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晚8點,2012年3·15晚會曝光了麥當勞、家樂福等國際國內大品牌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虛假欺詐行為。記者為此追蹤調查了這些品牌在成都的店鋪。
3月15日晚8點,2012年3·15晚會在央視綜合頻道進行了現場直播。晚會是在再次聚焦「誠信」,把主題定為「共築誠信有你有我」。共有15個部委與央視共同主辦晚會,數量為歷年之最。晚會中曝光了麥當勞、家樂福等國際國內大品牌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虛假欺詐行為。
北京三裡屯麥當勞餐廳員工將掉在地上的牛肉撿起來再賣
【北京麥當勞】
過期食品 違規出售
成都王府井店員工不知「第二保存期」 昨晚,央視3·15晚會首先曝光了記者對北京三裡屯一家麥當勞餐廳的暗訪情況。暗訪發現,在實際操作中,麥當勞並未遵循其制定的食品製作流程規範。規範中提到的食品「第二保存期」雖然寫入了員工培訓教材,但並未得到執行。為此,天府早報記者走訪了成都兩家麥當勞餐廳,就晚會曝光的問題進行了暗訪和公開訪問,但得到的回應卻並不一致。
「沒有一家店會扔」
3·15晚會報導提到,麥當勞的參考手冊中對食品製作流程制定了嚴格的操作規範,為保證食品的新鮮、安全等,對每種食品都制定了「第二保存期」。如薯條炸制後超過7分鐘未能售出,就必須全部丟棄。員工在接受培訓都知道這個原則,不過實際操作起來卻並非如此。
報導提到,製作漢堡的食材吉士片拆開包裝兩個小時外觀就會發生變化,按規定應該丟棄,但在北京三裡屯一家麥當勞店中,凌晨1時許拆封的吉士片在擺放幾個小時後,竟被員工用來製作早餐的漢堡。
原本按規定炸好90分鐘內應銷售的甜品派,有員工甚至將派包裝更換上新的,重新寫上時間待售。員工對此說:「沒有一家店會扔的。」
「又不是你吃」
在三裡屯的操作間還曾發生過包裝袋中生牛肉餅翻落散在地上,員工又重新揀起來,沒有經過任何處理便放在袋子中備用,在視頻中,一名員工還苦勸有些擔憂的暗訪記者:「又不是你吃。」
對於其它需要保溫的食品,按例放入保溫箱後需要根據「第二保存期」設置提示時間,一旦超時保溫箱會鳴響提示。
然而在暗訪視頻中,工作人員在保溫箱鳴響時,並未按規取出食品丟棄,而是按下按鈕重設了時間。
對這些情況,晚會中提到是為了節約成本,這樣店裡才能通過分紅收益。
麥當勞官博回應>>>
「3·15」晚會報導一出,昨21:50,認證為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的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已知曉北京三裡屯餐廳違規操作的情況,「麥當勞中國對此非常重視,我們將就這一個別事件立即進行調查,堅決嚴肅處理,以實際行動向消費者表示歉意。我們將由此事深化管理,確保營運標準切實執行,為消費者提供安全、衛生的美食。歡迎和感謝政府相關部門、媒體及消費者對我們的監督。」
問成都麥當勞>>>
王府井店點餐員不知「第二保存期」
昨晚9點,記者以顧客身份進入王府井店麥當勞點餐,經詢問發現點餐員並不知曉「第二保存期」這一規定。
記者又詢問該店值班經理周小嵐,周小嵐稱其是新員工,並向記者解釋說「比如薯條炸出來後第二保存期應該是7分鐘,超過7分鐘會影響口感,按照規定薯條肯定會扔掉。」
隨後記者再次找到值班經理周小嵐。對話期間,該店食品製作流水線多次響起刺耳的尖銳鳴響,聲音與3·15晚會報導中保溫箱的超時報警音類似。周小嵐解釋稱:「這是點餐進單的聲音。」
周小嵐留下記者名片後進入員工室,經過計時,記者與周小嵐的交流全程時常超過15分鐘,但在此期間,收銀臺後方的薯條加工區存放的成品薯條並無人處理,存放時間明顯超過了7分鐘的「第二保存期」。
春熙路店不存在虧損影響分紅
昨晚9時30分,記者以顧客身份來到麥當勞春熙路店。幾名普通店員在被問及「第二保存期」時,均表示確有此規定,「這一點全世界的門店都一樣」。
而且,這裡的店員都能準確地說出不同產品的「第二保存期」時限,「幾十種產品從價格到保存期,我們都能全部記住」。
隨後記者亮明身份,見到了當日值班經理鄒寶崗,他肯定地說,冷藏櫃裡的貨品,只要到了「第二保存期」都會全部被作扔掉處理。
「我們不可能虧損,就算門店虧損也不會影響員工收入」,談到超期食品的「浪費」可能導致的虧損問題,一位店員笑著說,店員均是按小時計費,「拿的是死工資」,不存在虧損影響分紅的問題。
而對分紅一事,鄒寶崗稱,「這個時間段我們該保存多少貨物並不是人為操控,至於浪費的部分是公司來承擔。」(天府早報記者藺靜肖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