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節假日的美食節
或路邊到處的夜宵攤
炸裡脊肉、大雞排
很多人都喜歡吃
尤其是大雞排,
簡直比臉還大
一塊可以吃好久......
你知道它們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嗎?
你有想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肉
是用添加劑合成出來的嗎?
最近,蘇州突擊查處了一家裡脊肉黑作坊,執法人員發現作坊內的一個大盆裡還沒有串好的肉,都被泡在一種鮮紅的液體裡面,冰櫃裡存放著店主剛剛買回來的7箱雞胸脯,上面的生產日期竟然全部為手寫,店主拿出的食品許可經營證已經過期。
據了解,這些冰凍的雞胸,都是要放到大盆裡用水浸泡2到3個小時,然後再切片,切片放置半個小時之後再加入一種名為紅曲粉的添加劑和各種各樣的調料,就變成「新鮮的裡脊肉了」!
雞肉添加了一種名為紅曲粉的添加劑
就能搖身一變成為裡脊肉嗎?
為了弄清楚市面上小攤小販賣的
是不是真的裡脊肉
記者也進行了調查、實驗
點擊視頻,看詳情↓↓↓
調查一:添加劑浸泡雞肉變鮮嫩裡脊肉
為了檢測這些顏色鮮豔的裡脊肉裡頭是不是含有化學合成的添加劑,記者專程從市場上三家不同的小商販那裡,購買了三份裡脊肉做實驗。
實驗過程:分別將三份裡脊肉浸泡在清水中
一個小時以後,幾杯水的顏色已經都變成了紅色。
實驗證明
三份所謂的裡脊肉裡
都添加了一定量的添加劑
其實不止是顏色有問題
可能你吃到嘴裡的裡脊肉
根本就不是豬肉!
隨後,記者又請專業的實驗員按照物種基因鑑定的標準流程,做了鑑定。
結果得出結論:這三種來源的肉質均不是豬肉,都是雞肉。
看來裡脊肉是不能隨便吃了
那麼,大家常在街邊購買的雞排
又是否安全呢?
記者做了第二個調查實驗
調查二:大雞排用肉膠合成
相信大家都聽過合成肉,就是用雞肉肉質不太好的部位加上肉膠粘在一起製作而成的。街邊的炸雞排有可能是合成肉嗎?
記者在網上買來了肉膠,然後又從市場上買了雞肉,取出雞肉身上的碎片,大雞排製作馬上開始。
真沒想到加了肉膠之後,真的可以把碎片的雞肉變成這麼一大塊。
購買肉膠的時候,網上的賣家告訴記者,市面上很多雞排店的雞排都是用這種肉膠加工而成的。
這肉膠的學名叫做轉穀氨醯胺酵素,是從豬或牛的血液中提煉出來的,它的作用是讓不同的蛋白質發生交聯,把它加到零散的碎肉中,就能像膠水那樣把碎肉粘成大塊。
這種肉膠吃了以後對我們的身體是否會造成危害呢?隨後,記者把購買來的肉膠送到了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的實驗室進行檢測。
假雞排的危害
通過檢測發現,這些肉膠裡都含有重金屬鉛和汞。其中,鉛的含量為567.2mg/kg,超出國家標準1mg/kg,有500多倍。
專家表示,長期食用這種添加了肉膠的雞排會對我們人體的肝腎功能造成損害。
此處,還有一個消息要告訴
南寧的各位友仔友女!
10月底前,
南寧要全面取締造成汙染的露天燒烤攤點了!
7月11日,記者從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該廳印發的《全區住房城鄉建設系統2018年度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廣西將從工地揚塵治理、城市道路揚塵治理、提升城市揚塵防治水平、整治城區露天燒烤攤點等方面,開展大氣汙染防治,捍衛「廣西藍」。
據介紹,今年內全區各地城管部門將加大對城區露天燒烤攤點的整治力度。10月底前,要全面取締造成汙染的露天燒烤攤點。
根據《方案》,各地將在城市建成區內統一規劃露天燒烤的固定時段、固定區域和設置標準等,規範露天燒烤攤點的管理。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禁止時段和區域內露天燒烤食品或者為露天燒烤食品提供場地。各地城管、燃氣主管部門將指導城市建成區內的餐飲服務經營場所,全部使用燃氣、電等清潔能源,或安裝高效油煙淨化設施。10月底前,城市建成區內的餐飲服務場所油煙排放要達到合格標準。
大家還是少吃燒烤零食,
拒絕肥宅,
從我做起,
一起運動起來吧!
來源|湖北經視《經視實驗室》、揚子晚報、當代生活報、南國早報
編輯|黃靜 實習生 韋嘉敏
責編|唐莉莉
值班主任|晏彥
廣西日報新媒體出品
精彩推薦
親歷普吉島事故,玉林暖心男子留下來做志願者
貴港市通報:港北區出現317人集體嘔吐腹瀉,無重症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