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野生動物保護網(綠色家園)

2021-01-08 人民網

施行30餘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於迎來首次大幅修訂。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這是自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以來第一次大幅度修訂《名錄》。

新修訂的《名錄》有哪些亮點,對更好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有怎樣的意義?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擬新增物種比原先受保護物種總量還多,長江江豚、藍鯨等50多個物種擬升為一級保護

憨態可掬的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鯨豚類動物,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目前僅存1000餘頭。前不久,湖北武漢有市民在江邊釣魚時,看到10多頭長江江豚在江面嬉戲跳躍。過去數十年來,由於人類活動影響,長江江豚種群數量不斷萎縮,瀕臨滅絕,不斷有專家和保護組織呼籲將長江江豚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

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在《名錄》修訂過程中,這些呼籲得到回應。

新修訂的《名錄》變化很大,受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範圍大大增加,擬新增青頭潛鴨、黃胸鵐等300多個物種,比原先受保護物種總量還多;長江江豚、藍鯨等50多個物種保護等級擬升為一級,藏羚、藏野驢等物種擬降為二級。

瀕危性,是物種保護級別調整的首要原則。

北京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所長、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教授時坤表示,這次《名錄》調整,突出了嚴格保護的原則,符合《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的評估結果,及時列入了我國近年新發現、新分布記錄的珍貴、瀕危獸類。

白頰獼猴、亞洲胡狼、懶熊、紅鬣羚等物種,納入重點保護範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物種在西南地區呈小種群或邊緣性分布,是當地動物區系的重要組成,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的珍貴成員。需依法保護這些動物的野外種群,並對其棲息地開展重點保護。

全國鳥類環志中心主任陸軍認為,《名錄》調整一大亮點在於,列入因人類開發利用影響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物種。「比如黃胸鵐,不完全滿足列入的科學標準,但因為過度捕獵導致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這次調整擬新增為一級保護動物。」

「以雀形目為代表,被捕捉做鳴禽的,如歌百靈、雲雀、畫眉等;做觀賞的,如各種相思鳥、鴉雀等,這些鳥類看似數量眾多,但面臨著嚴重盜獵壓力。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會極大提升對盜獵、非法貿易和利用的打擊力度。」陸軍說。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名錄》只列明在我國境內自然分布或有自然分布記錄且原產於我國的野生動物,不包括原產於境外的野生動物。有些物種符合列入的科學標準,但社會關注度極低,一旦列入反而可能加劇非法獵捕和貿易風險,暫時不考慮列入。

列入《名錄》意味著保護項目和保護經費增加,將有力促進種群和棲息地逐漸恢復

《名錄》一下子新增這麼多物種,是不是這些物種生存狀況都堪憂?

「其實並不一定。」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教授張偉認為,一方面,在我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物種保護能力越來越強,有能力把更多的物种放進重點保護範圍。另一方面,隨著分類學發展,許多物種的中文名和學名已不同於名錄發布之初,《名錄》調整考慮了這一重要變化,客觀上導致納入保護範圍的物種增多,這也體現了我們對動物的認識更科學了。

納入重點保護範圍,對一個物種來說意味頗多。時坤介紹,是否列入《名錄》,直接影響物種的研究投入、保護政策、司法執法等,包括物種保護項目的設置與投入、自然保護區建立或升級、國家公園規劃、重要棲息地劃定、打擊盜獵和非法貿易、相關案件的認定和判罰等。「一些已經列入《名錄》的動物,如大熊貓、藏羚、朱䴉等,隨著保護項目的開展和保護經費投入的增加,其種群和棲息地逐漸恢復,這些物種受威脅狀況顯著降低。」

值得關注的是,在徵求意見稿中,人們印象中長期瀕危的藏羚、藏野驢等物種擬降為二級。

「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打擊盜獵取得顯著成效,藏羚種群明顯恢復,藏野驢、蟒等物種都有類似情況。」張偉說,這些物種退出瀕危「明星」動物之列,是基於科學評估的結論,是保護工作成效的體現,也給保護工作帶來成就感和繼續前行的信心。

物種保護等級降級會不會導致保護成果功虧一簣?也有專家有這樣的擔憂。「藏羚、藏野驢等物種,經過艱苦努力,種群得到恢復。一旦保護等級降為二級,破壞物種違法成本降低,有可能導致盜獵行為反彈,威脅物種生存。」時坤表示。

當然,沒進《名錄》並不意味著物種完全得不到保障。「旗艦物種,比如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是地區生態保護的代表物種,保護它的生境,關係整個生態系統的保護。」張偉說,旗艦物種納入重點保護範圍,受益的不僅是這一個物種,而是一整個生態系統。

張偉表示,棲息地縮小和質量下降是很多野生動物共同面臨的生存威脅。國家和地方基於各種保護目標,在全國各地設立自然保護區,惠益在同一地區同一生境下分布的其它物種。「設立保護區,可以落實對未列入《名錄》的一些動物及其棲息地的保護。」

此外,野生動物保護法還規定了地方重點保護名錄和「三有」(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對一些受威脅狀況不太嚴重的物種,實施分級分地保護,結合劃定禁獵區、禁獵期,這些措施都有助於保護這些動物的生息繁衍。」張偉說。

應構建合理的《名錄》進出機制;提高社會認知,避免因為不了解《名錄》、不熟悉法律而違法犯罪

《名錄》徵求意見出爐後,不少專家和保護組織提出反饋意見。

有專家表示,2015年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是目前《名錄》調整的主要參照,但紅色名錄對相關物種的評估已經過5年,物種的受威脅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也因此影響《名錄》調整的準確性。評估中沒有海洋魚類,我國多數海洋魚類資源情況不清楚,且海洋保護區面積比較小,導致整個海洋保護進程延遲,不利於這些瀕危和極度瀕危海洋魚類的保護。

隨著野生動物調查和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未來還有更多瀕危物種出現。環保民間組織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專家認為,對於新發現和報導的物種,由於多為種群數量較小、分布區局限且脆弱的狹域分布種,如果沒有列入《名錄》,建議以二級或以上級別進行保護,待《名錄》更新時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每五年根據評估情況進行調整。張偉建議,加大科研投入,加大物種資源調查監測力度,科學評估種群狀況,依法定期更新或調整《名錄》,構建合理的《名錄》進出機制。

如何協調好《名錄》、地方重點保護名錄以及「三有」名錄之間關係?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於文軒建議,實行一般保護與重點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將非珍稀、非「三有」的野生動物都納入法律保護範圍。「應對現行的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名錄進行整合,解決名錄間物種交叉重疊問題,形成全國統一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並基於名錄動態調整機制及時更新和公開。」

「要加強對商業性利用的合理規制。嚴格限制野外種群的獲取,只有在沒有人工繁育種源的情況下,方可允許利用野外種源。因科學研究等用途利用野生動物,應當建立淘汰野生動物流向監督機制。」於文軒說。

時坤建議,一旦物種納入國家重點保護範圍後,應儘快制定拯救計劃,恢復受威脅物種種群與棲息地。還應結合保護地建設,加大力度保護珍稀物種的棲息生境。「物種納入國家重點保護範圍,並不意味只有國家有保護責任,地方應與國家協同,建立基層保護機構,責任落實到縣區一級。」

「某個物種列入《名錄》後,或保護級別提升後,破壞這個物種的量刑標準、法律責任將會有很大的不同。」陸軍表示,一旦意識到可能面臨的法律責任,一些人的違法行為就會收斂。《名錄》正式公布後,要做好宣傳,提高社會認知,避免有人因為不了解《名錄》、不熟悉法律而違法犯罪。

圖片說明:

圖①: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棲息著儒艮、中華白海豚等重點保護動物。

趙敏攝

圖②:江西鄱陽湖都昌溼地,灰鶴展翅欲飛。

傅建斌攝

圖③: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滇金絲猴種群數量穩定增長。

影像中國

圖④:河北滄州,一隻獲救的大鴇在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復壯棚康復。

傅新春攝

圖⑤:甘肅酒泉哈爾騰草原,一隻藏原羚在覓食。

馬曉偉攝

圖⑥:祁連山國家公園,管護員們在記錄巡護監測情況。

影像中國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04日 05 版)

相關焦點

  • 織密「法律網」才能清除「捕鳥網」
    今年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明確了對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要在現行法律規定基礎上加重處罰;新增了對 「三有」類陸生野生動物(即「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和其他非保護類陸生野生動物全面禁止食用的規定
  • 北京:還野生動物一個綠色家園
    在這裡,包括北京一級保護植物百花山葡萄和北京水毛茛在內的824種野生植物構成了綠色基底,與野生動物共同打造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生態系統。為了保護好這些寶貴的資源,松山自然保護區建設了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監測站,對森林微氣象監測指標、森林環境監測指標、森林水文監測指標、森林土壤監測指標、生物多樣性監測指標5大類54項指標實時監測,為生態保護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 劉奇調研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原標題:堅決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切實築牢公共衛生安全防線牢牢守住生態安全底線 本報訊 (記者劉勇)2月28日,省委書記劉奇在南昌調研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他強調,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加快健全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制度,全面加強市場監管,大力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堅決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堅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築牢公共衛生安全防線、牢牢守住生態安全底線,為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奠定堅實的基礎。
  • 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今年這一日子格外引人注目。圍繞保護野生動植物,共享美好家園,全國上下迅速行動起來,織密野生動物保護網,全面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這樣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
  • 劍指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再發力!
    劍指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再發力!全民戰「疫」的同時,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徐州市檢察機關高舉公益訴訟利劍,向野生動物非法交易行為大聲說「不」!近期,全市檢察機關已經對12件非法買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案件啟動公益訴訟立案程序,追究違法行為人的生態損害賠償責任。保護野生動物,檢察機關一直和您在一起。
  • 安陽共同家園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簡介
    安陽共同家園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徽標安陽共同家園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於2011年7月23日,實施「暢飛安陽」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項目。安陽共同家園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博客網站協會致力於推動安陽公眾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中來,關注安陽在地野生動物面臨的生存挑戰,舉報針對野生的獵捕、買賣、食用、藥用、標本製售、獵捕器製售、棲息地破壞,推動完善野保法規政策,同時幹預野保行政不作為,濫發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
  • 修法工作啟動,織密野生動物保護法網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野生動物的食用和買賣問題成為公眾關心的熱點。微博熱搜「野生動物有多少病毒」話題閱讀量超過2億,「食用蝙蝠湯」「野生動物宰殺現場實拍」等圖片讓人感到頭皮發麻,不少網友倡議:「停止食用一切野生動物,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
  • 【法官說法】保護野生動物 共建美好家園
    【法官說法】保護野生動物 共建美好家園 2020-11-27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綠色發展要聞|全國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活動在廣州啟動
    李春良說,我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多年來,我國持續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先後頒布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加大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力度,切實加大執法力度,嚴格監管繁育利用活動,對大熊貓、野馬、麋鹿、朱䴉、揚子鱷等瀕危野生動物進行了人工拯救繁育和野化放歸。
  • 北京綠色家園建設現盛況:全市野生動物已達500多種
    截至2019年底,在這片總面積超過6200公頃的綠海中,生活著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勺雞、斑羚在內的178種野生動物,全市近三分之一的野生動物種類都能在這裡見到蹤跡。延慶區野鴨湖溼地成群的野生鳥類松山自然保護區中具有華北地區少有的保存良好的成片天然油松林,由於海拔高差大,從高海拔的針葉林,到低海拔的闊葉林,還有大片的灌叢和草甸,植被類型特別豐富,包括北京一級保護植物百花山葡萄和北京水毛茛在內的824種野生植物構成了保護區的綠色基底,與野生動物共同打造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生態系統。
  • 【保護秦嶺野生動物 共享和諧美麗家園】野生動物保護法 築牢野生...
    ,隨著秦嶺生態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秦嶺野生動物種群類別及數量均保持增長,秦嶺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野生動物家園」。如何保護好野生動物,特別是珍稀、瀕危的野生動物,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都做出了詳細的保護規定。在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陳娟麗副教授正在為「生態與保護法」的碩士生們解讀新《野生動物保護法》。她介紹說,近年來我省林業自然保護區網絡體系日趨完善,秦嶺野生動物種群類別及數量均保持增長,大熊貓、朱䴉、羚牛、金絲猴、林麝、金錢豹等「秦嶺六寶」,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市自然資源局組織開展「萬物和諧 美麗家園」2020年保護野生動物...
    11月是我國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為引導社會廣泛關注野生動物保護,自覺遵守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11月29日上午,佛山市自然資源局在半月島溼地公園舉辦了以「萬物和諧 美麗家園」為主題的2020年廣東省佛山市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活動。
  • 林草防疫|江西:堅決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牢牢守住生態安全底線 2月28日,省委書記劉奇在南昌調研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他強調,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加快健全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制度,全面加強市場監管,大力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堅決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堅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築牢公共衛生安全防線、牢牢守住生態安全底線,為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奠定堅實的基礎。
  • 大安市織密「五張網」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吉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應急響應啟動以來,大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認真貫徹國家、省和白城市決策部署,織密疫情防控「五張網」,做到嚴陣以待、嚴防死守,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一、織密「責任網」,確保組織領導到位。
  • (人大常委會)織密野生動物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法網——全國人大...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胡璐)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16日分組審議了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普遍贊成修訂草案,並就完善野生動物保護獎懲條款、加強基層執法能力建設和野生動物致害補償制度等提出了建議。
  • 個人信息保護網越織越密
    隨後,被人們稱為我國「人臉識別第一案」的浙大法學博士、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訴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案一審宣判。杭州富陽法院判決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賠償郭兵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共計1038元,刪除郭兵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駁回郭兵提出的確認野生動物世界店堂告示、簡訊通知中相關內容無效等其他訴訟請求。
  • 福州加大棲息地保護力度 為野生動物打造「有福之地」
    這裡自然條件優越,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據統計,福州目前已知脊椎動物物種數約佔全國物種總數的三分之一。近年來,福州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把野生動物保護納入福州市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內容,不斷優化野生動物生存環境,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野生動物保護事業。
  • 伊春森工集團研究部署旅遊發展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伊春森工集團召開董事長辦公會議研究部署旅遊發展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本報訊(楊玉梅)日前,伊春森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忠培在伊春和馨園商務會展有限責任公司進行調研,主持召開董事長辦公會議,專題聽取伊旅集團推進生態旅遊板塊等有關情況匯報,並就貫徹落實「一法一決定」,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作出安排部署
  • 保護野生動物 人人盡責有責
    保護野生動物 人人盡責有責 2020-11-20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市開展嚴厲打擊亂捕濫獵保護野生動物「家園」宣傳活動
    我市開展嚴厲打擊亂捕濫獵保護野生動物「家園」宣傳活動 2021-01-08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