兼容鏡頭:兼容AF尼克爾鏡頭,包括G型、E型和D型鏡頭(PC鏡頭存在某些限制)、DX鏡頭(使用DX24×161.5x圖像區域)、AI-P尼克爾鏡頭以及非CPU鏡頭不能使用IX尼克爾、用於F3AF的鏡頭鏡頭的最大光圈為f/5.6或以上時可使用電子測距儀(使用最大光圈為f/8或以上的鏡頭時,電子測距儀支持中央7個對焦點,而使用最大光圈為f/7.1或以上時,則支持中央33個對焦點 |
對焦方式 | 自動對焦(AF):單次伺服AF(AF-S);連續伺服AF(AF-C);根據拍攝對象的狀態自動啟用的預測對焦跟蹤;手動對焦(M):可以使用電子測距儀 |
對焦區域 | 單點AF,動態區域AF(9,21或39點),3D 跟蹤,自動區域AF |
對焦點數 | 39點(9個十字對焦點) |
對焦輔助方式 | 對焦輔助燈 |
顯示屏尺寸 | 3.2英寸 |
像素及類型 | 92.1萬像素液晶屏 |
液晶屏特性 | 約170°可視角度的低溫多晶矽TFT LCD顯示屏,約100% 畫面覆蓋率,可進行亮度調節 |
屏幕功能 | 高清屏 |
菜單語言 | 阿拉伯語,中文(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捷克語,丹麥語,荷蘭語,英語,芬蘭語,法語,德語,希臘語,印地語,匈牙利語,印尼語,義大利語,日語,韓語,挪威語,波蘭語,葡萄牙語(葡萄牙和巴西),羅馬尼亞語,俄語,西班牙語,瑞典語,泰語,土耳其語及烏克蘭語蘭 |
實時取景 | 支持 即時取景鏡頭伺服:自動對焦(AF):單次伺服AF(AF-S);全時伺服AF(AF-F);手動對焦(M) 即時取景區域模式:臉部優先AF,寬區域AF,標準區域AF,對象跟蹤AF 即時取景自動對焦:可在畫面的任何位置進行對比偵測AF(選擇了臉部優先AF 或對象跟蹤AF 時,照相機自動選擇對焦點) |
取景器 | 光學(眼平五稜鏡單鏡反光取景器) |
取景器描述 | 畫面覆蓋率:FX(36×24):約100%(垂直與水平) DX(24×16):約97%(垂直與水平) 放大倍率:約0.7倍(50mm f/1.4 鏡頭設為無窮遠;屈光度為-1.0m-1) 視點:距離取景器接目鏡表面中心15mm(屈光度為-1.0m-1) 屈光度調節:-3至+1m-1 對焦屏:B型光亮磨砂對焦屏Mark VIII,帶有AF 區域框(可顯示取景網格) 反光板:即時返回型 景深預覽:按下景深預覽按鈕可將鏡頭光圈縮小為用戶(A和M模式)或照相機(P和S模式)選擇的數值 鏡頭光圈:即時返回型,電子控制 |
快門類型 | 電子控制縱走式焦平面快門 |
快門速度 | 4-1/4000秒時,以1EV步長進行微調(30-1/4000秒時,使用主指令撥盤以1/3EV步長進行微調),X200(僅快門速度撥盤),B門,遙控B門 閃光燈同步速度:X=1/200秒;在1/250秒或以下速度時,與快門保持同步 |
閃光燈類型 | 外接 |
外接閃光燈(熱靴) | 是 |
閃光模式 | 支持前簾同步,自動慢同步,後簾同步,防紅眼,自動慢同步帶防紅眼,後簾慢同步,自動FP高速同步 |
曝光模式 | 程序自動曝光(P),光圈優先(A),快門優先(S),手動曝光(M) |
曝光補償 | ±3EV(1/3EV步長) |
測光方式 | 矩陣: 3D彩色矩陣測光II(G 型、E 型和D 型鏡頭);彩色矩陣測光II(其它CPU 鏡頭);若用戶提供鏡頭數據,彩色矩陣測光適用於非CPU鏡頭;中央重點:約75%的比重集中在畫面中央12mm直徑圈中;或可更改為集中在畫面中央8、15或20mm直徑圈中,或者平均分布於整個畫面上(非CPU 鏡頭使用12mm 直徑圈);點:集中在以所選對焦點(使用非CPU 鏡頭時為中心對焦點)為中心的4mm 直徑圈中(大約是整個畫面的1.5%) |
白平衡 | 自動,預設(白熾燈,螢光燈(7種類型),晴天,閃光燈,陰天,背陰,手動預設(最多可保存4個值),即時取景時可進行點白平衡測量、選擇色溫(2500K至10000K);全部都可進行微調) 白平衡包圍:拍攝2至3幅,以1,2或3為步長進行微調 |
感光度 | 以1/3EV為步長在ISO100至12800之間進行微調;可在ISO100的基礎上約減少0.3,0.7或1EV(相當於ISO50),或者在ISO12800的基礎上約增加0.3、0.7、1、2、3或4EV(相當於ISO204800);自動ISO感光度控制可用 |
自拍功能 | 2秒,5秒,10秒,20秒,以0.5、1、2或3秒間隔曝光1至9次 |
連拍功能 | 支持(5.5fps) |
遙控功能 | 支持(可選) 無線遙控器:WR-R10和WR-1( 另購);遙控線:MC-DC2( 另購) |
GPS功能 | 支持 GPS單元:GP-1/GP-1A( 另購) |
麥克風/揚聲器 | 單聲道 |
列印模式 | PictBridge |
播放模式 | 全屏和縮略圖(4 張,9 張或72 張圖像或日曆)播放,變焦播放,照片幻燈播放,直方圖顯示,加亮顯示,照片信息,位置數據顯示及自動旋轉圖像 |
存儲卡類型 | SD 存儲卡以及兼容UHS-I的SDHC和SDXC存儲卡 |
文件格式 | NEF(RAW):12位或14位無損壓縮或壓縮;TIFF(RGB);JPEG:兼容JPEG-Baseline,壓縮比(約)為精細(1:4),標準(1:8)或基本(1:16)(文件大小優先);最佳品質壓縮可用;NEF(RAW)+JPEG:以NEF(RAW)和JPEG兩種格式記錄單張照片 |
HDMI接口 | 支持 |
視頻接口 | AV接口 |
其它接口 | USB2.0 |
電池類型 | 鋰電池(EN-EL14a) |
電源性能 | EH-5b 電源適配器;需要EP-5A 照相機電源連接器(另購) |
續航能力 | 1400張(根據CIPA標準) |
外形特點 | 大屏幕DC |
機身顏色 | 黑色,銀黑色 |
外形尺寸 | 143.5×110×66.5mm |
產品重量 | 約710g(僅機身),765g(包含電池和存儲卡) |
其它性能 | 優化標準系統:標準、自然、鮮豔、單色、人像、風景;可修改所選優化校準;可保存自定義優化校準 釋放模式:S( 單張拍攝),CL( 低速連拍),CH( 高速連拍),Q( 安靜快門釋放),E(自拍),MUP(反光板彈起) 動態D-Lighting:自動,極高 +2/+1,高,標準,低或關閉 動態D-Lighting 包圍:拍攝2幅,在其中一幅使用所選值;或者拍攝3至5幅,在所有照片中都使用預設值 對焦鎖定:半按快門釋放按鈕(單次伺服AF)或按下 AE-L/AF-L按鈕可鎖定對焦 |
包裝清單 | 尼康 Df機身 x1 EN-EL14a鋰離子可充電電池 x1 MH-24充電器 x1 DK-26橡膠接目鏡罩 x1 接目鏡蓋掛繩 x1 UC-E6USB連接線 x1 AN-DC9照相機背帶 x1 BF-1B機身蓋 x1 BS-1配件熱靴蓋 x1 ViewNX2 CD-ROM 光碟 x1 |
保修政策 | 全國聯保,享受三包服務 |
質保時間 | 1年 |
客服電話 | 400-820-1665 |
電話備註 | 周一至周日:9:00-18:00 |
詳細內容 | 您的尼康器材自購買日起享有一年免費保修,以保證對應任何生產中的瑕疵。 在此期間,您需要向尼康授權維修站同時出示尼康本地保修卡(C聯-客戶聯)連同購物發票原件(其它購買憑據不能使用)才能享有免費的修理或調試。由於意外導致的損壞、濫用、私自拆卸修理或修改、由非尼康授權的維修中心維修、進沙、進水都不屬於保修範圍之列。進入官網>> |
尼康Df主打的概念就是純攝影,從他的外觀和一些操控方面的東西也能看出來,這臺相機具備很多不一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