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這種「垃圾魚」嗎?野釣時碰到,打死都不能放回去!

2021-01-09 小飛的釣魚閣

如果要說出一種自己最討厭的魚,那我覺得非清道夫莫屬了。

普通人可能並不知道這種魚到底討厭在哪,甚至覺得有幾分可愛,但釣魚人卻是厭惡到了極點!

清道夫又名吸盤魚、琵琶魚、垃圾魚,原產於南美洲的各大河流裡,經常吸附在石頭或水草上,嘴巴像吸塵器一樣,所到之處特別乾淨,主要以水藻、魚的糞便以及各種垃圾為食

既然這種魚可以清理垃圾、淨化水質,為什麼還如此令人厭惡呢?

生命力極強,有水就能活

我想「有水就能活」這句話已經能夠說明清道夫的強大了吧,雖然咱們國家入侵物種不少,但對生存環境如此不講究的還真是少數

食量驚人,什麼都吃,經常以魚卵為食

「什麼都吃」也從側面反映出清道夫生存能力的強大,而吃魚卵這三個字就是釣魚人厭惡它們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百科介紹,一條成年的清道夫一天可吃掉3000至5000粒魚卵,也能吞食魚苗

這樣一看簡直比掠食性魚類還兇殘!

沒有天敵,連「吃貨」都奈何不了它們

前面兩個特點已經夠厲害了,沒有天敵也就意味著可以在水裡無限的繁殖,你說恐怖吧

之前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國外束手無策的那些入侵物種,到了中國卻被吃成瀕危

而清道夫這種魚,之前也有很多人嘗試用各種方法來烹飪,但遺憾的是怎麼做都不好吃,有一股很濃的土腥味,這樣一來就徹底沒法子了

野釣時碰到這種最「噁心」的魚,打死都不能放回去!

咱們提倡釣獲放流,可對於清道夫這樣令人頭疼的入侵物可千萬別放回去了,否則把魚卵吃光,咱們還釣啥

我看網上一些視頻都是將清道夫釣上來以後活埋或者「火葬」,雖然也不失為一種解決辦法,但總感覺有點浪費啊,如果能夠有好的烹飪方式或者可以加工成飼料餵豬、餵羊那是再好不過了

我們這邊的自然水域目前還沒看到過清道夫的身影,不知道各位釣友有沒有親手釣上來的,想問問這種魚到底是喜歡吃蚯蚓還是餌料,體型能長到多大?

知道的釣友請在下面留言哦,感謝您的收看

聲明:文中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需刪除請及時聯繫,內容由釣魚閣小飛原創

相關焦點

  • 野釣釣上這3種魚可要注意了,不能吃還會被罰款,趕緊認識一下
    隨著野釣這項釣魚活動的盛行,越來越多的釣友們開始喜歡到外面找各種合適的地方進行野釣。野釣的過程可以說是充滿了趣味的,你不熟悉這片水域,所以就要靠著自己的釣魚經驗去判斷合適的釣點,判斷哪個地方有沒有魚。而且野釣和在池塘黑坑釣不同,水流的情況十分多變,對釣魚的難度就更大了。
  • 這種「餐條魚」比釣大鯉魚還過癮,可惜數量太少,很難碰到
    野釣玩家,都渴望碰到大魚,而一些不起眼的小魚小蝦比如餐條魚、麥穗魚等,則因為愛「鬧窩」,並且釣起來不過癮,而被許多釣魚人嫌棄! 然而下面這種「餐條魚」,卻是許多釣魚人的「心頭好」,並且很難碰上!
  • 野釣時窩點泛起大片腥泡卻釣不上魚?也許是你打窩有問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野釣時旁邊釣友釣的很不錯,自己窩點卻沒什麼動靜更可氣的是有些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會釣魚,卻總能碰到大的,反觀自己裝備、技術都還過得去,窩子也打了,可只能釣釣小魚野釣總是看著別人上魚?
  • 野釣偶遇這種「彩色」小魚,拿回家養在魚缸裡,第二天卻都死了
    野釣偶遇這種「彩色」小魚,拿回家養在魚缸裡,第二天卻都死了痴迷釣魚已經好幾年了,技術上雖然比不了那些釣魚高手,但是對釣魚的熱情卻絲毫不比他們差。記得有一次,我就釣到過這種彩色的小魚,一開始不認識這種魚叫不上名字,結果拿回家就煮湯了,吃起來有點苦味就全扔掉了,早知道把它當成觀賞魚養起來就好了,樣子也十分好看。第2次遇到這種彩色小魚,我問了老釣友才知道這種魚叫鰟鮍魚。
  • 都說野釣充滿驚喜,究竟釣到什麼魚,才算是驚喜呢?
    夜釣總是充滿驚喜,人們永遠不知道會釣到什麼魚。這是自然水域的魅力,也是它區別於養殖池塘的一個重要特徵。兩天前我在河裡釣了三個小時,一條也沒釣到。當我無事可做的時候,我在附近和一個奇怪的釣魚朋友聊天。當我剛談到這個話題時,釣魚的朋友感慨道:哎,每個人都說夜野釣有驚喜。
  • 闢謠|鯰魚是「垃圾魚」太髒不能吃?釣魚人:更髒的魚你都吃了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尤其近些年,鯰魚不僅是野釣的魚種,更越來越多的加入到了池釣的行列,甚至大物坑都有垂釣大鯰魚的玩法。鯰魚其實只是統稱,細分還有許多分種,這個咱們就不具體討論了。今天咱們要說的是一類常見的「理論」:鯰魚吃垃圾、腐肉,所以是很髒的魚,釣到後也不能食用......更有古話:鯰魚是典型的無鱗魚,吃了勾老病。。。那麼這些說法都是真的嗎?
  • 並非搓一下那麼簡單,談搓餌手法在野釣鯽魚時防雜魚的優勢及應用
    在野外垂釣時大家經常碰到小雜魚鬧窩現象,輕則浮漂亂點頭,重則拖著漂浮到處跑,甚至鉤餌根本下不底,讓釣手苦不堪言。 目前大家野釣鯽魚用的最多的餌料就是鯽魚商品餌了,在沒有小雜魚的地方應用鯽魚拉餌效果還是蠻不錯的,可是在小雜魚鬧窩嚴重的地方就麻煩多了。
  • 這種魚真的是「垃圾魚」?很多人還在吃……
    」因為它的生存環境過髒有些甚至生存在飄滿垃圾的髒水裡還有人說鯰魚吃糞便所以「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不能食用」而且,對於正規養殖場來說,是絕不允許直接倒入垃圾和廢水的,這種做法會影響到魚體本身的健康,降低產量,最後反而會得不償失。
  • 水廣魚稀:從製作和搭配角度,談「隔夜窩料」野釣時的誘魚策略
    尤其野釣人,更都有自己的做窩餌料和打窩方法,然而,打窩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有很多學問和技巧,接下來咱們就通過湖庫野釣的實戰,結合以下幾點來給大家介紹這款——被許多釣魚人秘而不宣的「隔夜窩」:具有兩層含義的「隔夜窩料」「隔夜窩料」野釣應用優勢「隔夜窩料」選料和製作方法用「隔夜窩料」的時機和策略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隔夜窩」顧名思義,「隔夜窩」從字面上理解類似於隔夜菜
  • 野釣每次都上魚,必選這3處魚穴!
    野釣每次都上魚,必選這3處魚穴! 原標題:野釣每次都上魚,必選這3處魚穴!
  • 這種魚真的是"垃圾魚"?很多人還在吃...
    圖片來源網絡最近關於鯰魚的新聞又紛紛登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有人說鯰魚是「垃圾魚」因為它的生存環境過髒有些甚至生存在飄滿垃圾的髒水裡還有人說鯰魚吃糞便所以「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不能食用」而且,對於正規養殖場來說,是絕不允許直接倒入垃圾和廢水的,這種做法會影響到魚體本身的健康,降低產量,最後反而會得不償失。
  • 夏季野釣鯝魚的技巧
    談到鯝魚很多釣友都比較陌生,但黃尾想必很多釣友都知道吧,黃尾也是鯝魚的一種,鯝魚有很多種,那夏季到底如何釣鯝魚,作釣時要注意哪些技巧呢?野生鯝魚個體偏小,而且鯝魚的魚嘴不同於其它魚類,鯝魚的魚嘴尖而圓,覓食吃餌與鰱鱅類似,靠魚鰓濾食水中碎雜食物,釣友們在野釣鯝魚時,注意釣餌要儘量小,而且要有一定的霧化,這樣才能提高鯝魚的中鉤率。
  • 野釣時要不要加「雪花粉」?首先你得明白狀態餌的作用!
    小飛剛好想起前幾日有朋友留言,問:野釣時到底該不該加雪花粉?就藉此機會一併解釋了野釣時要不要加「雪花粉」?首先你得明白狀態餌的作用!狀態餌嚴格意義上說應該屬於輔助用品,在面對一些特殊的魚情時會起到較好的作用,反之,正常情況用處不大舉個例子,野釣的時候小魚太多,餌料剛入水就被咬光了,這時就要用粘粉、玉米粉來調整粘度;如果是海竿打爆炸鉤要用到大量餌料,可以用麵粉代替再舉個例子,冬天有的地方魚口輕、魚口小,這時為了讓魚能夠花最小的力氣把餌吃進嘴,咱們會在餌料裡加四季,既能減輕比重、又能使拉餌更蓬鬆
  • 垃圾魚入侵校園湖?校園景觀湖「鬍子魚」泛濫成災,能吃嗎?
    大學校園裡的風景湖也是一個「天然釣場」……俗話說,有水的地方有魚。在廣西,人工挖出來的景觀湖,經過很長一段時間,長出了很多野生魚類。而且,其中一條「鬍子魚」數量非常龐大,幾乎是上鉤。小吳驚訝地說,湖裡有很多野生魚,特別是一種以前從未見過的「虎子魚」,簡直是一場災難。更重要的是,這種魚可以用剩餘的食物作為誘餌,商業誘餌,或麵包屑……這種魚全身都是金黃色的,嘴上長著一堆短鬍鬚。這是什麼魚?這種魚能吃嗎?
  • 冬天野釣有技巧,釣什麼魚用什麼鉤,不容易跑魚,大小兼顧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關鍵還是要看我們能不能掌握好技巧,冬天野釣有技巧,釣什麼魚用什麼鉤,只有認清這個事實才不容易跑魚,大小兼顧。魚鉤雖然小而簡單,其實在釣魚過程中起到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對魚鉤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對魚下溝,即所謂釣什麼魚,用什麼鉤,魚鉤種類繁多。如果我們不清楚要釣的魚的習性的話,往往會出現釣半天顆粒無收這樣的情況,就比如說我們要釣鯽魚的話,就要非常的講究技巧。
  • 釣上來的魚再放回去,魚能活嗎?碰上這兩種情況就別放了
    我在看一些釣魚視頻時,發現老是有人評論:魚鉤把魚鉤傷了,再放回去它能活嗎?提杆太用力把魚嘴扯下來了,它以後咋吃飯,不得餓死?釣一半線斷了,魚鉤是不是會一直留在它身體裡?我知道一般問這些問題的都是不怎麼釣魚的人,或者是新手,但想來想去還是應該做個小小的總結,就當是一點提醒吧首先是被魚鉤鉤傷的魚,放回去還能不能活?
  • 去野釣,水裡有魚可就是不吃餌料,這3個小竅門能讓魚立馬吃食!
    很多釣友反映,有時候野釣時明明看到水裡有魚,拋餌後,魚就是不咬鉤!簡直氣死個人!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怎麼解決這些魚不開口吃餌料的問題快速上魚呢?今天講講3個有魚,但是魚不咬鉤的解決方法! 3)重窩料一般都是頭天晚上打,第二天白天釣才合適,所以平時不要犯這種打一斤窩料,一個小時左右就去釣的事,第二天去效果更好! 2.換了垂釣餌料品種和配方後,還是沒魚吃!
  • 冬天野釣,老手常常去「三條魚道」,魚都藏這裡了
    冬天野釣,老手常常去釣「三條魚道」,魚都藏這裡了有經驗的老釣手都知道,冬季釣魚是最有樂趣的,相比其他季節,冬天釣魚的人不是很多,比較安靜,更能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冬天小魚鬧窩的情況要減弱很多,也讓我們釣魚時沒有了煩躁的心情,而且冬天的鯽魚個頭很肥大,垂釣的感覺也是非常不錯的!
  • 陰森峽谷小溪,野釣瀕危冷水溪魚,收穫「細鱗魚」和「純金鯽魚」
    看看周圍的景色,簡直就是人間仙境,是野釣人的夢中仙境,經過10分鐘的時間,一切就都準備好了,像這樣的峽谷深山裡,上午太陽根本照不進峽谷,冷風嗖嗖帶著一股陰森刺骨之感,每個積水的水凼都要放下魚竿引逗,我估計這些冷水溪魚都在躲在石頭水凼的,因為淺灘能看得到底,這樣清澈「零汙染」的泉水溪流裡絕對是可以看到魚的,只是它們沒有出來而已。
  • 農村這種魚,土語「苦皮皮」,連貓看見了都不會吃,你認識嗎?
    農村這種魚,土語「苦皮皮」,連貓看見了都不會吃,你認識嗎?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這篇農村這種魚,土語「苦皮皮」,連貓看見了都不會吃,你認識嗎?其實這種鰟鮍魚,之所以連貓咪看見都不吃,其實就是因為這種魚的魚肉非常非常的苦,那些貓咪看見了才不會吃的,農村人基本上都稱這種魚為「苦皮皮」, 但是由於這種苦苦皮顏值非常的高,現在這種魚基本上都是一些水族店的特色魚,而且這種魚的體積又很小,所以就更招人喜歡了。