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網際網路+"已成為一項重要戰略,一種新的社會發展趨勢。「網際網路+農業」,可以說是當前最新型農業發展模式,網際網路農業(Internet agriculture)是指將網際網路技術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產業鏈環節結合,實現農業發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農業發展方式。
「網際網路+農業」這樣的發展方式能夠使網際網路重塑農產品流通模式,推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新發展,帶動傳統農業升級。目前物聯網、大數據、電子商務等網際網路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在農業生產領域,並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發展現代農業的步伐。
在「網際網路+農業」的推動下,「網際網路+果樹產業」這一細分領域已得以認證。尤其在當下的後疫情時代,水果電商作為「網際網路+果樹產業」數字經濟的代表,已然成為了幫助農戶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的重要手段。但是,除了藉助直播,電商平臺發展網際網路果樹產業,我們還能有哪些方法,能為廣大果農們尋求一條更好的發展之路,實現產供銷一體化,實現果樹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最大化。
「網際網路+認養果樹」 應運而生,找果樹作為果樹認養模式的先行者,堅持把果樹認養理念與網際網路+相結合,通過項目複製,讓「網際網路+認養果樹」的模式,遍布全國各地。網際網路+我們都知道了,那麼什麼是果樹認養?
通過推廣,對外宣傳認養模式。市民只要花一定金額(比如一棵金果梨298元),就能認養一棵果樹,不僅可以為它取個名字、掛上認養牌,還能隨時來探望,春看花、夏賞果、秋賞葉。沒空來的主人,也可以通過果園的現場監控視頻24小時全程觀看種植過程,讓您不會錯過您的水果成長的每一個瞬間。
更讓人心動的是,認養了這棵樹,就可以享用樹上結的果實,成熟後可直接去園區採摘,或者由果園快遞到家。如果因災害天氣導致果實過少,農場也會保證顧客收到約定最低產量的果實。
通過認養,可以實現種植過程全透明,認養人可以學習掌握果樹種植知識、了解果樹的「前世今生」,家長還可以帶小朋友在園區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所以說,認養一棵果樹,除了可以獲得這棵樹的全部果實外,還可以獲得相關的深附加值。
隨著水果市場供需失衡、競爭力低下是當前我國目前果樹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加強果樹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果樹產業高水平供需平衡,是提升我國果樹產業競爭力的根本途徑。充分利用「網際網路+認養果樹」發展模式,全面打造「智慧果園田園綜合體」建設,創新「網際網路+果樹產業」的供給側改革模式,逐步實現對果農的生產、銷售、對外展示管理等全方位服務。
利用「網際網路+果樹產業」,將物聯網、網際網路技術運用到果園的建設和管理中去,運用傳感器、監控視頻和軟體,通過移動智慧型手機或者電腦幫助果園對生產和經營進行智能化控制和科學決策,使果園更具有「智慧」,以此推動高效果園智能化管理提升果樹種植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